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查济村:千年古村如诗如画

安徽查济村:千年古村如诗如画
2024年05月25日 00:00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初春时节,我来到安徽省泾县查济村,投入到这个有着千年沧桑积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怀抱!

查济村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明清建筑的古村落,它四面环山,古木参天,潺潺清流,如血脉把查济的家家户户连通起来。水在村中走,屋在河边驻,山环水绕,巷陌交错,曲折迂回,有如巨幅的水墨丹青画。

查济是诗仙李白少有的以诗相赞的好地方。查济村归属于大名鼎鼎的桃花潭镇,1200多年前,大诗人李白与桃花镇汪伦惜别的桃花潭距查济村不足20公里。当年,李白别过汪伦,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佳句后,受邀来到查济,被这里的美景迷醉,流连忘返,挥笔写下了优美的诗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表达出诗仙对查济美景的由衷热爱。

行走在查济光滑的石板街上,身旁是一座座白墙灰瓦的老屋、店铺、祠堂。这些徽派建筑飞檐翘角,马头墙高耸,多进式结构房屋的廊檐下、门厅旁镶嵌着内容精细、工艺精湛的石雕、砖雕、木雕。这些雕刻画面多以历史故事居多,或优雅,或雄浑,或繁复,姿态各异,惟妙惟肖。姜子牙垂钓,悠闲自得;闻太师回朝,凯歌高奏;桃园三结义,兄弟情深;郭子仪勤王,威武霸气。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人物眉眼、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细腻到连胡须都能数得清。浏览着斑驳光影间的一串串历史图景,仿佛穿越时光,身临其境。

始建于元代的德公厅,是一座三层牌坊式的门楼,楼上雕刻出神入化,雕刻的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高浮雕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等吉祥图案,手法娴熟精美,呼之欲出。

查济村碧水横流,岑溪、许溪、石溪逶迤而下,穿村而过间,汇合成落差较大,迭瀑式流淌的查济河。古往今来,聪明的查济人巧妙布局,依山结村,傍水造屋,枕河而居,形成了“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自然生态格局。河多桥自然就多,村中原有桥梁108座,现存40余座,拱石桥、板石桥、洞石桥错落分布,随处可见。饱经沧桑的一座座古桥,如彩练,似飘带,勾连着两岸的道路、屋宇,使整个村子形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

山色如黛,水色翠微的查济是个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每年都有万余画家、美院学生到这里写生,山道旁、溪流边,街巷间、树荫下,画家们对着青山绿水,白墙黛瓦,古树老藤,凝神注目,于一张张画板前,用心运笔,尽情描摹心中的查济。

村中一查姓老者向我介绍说,查济起源于查姓,查姓自然居多,但外来人口聚集甚快,极盛的明末清初人口达数万之众,景象繁华,富庶安宁。现在,查济的常住人口虽然减少许多,但如织的游客依然显现着它的活力,人们徜徉在一处处古建筑、祠堂、庙宇间,近距离欣赏、探究、追寻查济的过往。

走过千年的查济,犹如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千年美玉,岁月风霜的浸润,使它变得更加庄重、典雅、飘逸。在一栋栋古老建筑间穿行,悠远独特的建筑文化仿佛带我回到了久远的过去,李白等一众古人似乎并没有走远,他们或在树荫下摇着纸扇,或在八仙桌前举杯对月,或沉浸在线装书的文字中,他们会笑微微地望着你,那种亲切、慈祥、爱怜的情怀,只有到过查济,体会到它深处的美好,才能领略得到。

□刘忠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李白 安徽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