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高校“读懂中国”活动向“Z世代”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案例丨高校“读懂中国”活动向“Z世代”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2024年05月17日 17:54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推介语:

在“Z世代”来华留学生日益成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创作主体的背景下,天津大学创设“读懂中国”留学生品牌实践活动,组织留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图景,成功培养出一批投身中国国际传播工作、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传播使者,并以多语种、全平台、全媒体形式在世界舞台通过“个人的真实”宣介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国实践。截至2023年,共有来自近20个国家的130多名留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积极同主流媒体进行合作,传播效果良好。

《高校“读懂中国”活动向“Z世代”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案例

一、 工作背景和议题设置

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多元主体中,“Z世代”来华留学生是一支重要的传播力量。天津大学高度关注并不断挖掘、扩大以在华留学生为代表的国际传播力量,在“文化感知+文化实践+文化体验”理念指导下,创设“读懂中国”留学生品牌实践活动。自2021年起,项目先后走进甘肃宕昌、陕西延安与宁夏,组织留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图景,形成对中国客观、真实、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励并促使众多留学生自愿成为中国故事的“Z世代”国际传播大使。

他们从个体视角出发,配合新华社、中国日报、环球时报、CGTN等中国对外传播国家队,以多语种、全平台、全媒体形式在世界舞台宣介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传播覆盖上亿人次,受到外国受众的广泛认可,提升了国际传播效果,将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世界。

二、活动形式和内容

(一)“沉浸式”体验帮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夯实传播基础走进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密码”。2021年以来,留学生“读懂中国”系列活动从陇南出发,带领留学生走过红军长征重要决策地,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和初心使命。埃塞俄比亚籍留学生特木(Aregay Temesgen Tewelde)深受震撼:“红军历经重重艰难困苦,才来到哈达铺,这十分不易,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幸福是一点一滴奋斗出来的。”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卡山(Khan Kashan)表示,“在新的时代,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向世界展现真正的中国。”

天津大学留学生走进陇南

走进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读懂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活动带领留学生们参观了国家级贫困县宕昌县当地特色绿色产业,切实感受脱贫攻坚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穆罕(Garabekov Muhammet)说,“我曾多次在中国听到‘扶贫’‘脱贫’等词汇,这次实地走访蜂蜜厂,我才真正了解了这些词汇的含义。”留学生还来到宕昌县沙湾镇大寨九年制学校的“梦想教室”。来自马里的麦卡(Maiga Amadou Boubacar)希望未来能与这里的孩子们远程连线,讲一堂法语课,将这份“梦想的接力棒”握到自己手中。

留学生就中国脱贫攻坚成绩发表看法

走进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生态治理先行区,读懂中国速度、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留学生们走进上汽大众汽车厂,感受高科技领域的现代化成就,亲身体验了中国现代化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在塞上江南宁夏,留学生们参访沙坡头、青铜峡和沙湖,学习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多元化路径激发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传播实践

通过留学生“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先后有十几位留学生加入宣介中国、宣介地方文化、宣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洋主播”,服务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来华留学生成长发展故事,以“他故事”映照中国现实。多次参加实践活动的巴基斯坦博士生穆阿兹·阿万(Moaaz Awan)深深爱上了中国,他积极参加各类和中国有关的社会活动,并深入参与了巴基斯坦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他用亲身经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合作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关于阿万个人故事的中英双语新闻被包括新华社、人民网、纳米比亚通讯社、肯尼亚新闻等国内外114家媒体报道,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在个人推特账号对该报道进行转发推荐。

阿万在卡洛特水电站

留学生主动参与讲述中国故事,以“他视角”宣介中国声音。他们或成为校园“洋网红”,通过特色鲜明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推介中国、推介天津、推介天大;或成为中国生活记录者,用文字、视频记录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孟加拉留学生安迪(Aditi Chakma)和韩国留学生基松(Gisong Shin)用镜头记录捕捉留学生活,先后就中国春节、天大海棠季、天津桃花堤桃花节、留学生看寨上、留学生文化节、天大红叶季等中国民俗文化、天津城市发展、校园文化主题拍摄Vlog视频,相关视频在天津大学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及天津市相关国际传播账号传播,广受好评。

留学生化身“洋主播”推介天津

三、传播效果和成果亮点

连续多年举办,项目成为传播品牌和对外展示窗口。天津大学立足“读懂中国”留学生实践活动,自2021年起连续举办三年,共有来自近20个国家的130多名留学生参与,新华社、中国日报、环球时报、天津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通过中英文视频、图文等形式在网络、报纸、客户端、海外社交平台等多个渠道加以报道,20多家境内外媒体转发。

以留学生为切入点,探索沉浸式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范式。通过课程教育和实践育人,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世界青年意见领袖,通过“个人的真实”传达理念和形象的真实,有效地消除国际传播的文化误读现象。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使者。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生穆阿兹·阿万(Moaaz Awan)多次接受巴基斯坦媒体采访,在推特等平台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期间,阿万与CCTV- CMG记者崔如一起在巴基斯坦国家报(THE NATION)刊发头版联合署名文章——“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RESONATES ACROSS THE HIMALAYAS”《二十大在喜马拉雅山脉引发共鸣》(中译名),该文章的乌尔都语版本同步在当地媒体推出,面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巴基斯坦民众阐述二十大精神,宣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

他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者。他们讲述青年眼中的“一带一路”共建故事。例如,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穆罕(Garabekov Muhammet)讲述留学天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短视频《我的“一带一路”故事:追梦天津》(My BRI Story: Seek Dreams in Tianjin)获评“CCTV‘一带一路’新视界全球短视频征集”最佳故事奖,相关视频在CGTN网页端播放。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穆罕短视频《我的“一带一路”故事:追梦天津》获评“CCTV‘一带一路’新视界全球短视频征集”最佳故事奖

他们是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第一届中国—中亚峰会召开期间,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王子(Gurdov Guvanch),参与拍摄 CGTN 年度重点项目“遇见中国·山水相连的情谊”,该视频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现场播放,所属系列作品累计获得全球阅读量698.15万,总互动量超2.39万,视频观看量 149.7万,有效地服务了中国国家重大外交活动。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王子参与拍摄CGTN“遇见中国·山水相连的情谊”

本案例由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推荐

“面向‘Z世代’青年的国际传播案例征集评选计划”是由人民日报社办公厅、清华大学智库中心联合支持,环球网、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青年报社携手发起,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作为平台支持的一项案例征集计划。

经过业界与学界专家共同评审,共选出获奖案例35个,包括“十大优秀传播案例”“国家重大战略议题类优秀案例”“中华文化传播类优秀案例”“城市形象传播类优秀案例”“品牌传播类优秀案例”以及“国际意见领袖类优秀案例”等六个类别,本篇推介案例出自“国家重大战略议题类优秀案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留学生 天津市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