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人把电池遮遮掩掩带上楼

仍有人把电池遮遮掩掩带上楼
2024年05月24日 15:35 北京晚报

  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本市将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组织四波次的集中夜查行动,昨晚,第一波次集中夜查在全市展开。在丰台区右安门街道,消防监督员联合街道工作人员,深入多个高层住宅居民小区检查。记者随访发现,主要问题有拎电池回家充电、电动自行车在公共门厅停放和充电车棚缺乏“硬隔离”。

  ▌世纪金色嘉园小区

  充电车棚没有“硬隔离”

  在世纪金色嘉园小区检查时,正值下班高峰,不断有居民骑着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区的一处地下地上二层集中充电车棚能够满足居民的充电、停放需要。“我们小区不到400辆电动自行车,这处充电车棚有380多个充电口。”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是本次夜查的重点之一,不能有堆放杂物等占用充电口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充电设施损坏瘫痪以及收费不规范的问题。”丰台消防的消防监督员朱华兴边走边和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在充电车棚检查一周后,朱华兴发现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充电车棚未设置“硬隔离”。朱华兴说,北京市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的停车位应分组设置,组与组之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5米,且具备一定耐火极限的隔墙分隔。“建议每隔20辆车子设置一个隔挡,防止‘火烧连营’的情况。”其次是自行车占用了充电口。“过多的自行车占用充电口位置,赶上晚上充电高峰,充电口就会很紧张,应尽量安排自行车停到专门位置,别占用宝贵的充电口。”朱华兴提醒。

  ▌鼎立家园小区

  用车挡风包着电池上楼

  电动自行车停放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是本次夜查的另一个重点。在鼎立家园小区,朱华兴就抓了一个居民违规“进楼入户”的现行。

  “您的车挡风里面是什么?”朱华兴喊住了一位要进楼的居民。记者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位女士取下自己的车挡风抱在怀里,是为了给手里拎着的电池“打掩护”,结果被眼尖的消防监督员看到。

  “我们楼下有个小充电车棚,但是充电口不够用啊。”这位居民面露尴尬。记者沿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处有6个充电口的车棚内停满了车子。据了解,小区因为规划原因,难觅建设充电设施的公共区域。整个小区拥有400多辆电动自行车,却只有50多个充电口。朱华兴耐心解释说:“您想一想,您住在13楼,一旦着火,扑救和逃生难度都很大。哪怕把电动自行车停远一点充电,也不要图方便,把电池带回家。”

  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后,朱华兴和街道、物业工作人员商量,以后多利用边边角角,灵活设置一些占地小的充电柜。

  ▌百合园小区

  两辆车违规停放公共门厅

  百合园小区也面临着“车多口少”的窘境,来到该小区,检查人员将目光聚焦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上,这也是此次夜查的重点之一。

  “这是谁的车子?”朱华兴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门厅,发现了两辆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其中一名车主辩解道:“让我停外面,车子被偷了、被推倒了、着火了,损失算谁的?一楼门厅有摄像头,我停在这里安全,而且别人也停,我为啥不能停?”

  朱华兴一边仔细听,一边安抚道:“首先,在公共门厅停放违反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拒不整改会被处罚;其次,一旦您的车子在门厅着火,造成损失,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负刑事责任;一旦造成伤亡,后果谁也承受不起,有太多血淋淋的案例了,在您河对岸的小区,就发生过两死一伤的惨剧……”

  这位居民听完朱华兴的普法和劝说,情绪慢慢平复,将自己的电动自行车推出了门厅。

  本报记者 张宇 文并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电动自行车 隔离 违规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