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是天职,也是本能

救死扶伤是天职,也是本能
2024年05月24日 16:35 北京晚报

  辛音

  “全北京寻找救命恩人”的故事,在网络刷屏。据本报报道,5月15日,35岁的倪女士在地铁6号线车公庄站台上晕倒。命悬一线时,乘客纷纷伸出援手,3名专业护士跪地急救约20分钟,为患者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事后,倪女士的家属找到了见义勇为的英雄,当面表达感谢。

  3位好心人都是北大人民医院的护士。当时,麻醉科护士安晴下班后刚进地铁站,听到广播里寻找医务工作者,立刻飞奔到站台,最先对患者开始胸外按压;产科护士王乐也赶了过来,与已经大汗淋漓的安晴接力按压;内镜中心护士张渴赶到后,配合进行人工呼吸。值得一提的是,先后到场同施援手的3名护士之前并不认识,直到被全网寻找后,才发现彼此是同事。地铁一声寻人,3人从不同的地方赶到站台一角,虽然来自不同的科室,但初次合作就成功完成了紧急救治。这份并肩作战的默契,既得益于过硬的专业素养,更离不开刻进骨子里的职业精神。

  “院内院外,生命至上。救人永远是医护工作者的第一选择和涌动在血液里的本能。”接受记者采访时,三名护士的朴素表达令人感动。在北京,医生救起过路患者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东单路口多次上演医护工作者出手救人的场景,并因此被称为“宇宙最安全路口”。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英雄不是天生的,日常点滴积累,关键时刻才会站得出来。

  救人,是白衣天使的天职,也是市民的本能反应。倪女士晕倒后,在网友的拍摄和监控画面中,还有同样感人的一幕:有的乘客提供冷静的急救指导;有的赶紧给120打电话;有人紧紧握着倪女士孩子的手,不停安抚孩子的情绪。听到一句“搭把手”,车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纷纷上前,以双臂平放的方式把倪女士平稳地抬上担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是3名救人护士的给力队友;他们自愿搭上的那一把手,共同绘制出京城温暖和文明的底色。

  3名护士和不知名乘客以及车站工作人员的生命接力,再次彰显人性的美好和城市的温度。倪女士得到陌生人的救助,看似偶然,其实是很多市民的必然选择。今年4月3日,一位老人在北京一小学门口突然倒地,仪仗队战士吴江涛及时为老人做心肺复苏,在救护车赶到前为老人争取生机;2022年6月,永定河水域3名儿童不慎落水,多名群众跳河救人,初为人父的周宏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奋不顾身,见危助救,他们就像《北京榜样》歌曲所唱,“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是我的邻里街坊;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温暖四方。”

  生死救援往往作用于一瞬,但展现出的爱心接力的精神会在这座城市持久地传承。伸出援手,帮人一把,救人一命,我们的城市从来不缺这样的平凡英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