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邱蔚六逝世,享年92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邱蔚六逝世,享年92岁
2024年05月24日 23:05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卓越的医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理事,全国先进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交通大学荣誉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原院长邱蔚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4日16时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邱蔚六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学五十余年,参与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式的口腔颌面外科。1978年6月,对晚期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取得成功,为晚期颌面恶性肿瘤病例开辟了一条有希望治愈的途径,并获得1980年卫生部重大成果奖。他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术并获得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引进至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使口腔颌面外科、颌面整复外科和显微外科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和迅速的发展。1981年,学科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口腔癌模型--人舌癌细胞系Tca8ll3,而后又建立了我国第一株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及肺高转移细胞株等动物模型,并广泛应用于口腔癌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口腔癌的理化因子治疗及生物治疗(基因治疗)提供了极好的实验模型,已列入我国自建的细胞系。上世纪80年代,提出经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获国家发明奖,并被国外专著引用。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3项。

邱蔚六常常说“病人是医生的老师”,医学的进步,既需要医生的临床科研,也离不开病人的贡献。作为医生的他多次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实验品”和“活教材”。

上世纪六十年代,邱蔚六带头组建了一个口腔颌面外科针麻手术研究组。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针麻到底有没有镇痛效果?碰巧,当时邱蔚六自己左耳前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需要做颌面部手术,他就提出来在手术过程中尝试针刺麻醉的不同手法,去体会病人“咬咬牙”“忍一忍”到底是什么滋味。

有同事怕他“受苦”,他却以“神农尝百草”的典故说服大家,表示自己要像李时珍一样广试中草药,“我要体会针麻手术怎么改进,一定要亲身有体会。”

十多分钟的手术完成后,邱蔚六回忆:“切皮的时候不疼痛,分离的时候大概切到神经末梢的时候有疼痛,缝合也没有问题。”结合自身的体验,邱蔚六发明了一套无需电刺激的“得气留针”方法,他还结合口腔颌面部针麻手术的特点归纳了一套“飞刀法”。这一整套“针麻”的方法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帮助九院救援医疗队在缺少麻药的情况下度过了第一轮大量手术的难关。1989年,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

在邱老的字典里,根本不会有“躺平”这个词。两年前,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我个人来讲,今年生理年龄90岁了,还要把今后的工作,尽我自己能做的把它做好,做能做的事,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做得成的事情。现在主要是退居二线三线了,给后代写写书,把我的经验教给他,把自己的人生体会也要教给青年人。”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栏目主编:顾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外科 邱蔚六 院长 上海 手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