放滩·冲浪·钻漩·钻船肚皮

放滩·冲浪·钻漩·钻船肚皮
2024年05月25日 01:11 重庆晨报

□李正权

重庆两江环绕,夏天热,下河游泳就成为当年的一大享受。以前,天气刚开始热起来,江边就有人游泳了。只要那儿有一片沙滩,只要那儿水势稍微和缓,就会成为天然的游泳场,就会有大群大群的人挤在那里。

下河游泳的多种叫法

重庆人下河游泳的叫法很多,只在江边游叫搞水、叫洗澡,顺江而下叫放滩,迎着浪子游叫冲浪,还有吊舵、钻船肚皮、钻漩、乘漩之类。

“搞水”实际上还不能叫游泳。搞水的人大多不会游泳,但又受不了江水的诱惑,于是就挽起裤管,提起裙裾,小心翼翼走到水中,让水淹到大腿。有船从江边驶过,突然掀起一排排浪来,湿了裤管,湿了裙裾,一片惊叫,虽有些狼狈,却响起一阵笑声。既然裤管、裙裾已经打湿,干脆就玩起水来,或者相互戽水打水仗,或者把全身浸在水中,将就洗个澡。朝天门江边那石梯上还经常见到这样搞水的人,不过大多都是外地人。而且只要有人下水,马上就会招来一阵呵责:“危险!上来!”

“放滩”就是从上游游出去,搭上流水,让流水把自己冲到下游,再游回到岸边。这不仅需要识水性,更要会辨别水流,特别是要辨别主流水。长江主流水在现长江大桥南桥头下受到阻拦后,就向北岸返回来,流到太平门望龙门附近,又折向南岸。在珊瑚坝或南纪门下水放滩,可以搭上主流水。主流水流速急,放滩的人也能得到更大的刺激。过了金紫门就要“收滩”,也就是要从主流水里挣脱出来,游向岸边。否则,一旦冲到太平门,往往收不了“滩”,可能冲向南岸,那就危险了。

长江、嘉陵江里的浪大多是轮船驶过后形成的,“冲浪”就要盯准机会,迎着轮船游上去,随着轮船掀起的浪一起一伏,很是刺激。轮船越大,浪越高越多,也越刺激。冲浪人往往是十多二十个,在那浪尖上一个个大声喊叫,好不快乐。

“吊舵”简单,游到木船后面,吊到那舵上,可以歇气。如果那船是上行的(有拖轮在前面拖),还可以逆流而上。人吊在舵上,舵就重了,掌舵的人立即就能知道。但是,除了喊几声、骂几句,也没办法。那时,吊舵的崽儿甚至会爬到舵上面大喊大叫,很是得意。

行船上,往往有缆绳什么的垂在船舷边。放滩的崽儿如果能够游上去吊住那绳索,比吊舵更好玩,也更刺激。不过,船上的水手往往会用篙竿什么的来赶开。

“钻船肚皮”就危险了。木船停靠在江边,吃水浅,可以闷一口气,一下潜到水下,让流水把自己冲进那船底下面。木船大多是横着停靠,只要潜上几米远,再冒出来即可。水性好的、胆子大的,可以一口气钻好几条船的船肚皮。更厉害的,则可以钻正在行驶中的船肚皮,从船头潜下,从船尾冒出。如果是船队,有的人甚至可以一条一条钻下去,直到钻完五六条船。

最危险的是“钻漩”。储奇门修了好几条绞车(缆车),那绞车的桥墩下往往形成直径好几米甚至十来米的大漩涡。有胆大的,就去钻那漩涡。让那漩涡把自己扯到江底,然后再从旁边冒出来。这不仅考胆量,更考技术。但是,初次去钻的,钻出来后往往吓得脸青面黑,大多数再也不敢去钻第二次。因此,能“钻漩”的人极少。我一个中学同学去钻过,起来后好一阵都回不过神来。

还有“乘漩”。人坐在一个脚盆或大木桶里,划着进入漩涡中。漩涡的流水就可以让脚盆或木桶旋转起来,人就像坐儿童转椅。不过,人坐在脚盆或木桶里,要注意观察,要使劲划水,不能让脚盆或木桶卷到漩涡中间去。而且,漩涡还不能太大,涡流还不能太急。太大太急了,就可能将脚盆或木桶吸到漩涡中间,把人的脑壳转晕,说不定就划不出来了,甚至可能被吸到水底去,那就悲剧了。

抛河·跳水·横渡长江

小时候我家一直住在江边,很小就开始搞水。

记得还没有上小学的那一年,嘉陵江涨水。我跟着别人下河去搞水,脚下一滑,被冲了出去,还呛了几口水,全靠别人拉回来。回到家,挨了一顿打。晚上,母亲带着我,到河边去烧香、烧纸、磕头。然后沿着江边往上游走。母亲在前面呼:“赶生娃,回来没有——”我在后面答:“回来了——”可能正因为挨了那一顿打,我直到进中学后才学会游泳,而且游泳技术一直差劲得很。

我的那些同学就厉害了。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上十多个男同学邀约,一起去“抛”嘉陵江。这里要解释一下:重庆人把过河叫抛河,连坐船过河也叫抛过河。不过,抛河隐含着从此岸的上游搭着流水过河,不是直接横穿过河。还有同学更厉害,那时就会跳水。双溪沟下面的江边有岩石,每到涨水季节,就有成群结队的男生从那岩石上往水中跳。大多都只能跳“冰棍”,直直地落到水中,溅起高高的浪花。也有会跳的人,双手高举,手臂护住脑壳,两掌合在一起,猛地向上一跃,在空中划上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落到水中。

我兄弟的水性比我好,很小的时候就敢去抛嘉陵江。坐船到江北,从刘家台下水,顺着江流游到临江门收滩。有一次被母亲知道了,也是挨了一顿打。不过他却不改,搬家到朝天门后,竟然在长江没涨水之前去抛长江,从东水门下水,到野猫溪收滩。长江毕竟流速快,他体力不支,差点没有爬得起来。

虽然水性差,却难以抵御江水的诱惑。住朝天门的时候,洪水年年都要涨到我家住的吊脚楼下来。水把楼下的门封完了,我和兄弟就从窗门往下跳“冰棍”。洪水上来前,洪水退去后,那条陋巷外侧的江边就形成一个回水沱。一到下午,江边就挤满了人。我也跟着巷子里的娃儿们游出去,放滩、冲浪、吊舵、吊缆绳,呜嘘呐喊,又快乐又得意。我也钻过船肚皮,最多可以一口气钻三条船。

下河游泳很危险

下河游泳危险,学校明令禁止不说,还经常有民警在江边游弋。实在招呼不听,就将学生娃儿放在江边的衣服裤子抱走。从水中起来,只好光着屁股跟着民警去派出所。

有一个周末,我们班上十几个同学在海棠溪街上展示这样的风景,刚好有一大群女同学路过,全都羞红脸。还有一次是在储奇门展示风景,也是长长的一队,其中好几个同学家住储奇门,更是羞愧难当。幸好我水性不好,都是在江边游,听到有人喊“警察来了”,立即爬起来抓起衣服裤子就跑。为防止被抱衣服,往往就要派一个人在岸上照看。如果是放滩,如果是游对岸,就只好把衣服裤子裹好,用腰带绑在脑壳上。如果没有绑稳,被流水冲走,那就惨了。光条条回家,那就更难堪。因此,下河游泳的人几乎都只穿着一条内裤。一条内裤捆在脑壳上,还可以遮太阳。

从农村调回城后,我家门外的长江江岸修成了公路,不适合游泳了,我也就很少下河。后来在望江厂安了家,宿舍外面有一大片沙滩,是厂里人搞水的好地方。那时孩子已有好几岁,天气一热,就天天带他去搞水。独生子女金贵,给他准备了游泳圈什么的,好不容易才让他学会游泳,但水性比我还差。

很小的时候就听人说过,重庆城水性特别厉害的,可以从朝天门游到江北、游到南岸,甚至可以在夹马水上行走。所谓夹马水,就是两江相汇两股力相夹,江面形成的一条线,那线上的水往上面抬,于是就高过了两侧的江面。

不过,重庆俗话说得好——“河里淹死会水人”。我也遇到过一次危险,那是退休后第二年去青岛旅游。在黄岛一个海滨浴场,我冒皮皮使劲往外游,哪知风浪太大,竟然游不回来了。好在有点经验,我还没有慌乱,我闷着气钻进水里,使劲游了几十把后,终于踩到了实地。那时,我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

随着游泳池的增加和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渐渐地都不下河搞水了,江边再也看不到成群结队游泳的人。两江四岸边到处都有禁止下河游泳的标志,甚至有防护网之类隔绝,时不时还有民警、保安巡逻。诸如放滩、冲浪、吊舵、钻船肚皮、钻漩、乘漩之类的事,如今再也没有人做了。

(作者系重庆文史爱好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下河游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