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特供酒”非真特供 谨防上当受骗

郑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特供酒”非真特供 谨防上当受骗
2024年05月24日 17:31 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爱琴)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违规行为,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日,郑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特供酒”非真特供,谨防上当受骗。

警惕“特供酒”消费陷阱

市消协表示,《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指出,酒类商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广告、宣传物品上不得印刷或宣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含拼音及其缩写、英文缩写、汉字谐音等),因此,市场上流通的所谓“特供酒”大多是以低价购入普通小酒厂的散装白酒,再订购包装盒、纸箱、酒瓶、手提袋等材料进行“包装”,通过非法渠道进入市场以次充好。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蒙蔽。

提高安全消费意识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应选择有合法资质的酒类生产销售企业购买产品,这些商家具备相应的生产和销售资质,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购买时应仔细查看酒水标签信息是否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信息缺失或模糊不清;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购买酒水后,要及时向商家索取并保留购物凭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持,便于维权。同时,消费者要改变将“特供酒”作为招待送礼体现诚意的虚荣观念,避免被不法商家利用,诱导购买假冒伪劣酒品。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市消协要求,酒类生产经营者要扛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管理,严禁生产销售标注有“特供”“专供”“内供”等字样的酒类产品,严禁相关产品的包装、标签、发布的信息、商品的介绍或营销广告中使用“特供”专供”“内供”等字样;餐饮服务提供者严禁采购、销售“特供”专供”“内供”等酒类产品;网络交易平台、拍卖平台、广告发布媒介等严禁发布“特供”专供”“内供”等酒类产品广告,严格落实商品准入、广告和信息发布审核责任义务。

市消协表示,“特供酒”生产销售行为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滋长不良风气。消费者如发现市场上有制售带有“特供、专供、内供”等字样的白酒,请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举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消协 郑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