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千年辛追夫人高清“复活”

科技加持,千年辛追夫人高清“复活”
2024年05月19日 20:5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1972年,长沙发掘马王堆汉墓中一号墓墓主“辛追夫人”遗体,因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湿尸而备受关注。但她的“高清”真容一直未被世人所见。

5月17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了“辛追夫人”的年龄约35岁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头部形象等两张3D数字人形象。数字人“辛追夫人”栩栩如生,皮肤肌理清晰可见,毛发材质高度逼真。

基于CT数据三维颅面复原技术助力还原消失的“她”

辛追夫人遗体出土时外形完整,全身润泽,皮下软组织柔软有弹性,部分关节可活动。此外,她眼睫毛尚存,手指、脚趾纹也清晰可辨,推测年约50岁。但遗憾的是,出土时她的面容已肿胀变形和腐败,生前面貌也就不得而知。

2023年10月,湖南博物院启动“辛追夫人”3D数字人项目,拟最大限度还原其容貌。

项目大体分颅面复原、数字重建等两大部分工作。项目参与者、原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颅面复原、人像鉴定专业高级工程师,亦为中国颅面复原专家的袁中标介绍,团队首先通过眼经验性查勘、x光片观察等方式,观察测量辛追夫人遗体各部分结构形态,对检材(辛追夫人)与样本(经验案例和实验研究成果数据库)进行比对观察。

随后,团队结合相似样本经验判断腐败软组织和脱臼下巴对辛追夫人面容的影响程度,分析提取可靠部位结构点,构建辛追夫的颅骨结构形态类型。

最后根据该种骨结构类型的颅面关系规律,团队推断辛追夫人软组织面貌形态。

在表现辛追夫人的容貌造型上,团队则通过手工泥塑结合自主研发、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三维复原技术成果创建模型,考证辛追夫人的发型、妆容、头饰和服饰等。

“从以上步骤环节可见,‘辛追夫人’AI数字人的研发创作过程,采用了前沿的法医人类学、医学影像技术、三维计算机技术结合侦查破案实战经验。同时,还应用了扎实的雕塑技能,以及我们自主研发的‘基于ct数据的中国人三维颅面复原系统’科研成果。”袁中标说。

真实呈现,是这次数字人创作的前提。“我们严格按照尸体的颅面结构类型去推断,实事求是还原,不臆造她的‘美女’人设。”袁中标说。他补充介绍,团队还重点参照了出土内棺上彩绘帛画中老太太“龙钟背驼”的形象,这也符合辛追夫人尸体病理解剖中发现的腰椎病症状。

数字重建,“她”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与我们“对话”

第二项大的工作,则是数字重建。长沙数字鲸鱼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先进的超写实数字人技术,完成了此次公开的数字人“照片”重现。高精度人体建模技术,还高度还原了人体微小的生物特征,使人脸毛孔清晰可见。

据悉,最先复原的“辛追夫人”外形,大约定格在其逝去时的年龄。其后,基于老年复原版数字人基础,项目利用AI绘画、大模型等相关先进技术,技术人员进一步建构了不同年龄层的“辛追夫人”虚拟数字人形象。

谈及与此前复原技术不同之处,公司总经理张日晖表示,此次重建从前面数次重建中吸取了很多参考数据,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但也有诸多首次尝试。如近年来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特别是超写实类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以在技术上完全实现照片级效果的数字人重建。这在此前复原工作中从未应用过。此外,基于袁中标团队多年科研课题建立的颅面数据库,匹配女尸头骨模型的颅面关系特征,也在过去的重建中从未尝试过。

“辛追夫人”的复原还在继续。据项目计划,下一阶段拟推出“辛追夫人”AI智能体。届时,完成版的“辛追夫人”3D数字人将成为全球首个基于2000余年前保存完好的真实湿尸为原型打造的虚拟数字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辛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