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调整医美外科项目,破除注射美容“灰色地带”

广东调整医美外科项目,破除注射美容“灰色地带”
2024年05月24日 09:45 新京报

5月22日,记者获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我省医疗美容外科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4)其他”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

对于这一政策调整,在医美行业服务多年的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于鲲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中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不仅拓宽了医美机构美容外科的服务范围,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多元化、个性化医美服务的需求,使得实践中的所谓“灰色地带”有了规范的支持。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该政策有利于释放美容外科医生的生产力、降低医美机构的人力成本。

美容外科扩围的背后是以玻尿酸和光电射频仪器等为主的轻医美市场的不断增长。艾媒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预计达2354万人,较2020年增长55%。当前,华东医药贝泰妮爱美客昊海生科等多家医美上市公司也从注射产品扩展到光电医美。

广东医美外科项目调整

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可以做注射美容

根据通知,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强脉冲光〔IPL〕治疗、射频治疗、光动力疗法、超声治疗、微针治疗以及用于组织提升、缩紧的线技术等;注射治疗则包括玻璃酸酶注射、瘢痕注射、美塑注射、硬化剂注射、皮损内药物注射,以及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聚已内酯、羟基磷灰石、聚双旋乳酸等填充剂的注射。

医疗美容项目有着严格的分级管理。按照原卫生部在2009年发布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的规定,医美项目分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其中,激光治疗、注射填充和抽吸等项目只能由皮肤主诊医生操作,或是拿了皮肤执业医师证书的医生,否则就是超范围执业,不符合监管规定。

2020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卫生监督局曾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的规定,将美容外科医生跨专业注射玻尿酸定义为违法行为并对相关医疗美容机构予以立案处罚。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广东的美容外科医生,除做整形项目外,也可以开展激光治疗以及玻尿酸填充等项目。”某资深医美行业人士马丽(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该政策有利于释放美容外科医生的生产力。“此前受政策所限,美容外科医生在进行隆乳、整形等项目时均有结合玻尿酸等填充剂进行注射的需求。若要符合政策规定,则需要在手术进行时,专门请美容皮肤科医生来进行注射操作,流程较为繁琐。而整形美容外科的医生,从解剖学的学习和实操,是完全可以胜任做注射美容。”

“该政策也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美容外科医生的业务面。同时,医美机构也可以在持证美容皮肤科和美容外科医生中做选择,占医美机构30%的人力成本也有望降低。”马丽表示。

而在此之前,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及湖南三地对美容外科项目调整增加注射类项目,其他各省份均没有放开对美容外科医生的执业限制。

广东省是国内的医美大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3年6月,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5513家(不包含综合及公立机构)。其中,广东省医美机构数量最多,达到1664个,占比高达11%。2023年11月《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要培育康养医疗美容消费。支持各地建设医疗美容特色街区(园区),支持广州打造“南方美谷”,支持深圳打造“医美之都”。同时强调要加强行业监管,引导医疗美容行业规范发展壮大。

轻医美市场扩容

爱美公司业务从注射产品扩展到光电医美

目前,轻医美市场主要以注射类项目和光电类项目为主,如透明质酸注射、水光、美白注射、光子嫩肤、超声刀、热玛吉、点阵激光等。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中国执业医师数量提升、注射类项目适应症的拓宽、消费者对侵入式轻医美项目的接受度提升,注射类医美在国内的发展仍然明朗。

于鲲认为,对于上游药械厂商而言,这一政策调整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随着医美机构服务范围的扩大,对上游药械产品的需求也将相应增加,且明确规定美容外科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这将为药械厂商提供更大的市场,促进药械产品的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受此政策影响,5月22日医美概念股纷纷上涨。开盘后,A股市场医疗美容板块持续活跃,华熙生物悦心健康、爱美客等涨超5%。截至当日收盘,华熙生物涨幅回调至5.15%,福瑞达涨幅回调至1.87%,爱美客涨幅回调至1.37%。

或由于广东并非国内首个对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进行调整的省份,二级市场没有保持涨势。5月23日,医美概念股集体下挫。截至收盘,华熙生物下跌5.34%,福瑞达下跌5.63%,爱美客下跌2.78%。

5月22日,爱美客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复投资者称:广东省医美外科项目的调整一方面让更多的医美光电产品、羟基磷灰石等更多材质的填充产品进入医疗机构,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之前由美容皮肤科才能实施的项目,美容外科医生也能实施,从而让更多的持证医生进入医美行业,加速医美行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朗姿股份表示,这个政策相当于释放了一部分外科医生的供给到皮肤科,可以改善人力成本,更多是供给端的调整。目前外科需求占比在减少,皮肤科和轻医美项目的需求在增加,对于针剂需求方面,根本上还是取决于需求量。

随着轻医美市场的扩大,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医美光电仪器类新产品。华东医药、贝泰妮等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相关企业对光电医美进行布局。

2023年11月,爱美客成为韩国Jeisys公司在中国内地独家经销商,将两款在韩国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皮肤无创抗衰仪器引入国内,期限长达10年。不过,两款产品中一款为射频设备,一款为超声设备,均属于Ⅲ类医疗器械,需要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后进行注册,获批后才能步入商业化进程。

昊海生科通过对欧华美科和美国Eirion的投资,其医美产品线拓展至射频及激光医疗设备和家用仪器、肉毒素等领域。2023年财报显示,昊海生科射频及激光设备收入占比接近总营收的三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赵方园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许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美容 爱美客 光电 广东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