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竹院乡:“绿色”生“金色” 乡村绽新姿

宕昌县竹院乡:“绿色”生“金色” 乡村绽新姿
2024年05月24日 16:20 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军

  盛夏时节,行走在陇南市宕昌县竹院乡宽敞干净的水泥硬化道路上,满眼翠绿让人目不暇接,道路两边栽植的十里竹林迎风沙沙作响,竹院河优美的潺潺声清脆入耳。虞美人、鸢尾花、万寿菊、格桑花、三叶草等奇特花卉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芬芳,引人入胜。这一切仿佛是大自然的悠扬乐章。

  竹院乡位于宕昌县东南部,属宕昌县林区乡之一。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多为针叶林和灌木林。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乡辖八个村。竹院乡政府驻地下有一块坡地,名“竹坝坪”,生长的竹林如同竹子编织的院坝一样,故称“竹园”,后改为“竹院”。

党建引领扮靓乡村新“颜值”

  近年来,宕昌县竹院乡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引领成为绿美建设的导航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绿色”生“金色”,让农民挣上“生态钱”。

  走进竹院乡下杜村,青瓦白墙,绿水青山环抱。高低错落的房屋依山而建,外墙干净整洁,墙绘图画丰富多彩。在休憩的花园凉亭里,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呼雀跃,老人们围坐一起、互道家常,呈现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竹院乡党委书记李云祥介绍,在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中,竹院乡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因户施策,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卫生改厕105户。坚持内外并举,建美“里子”,做靓“面子”,因地制宜改造房屋风貌,在下杜村修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公共停车场,打造休闲娱乐小节点3处,沟道水景观1处,清理河道及沟渠400米,新建护坡档墙500米,硬化村道巷道2000米,新建花墙620米,彩绘宣传文化墙400多平方米。

  为了突出竹院乡的地域特色,竹院乡新建十里竹林绿色生态长廊,栽植优质竹子6万株、红叶石兰3万株,在公路沿线覆土种植万寿菊、格桑花和三叶草1万多平方米,栽植道牙和工艺围栏5公里,新建生态小公园2处、小节点4处。

  “以前的村庄环境差的很,村子的巷道又脏又乱。随着环境整治的推进,风貌改造。现在的村庄环境很好,烂泥沟变成风景点,水泥道路通村通社,每家每户房屋进行维修改造,大家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也增强了,房前屋后都栽种盆景点缀,风景也好,生活也好,心情很舒畅!”说起记忆中的村庄环境变化,79岁的王苟苟记忆犹新。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下杜村的蝶变,只是竹院乡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建引领促特色产业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竹院乡丰厚的“绿色”宝藏,更是“绿色”“生金”的引擎。竹院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积极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电商+脱贫户”的模式,在竹院乡大草坡、木竹院村通过整治撂荒地、流转土地建起食用菌产业园区,在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朵朵露天木耳晶莹剔透,务工人员正在喷灌即将采收的黑木耳。

  大草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满中介绍说,2021年,合作社流转土地和整治撂荒地共100亩,2023年种植露天木耳45万棒,出产干木耳2万多斤。这里生态好,种出黑木耳品质好,喷灌的是山泉水,经过两年的探索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第一茬木耳即将采收,今年收获丰盛,群众稳定增收不成问题,这将更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发展木耳产业的信心。

  李云祥介绍,竹院乡露天木耳基地既是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的帮扶项目,也是中央部委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项目覆盖大草坡、木竹院两村。生于自然,优于自然。已注册“竹小院”露天木耳品牌。2023年,两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产业分红4.9万元,群众务工收入25万余元。预计今年生产干木耳10吨,创经济收入100余万元。如今,大草坡、木竹院村的147户群众发展露天黑木耳种植。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对外销售,年初与甘肃北家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约食用菌产业订单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竹院乡将扩大黑木耳基地规模,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延长产业链,兴建活性炭厂将废弃菌棒再利用,发展乌龙头山野菜种植基地500亩,把4公里长的关头峡建设成“木耳谷”和林下特色产业园,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竹院乡下杜村境内有6000余棵生长多年的老樱桃树,由于传统樱桃果型较小,成熟后不宜运输,很难形成产业。为此,竹院乡党委政府对这些老樱桃树实施嫁接改良,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果树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从山东引进优良车厘子树苗1000余株,在下杜村流转土地50亩,建成车厘子产业采摘园。在产业园区,记者看到,新栽植的车厘子树长势喜人,部分已挂果,林业技术人员正在烈日下进行田间管护。

  李云祥介绍,车厘子产业采摘园依托农业项目资金筹建,流转土地10年,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滴灌系统,辅助设施齐全。为辐射带动全乡发展樱桃产业。基地为群众提供车厘子树苗,在地边,房前屋后栽植。目前,已为群众发放车厘子树苗3000多株,明年采摘园将迎来丰果期,车厘子必将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竹院乡良好生态环境将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甘肃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