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换个口味,去天水吃口呱呱吧!

早餐换个口味,去天水吃口呱呱吧!
2024年05月18日 16:00 央视

亲,吃过呱呱吗?

每天,伴随着甘肃东南部天水人苏醒的,是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呱呱”的食物。

呱呱,观其色呈现出半透明的肉粉色煞是好看,观其质肉感密实却不失弹韧。

手指抓取,稍稍用力揉捏成不规则的小块,看似随意却别具巧思。

其凹凸不平的肌理便于调料附着,用西北人挚爱的油泼辣子和其它调味料搭配拌匀,一碗香辣奔放、Q弹爽滑的呱呱就制作完成了。

无论是单独品尝,还是夹入热腾腾的白吉馍中,都各有滋味,唇齿留香。

呱呱,来自黄土高坡上的自然馈赠

作为天水早餐里的绝对头牌,呱呱就地取材,是用陇东高原上广泛种植的一种谷物——荞麦淀粉制作而成的食物。

国内最好的荞麦产区之一,中国荞麦之乡——环县。地处甘肃省东北部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凉干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得环县荞麦具有粒大、皮薄、粉多、筋大、质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由于环县荞麦支链淀粉含量较高,更易塑造成多样的外观。当地人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对荞麦的做法和吃法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和尝试,不同的烹饪方式让它拥有复杂的滋味和口感。

荞麦面制成的猫耳朵,通过手指搓捻形成贝壳式的纹路,吸附汤汁,筋滑利口。

西北特色饸烙面,借助专门的工具压制成而成,滚水定型,柔软细滑。

摊馍馍,用荞麦面浆烙成薄饼,轻盈柔韧,边缘微脆,带着丝丝回甘,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油圈圈,荞麦面发酵后,热油炸,就是口感紧密扎实的本地甜甜圈,闻着就香啊!

这一桌荞麦做的家常饭,质朴味美。样样都透着环县人对荞麦的钟爱与骄傲,也是陇东高原上充满黄土高坡地域特色的百姓饮食文化的真实写照。

一碗呱呱,来之不易

回到天水,人们对荞麦的加工有不一样的策略。

呱呱的制作工艺复杂费时,甚至费力。

去壳的荞麦碾成碎粒,放入水中浸泡。反复搅拌直到汁液缠绵。

投入石磨,荞麦碎被碾压成更细小的颗粒。

原料处理还差最后一步,为了得到浓稠丝滑的荞麦粉浆,制作者要把全身重量压在木搋上,不短锤捣,细致过滤。

而这一天通常要加工上百斤荞麦,熬煮粉浆最核心的环节。通常需要两人搭配,一人不断翻搅锅中的粉浆,另一人则控制火候。

最费力气的部分需有男人来完成。高温下不停搅拌,淀粉持续糊化。一小时后,形成质地均匀的胶状。

假如此时出锅冷却,自然凝固,得到的将是含水量高达85%的凉粉。

捞捞,即天水人口中的荞麦凉粉,用特制的花刀轻轻一旋,刮成长长的条状,半透明的香芋色,如果冻般晶莹水润,口感爽滑,清凉柔嫩。

然而呱呱的制作比凉粉更费功夫。

炉火未熄,熬制呱呱的铁锅里,粉浆还在均匀呼吸,凭借对颜色和浓稠度的观察,荞麦粉浆已经完成蜕变。最后一次搅动,让粉浆更加绵密紧实。

分装后冷却定型,呱呱就此诞生。

但制作尚未结束,留下部分面糊利用炉灶的余温,继续煨烤。在天水人眼中,锅巴才是呱呱的精华所在。

整整一夜,面糊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呈现出琥珀般的色泽,外表微焦、厚实有力,皮肉相连之处形成海绵状孔洞,焦香筋道。

荞麦锅巴带着迷人的炙烤焦香和浑厚霸道的牙感,被天水人昵称为皮皮。每碗呱呱中搭配上一两块皮皮,就足以锦上添花。

天水的呱呱,除了最受欢迎的荞麦呱呱,还有豌豆呱呱、冰豆呱呱、粉面呱呱等等等,佐以各家秘制的调料,碗碗生香。

天水,每一个清晨,都有呱呱陪伴。这种制作耗时费力的早餐,是天水人为荞麦的独特定制。历经两千余年传承至今,早已成为根植在当地人心中的不可或缺的寻常美味。

吃吃喝喝的吃货世界,新奇、有趣,充满爱! 

参考资料:《乡土中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荞麦 天水市 早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