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推动生物医药向“新”发展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推动生物医药向“新”发展
2024年05月24日 13:16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朱彤

日前,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内,银朵兰中药民族药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内实现投产,届时产能将提升10倍。

近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等举措,不断激发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活力。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占新疆70%以上。该区以“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构建覆盖药材种植、药品研发、加工生产和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近日,记者前往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实地探访,感受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向“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加大研发力度

据统计,新疆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民族药资源,各类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共计2210余种。

如何让好药材成为好药品?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给出了答案。

多年来,新疆理化所以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民族药标准品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形成了民族药标准体系,实现了维药标准样品“零”的突破。该平台广泛应用于民族药研发、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

“有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先进的技术平台,我们能准确找到植物有效成分,从而加速创新药物开发。”新疆理化所资源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吴涛介绍,由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创新药“棉花花总黄酮片”,多年前成功转让给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转让合同金额2000万元。目前,该药已经进入临床二期试验阶段,预计两三年内可以上市。

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理化所与高新区(新市区)共同成立了新疆民族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多年来,中心重点围绕50多种新疆地产中药、民族药开展研究,4个自主研发、10个合作研发的创新药先后获得临床批件。

扩大产业规模

从源头上提高中药材质量,是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第一步。

走进位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南北疆的珍贵中药材正在源源不断地入库。近年来,公司在全疆多地建立了药材种植基地,30多种新疆特色药材实现标准化种植。

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柯翱表示,目前企业投资建设的中药材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项目包括药材仓储、药材初加工、中药饮片生产技术改造扩能等,建成后可实现年产中药饮片5000吨。同时,公司还将建成高效配送的新疆中药饮片中心质保仓、智慧中药房和代煎中心,打通药材生产到配送的产业全链条。

一味好药,从田间地头进入到生产车间后,还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在新疆金世康圆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辐照中心,一批批药材正在传送带上“奔跑”。经高能电子束照射,可以达到杀虫、灭菌、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作为全疆唯一的电子加速器综合辐照系统项目,该辐照中心为医药、医疗卫生器械、食品等企业提供辐照灭菌服务,填补了新疆辐照加工领域空白,也为产业链补上重要一环。

如何提高药品及医疗物资周转效率,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也有“妙招”。

记者在新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利用九州云仓系统查看药品配送车辆的实时信息。该系统由新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而成。

物流中心大屏幕上,各类药品配送车辆的订单信息、车牌号、司机信息、车辆行驶路线、所在位置等均能实时显示。

该公司物流总监肖明介绍,数字化、智能化仓储物流,能有效提升医疗物资配送效率,更好满足全疆各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对医疗物资的需求,也为本土医药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快捷通道。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局长杨柠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供应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力争在未来几年形成500亿元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