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条变化表达人文情怀

用线条变化表达人文情怀
2024年05月19日 01:08 兰州日报

中国书法艺术是在文字不断演进的过程中,适合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由于特殊的书写工具,在使用时形成了规律性的变化特征。书法已经不是简单地书写汉字,而是通过线条的变化,书者情感、思想的输入,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精神。

在书法艺术的百花园中,篆、隶、真、草、行五种字体,各种风格流派的书法作品,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给我们学习书法提供了借鉴的对象。从临摹开始学习书法是唯一正确的途径,通过对原作品的学习体验,我们来感悟作品中的结字、笔法、气韵、精神,简单地摹拟只是做到形似,它不能够从书法笔意的来源去探知普遍的规律,随着心摹手追的深入,越来越惟妙惟肖,眼前便豁然能显现先贤的身影,似乎你就是他,他就是你,运笔挥毫之间,舔笔、落墨、下笔的轻重、运笔的缓急、字形欹侧的姿态、墨的干湿浓淡、上下字之间的关系、气韵的连贯等方面,举手投足之间的相似,忽然有所感悟,欣欣然若有所得,这就进入了与古人对话的层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感悟过程。

“悟”是我们在学习艺术经常用到的字,什么是“悟”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在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经验的积累与实践,而表现出的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状态。在书法上,是作者对于书法线条的不断锤炼——简洁明了而富有韵律感,或动或静,或收或放,或浑穆或隽秀的美。

最早的文字具有象形性,一是文字的形体具有象形性;二是书写的状态因工具特点应具有自然流利的表达(也就是自然书写状态);三是下笔书写具有简单的摹拟性,这种简单的摹拟性,是通过不断书写简化为笔法,其实也就是最简洁凝练地写出具有审美要求的线条方法,比如我们用毛笔写圆笔、方笔的写法,蚕头燕尾的写法,屋漏痕的写法等等。所以几千年来书法始终没有离开对自然的描述、与自然的融合,在人为的不断改造下只是更为规范、更易接受、更具共性、更便于学习掌握。古人已经归纳了很多学习书法的经验,只是由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不如我们现在获取的信息、资料量大,我们借鉴的东西多了,反而心智会变乱,反而会盲从,反而会直接拿来使用而不去思考它的来源,现代的书法创作多是注重形式大于内涵,突出了技巧而冲淡了自然书写时的人文情怀和意蕴的表达。

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既不能墨守成规、厚古薄今,也不能一味创新抛离传统,在几千年的书法学习的道路上,始终都是后人学习前人书法的模式,因为书法的字符形态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且成为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标准的建立为学习书法明确了方向。所以我们在进行书法的创作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古人对法的总结,从法中去提高驾驭毛笔的能力,通过熟练驭笔找到天然的成分,亲近自然,就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断提高认识,锤炼书法线条,才能入古出新。真正的书法家无一不功力深厚,博优兼善,这正是从各个方面得来的滋养而成就了书法的大成。

作者简介

汪志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简牍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首批“金城文化名家”“首席专家”称号;甘肃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两次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最高奖。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汪志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书法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