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带着课题解难题 凝心聚力谋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带着课题解难题 凝心聚力谋发展
2024年05月24日 14:07 媒体滚动

——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联络员首场集中调研侧记

马俊虎 卢常佳

  5月16日至19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联络员首场集中调研聚焦“国能绿氢”,共话新质生产力。

  从江苏如皋,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再到宁夏银川,四天时间,横跨三省区、考察四个氢能项目,董事长联络员一路“与氢同行”,进园区、看项目、查实情、找问题,深入了解分析行业的痛点、产业链的堵点、企业面临的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金点子”,找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搭建民主管理“连心桥”

  当前,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能源供需、能源结构、能源技术正发生深刻变化,对集团公司发展方式、技术水平、商业模式等带来重大挑战。集团公司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准确把握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点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应对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必答题”。董事长联络员机制就是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不断深化民主管理,畅通上下沟通机制,最大限度凝聚智慧力量的一项创新举措。

  2023年6月,集团党组印发《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联络员机制实施办法》,并从集团职工代表中选聘30名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优,沟通协调能力强的董事长联络员,占集团职工总数的万分之一,占集团职工代表总数的十分之一,来自煤电运化各产业板块,切实搭起集团党组与基层的“连心桥”。

  刘国跃董事长要求联络员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发挥好各自的专业造诣、阅历优势、群众声望,努力当好“宣传员”“气象员”“智囊团”,发挥专业优势,多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2024年工作会上,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提出“积极发展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指示要求。

  集团工会精准选择调研主题、精心设计调研行程,将董事长联络员首次集中调研主题定为氢能,并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做好服务保障,确保机制效能充分发挥,让联络员的“金点子”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来自不同岗位的董事长联络员转变角色,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发挥好各自的专业优势,带着课题深入国内先进制氢设备制造企业以及国华投资(氢能公司)如皋加氢站、鄂尔多斯巴图塔重载铁路加氢站和宁东碳减排示范区项目开展调研,通过现场参观、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情况,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意见建议。

有的放矢找问题

  此次调研安排覆盖氢能装备制造、氢气制取、储运、检测、销售等全产业链,相关项目各具特色,示范性强,具有代表性,通过对其调研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江苏是我国氢能产业聚集区,产业链覆盖较全,拥有一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知名企业,集团首个氢能科技示范项目—如皋加氢站就位于南通如皋市。鄂尔多斯首批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设立伊金霍洛旗先行区助力打造“北疆氢都”,正成为全国氢能规模化发展的代表性示范区,集团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示范项目就在伊旗境内新朔铁路海勒斯壕南站。宁东可再生碳减排示范项目是集团最大的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致力于探索新能源制氢、绿氢化工耦合、氢能重卡绿色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在氢能设备制造企业,联络员参观制氢设备生产线,了解电解槽、制氢加氢一体机等先进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不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制氢厂,联络员听取专业人员讲解,了解制氢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营成本等问题。在加氢站,联络员们重点关注加氢机安全性、氢气售价及证照办理相关情况。

  在各调研项目现场,联络员们“解剖麻雀”,认识氢能、了解氢能,边看、边记、边思考,并在座谈中就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进行深入交流。

  联络员秦湘灵非常关心加氢站办证难的问题。通过调研了解到,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还是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政府氢能产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主体不明确,导致企业普遍遇到办证难的问题。

  联络员陈焱非常关心当前加氢站行业面临的建站成本高、车辆价格高、加氢价格高的“三高”问题,而这也是制约氢能发展的难点之一。当前,如何降低绿氢生产成本,是企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调研的深入,氢能产业在政策、安全、价格、市场等方面面临的难题、痛点逐一暴露出来。

  问题在哪里发现,答案就在哪里寻找。调研了解到,为了破解难题,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探索。经过数年力推氢能产业后,今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其中,氢能被正式列入,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并列作为能源进行管理,标志着在法律层面对氢能作为能源的认可,氢能的能源属性得到进一步明确。在顶层规划设计引领下,今后各地在出台针对氢能扶持政策过程中,有了更有力的依据,今后办证难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当前,制氢成本高,项目建成后面临亏损。因此,国华投资(氢能公司)一直致力于突破孵化绿色氢能进入商业化、产业化,探索通过绿电的超额收益来补贴制绿氢、建设综合能源站利用加油业务支撑日常运营,氢能与化工耦合发展,把绿氢转化为绿氨,通过绿色燃料掺烧,用到未来船舶或航空燃料、燃油中去,由卖绿电到绿色产品的延伸制造等多条路径。

  通过调研,董事长联络员们进一步坚定了支持发展氢能的信心与决心。当前氢能风口已起,氢能市场位置占不住,未来竞争中就无法立足。随着政策完善、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发展,氢能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均有望得到解决,一定要继续大力发展氢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群策群力解难题

  本次调研行程紧凑、任务重,但是联络员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厉行节约、轻车简从,始终牢记集团党组交代的任务是什么,担负的责任有哪些,怎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竭尽所能地干好本职工作。

  为了推动集团氢能产业发展,调研中各位联络员结合各自所在企业实际,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港口公司天津港务正在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联络员王洪丽思考如何把氢能与绿色港口建设结合起来,就近布局海洋氢能,利用海水电解制氢、发展氢能船舶等。联络员李晓明认为,露天矿运输非常适合应用氢能重卡,待氢能矿卡研发成功后可在露天矿推广应用,既能降低碳排放,还能消纳更多绿氢。

  联络员闫斌表示,目前西部地区发展氢能的资源禀赋优越,利用低成本绿电制氢,结合集团内部化工、运输等丰富的应用场景,大规模应用氢能有账可算,关键要规划先行,为未来发展绿氢替代预留空间。

  把握当前和长远,穿透宏观与微观,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视角”呈现大格局,通过董事长联络员集中调研,基层单位诉求得以上传,调研组也收获了不少“金点子”、好办法。例如,要推动政府部门明确加氢站管理,并提出标准化的加氢站审批流程与安全监管方案,引导加氢站规范建设与运营;要继续推动政府部门支持制加氢一体化站(非化工园区制氢)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运营;要探索各类运氢技术,降低单次运输成本及加氢站用氢成本,为相关技术产品大规模应用做准备;要因地制宜布局加氢站,充分利用撬装站、一体站优势,加快建成一批技术成熟、具备商运条件的加氢站,推进加氢站市场化运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家能源 产业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