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涌向匈牙利

中国企业涌向匈牙利
2024年05月17日 18:58 界面新闻

文 | 霞光社 刘景丰

编辑 | 韦伯

“中国企业,正成群结队地来到匈牙利。”

这是《匈牙利每日新闻》在5月13日一篇报道中特别提到的一句话。

作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桥头堡,匈牙利俨然已经成为中企出海的新热土。

到底中国企业数量在匈牙利增长有多快?有这样一组来自匈牙利本地媒体Pénzcentrum.hu的数据:目前已有近600家中资企业在匈牙利开展业务,这其中85%以上是2010年后才注册的。

这些落地在匈牙利的中国公司,营业额也在最近几年实现了飞速增长:最赚钱的两个行业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前者营业额占总体的70%,后者营业额占总体的20%。2022年在匈的中资企业销售额超过450亿福林(人民币9.15亿),是上年营业额的3倍多。

作为对华友好的欧盟国家之一,匈牙利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向东开放”政策;随后2015年,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而且,这里还拥有颇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汽车工业,在欧洲几乎仅次于德国。

随着中国与匈牙利进入新的合作关系,这个中欧国家有着怎样的魅力?哪些中国企业正在涌向这里?长远来看中国企业的机会是什么?本文,一起了解这些问题。

匈牙利,位于欧洲版图的中心,被称为连接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匈牙利的国土面积为9.3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浙江(10.55万平方公里)还要稍小;匈牙利人口968万,相比之下,浙江省会杭州的人口已有1250万。可见,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看,匈牙利都只能算是一个小国。

但就是这样一个欧洲小国,却拥有600家中资企业。其中不乏比亚迪宁德时代、联想等中国大企业。得益于这些政治、文化上的互信,中国企业得以在匈牙利快速落地。

根据当地OPTEN公司注册数据库的数据,2023年在匈牙利经营的中资企业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当地媒体Pénzcentrum.hu称,在匈牙利经营最久的中国公司已经30多年,至今匈牙利有近600家公司至少拥有一名中国所有者。在这600家有中国背景的企业中,超过85%是2010年之后才注册的。“自2010年以来,在匈牙利设立的新公司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选择匈牙利,”OPTEN商业信息专家Csaba Alf ldi表示。

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总数的80%)都注册在有蓝色多瑙河穿城而过布达佩斯。中国企业家第二受欢迎的地区,是琼格拉德-恰纳德县。中国企业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区,主要是因为这里贸易活跃,住宿服务便利。

这些在匈牙利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数据显示,2022年在匈的中资企业总销售额超过450亿福林(人民币9.15亿元),是上年营业额的三倍多。其中,最赚钱的两个行业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前者营业额占总体的70%,后者营业额占总体的20%。

另一个维度则显示了这两个行业在匈牙利的快速增长。根据Pénzcentrum.hu的报道,与2021年相比,匈牙利制造业2022年的产量增长了两倍,而建筑业的产量增长了近九倍。“即使没有统计数据,众所周知,贸易和房地产也是中国投资者的目标,这也是个人日常面临的问题。虽然贸易仍然是2020年及以后成立的中国企业的主要活动,但制造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企业的领奖台上排名第二。”Csaba Alf ldi说。

21世纪经济报道曾在2022年10月的报道中,采访一位旅欧华侨林先生,讲述了他的感受。在布达佩斯市中心经营中餐馆的他,发现来往的中国客人越来越多,“不同于游客,他们主要是来匈牙利考察投资或筹备工作的。比如宁德时代,前段时间他们就有很多人从国内过来筹备新项目,就驻扎在这附近,经常来这儿吃工作餐。”

今年,随着中国和匈牙利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以预见,匈牙利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新热土。

从中国飞往匈牙利,最快需要12个小时。

目前,国内有四个城市开通了直飞匈牙利的航班,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宁波。每周至少有19个直飞航班。

据称,到今年下半年,中国南方航空将开通广州飞往布达佩斯的航班。此外,西安和深圳也将开通往返布达佩斯的直飞航班。届时,中国与匈牙利之间将有七条直航。

航空交通的便利,会大大方便中国企业去匈牙利的商贸考察。

在目前直飞匈牙利的四个城市中,宁波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其更多是商贸合作推动的。

早在2015年11月,宁波机场与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结为姊妹机场,两地机场在客、货运领域市场开拓、航线谋划、人员交流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2021年5月,宁波开通了往返布达佩斯的货运航线,首班航机满载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跨境电商货物等飞往布达佩斯。

2022年7月,国内的疫情尚未解封之时,为了开拓外贸市场,宁波政府就带队,组织了第一批商务团出国“抢订单”。这批商务团包括600余名企业负责人,他们以包机的方式赶赴包括匈牙利在内的欧洲多国,迈出了企业组团出国抢订单的第一步。

这次欧洲之行,让宁波企业与欧洲客户达成20亿美元的订单额。此后,中国各省市便掀起一股政府组团出海潮。

今年2月,苏州市商务局组织企业前往中东欧,带领莱克、添可、春菊等一批本土清洁电器类企业,到达波兰、匈牙利,对接当地头部零售商及商协会。

过去,苏州在欧洲的合作客户主要在德国等市场。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国与德国合作体量在下降,与匈牙利、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新兴市场合作体量在上升。在对接会上,有匈牙利企业家称,这是中国小家电代表团首次来匈牙利举办相关活动,让他们对“苏州制造”产品的质量有了深刻了解,对苏州城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除了苏州外,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匈牙利博览局又与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在布达佩斯展览中心举办“匈牙利可再生能源企业投资峰会暨零碳星球减碳峰会”。峰会期间,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与欧洲最大渠道商达成合作意向。

深圳是国内最活跃的前沿科技创新之地,尤其在近年大热的新能源产业中,拥有锂电产业链上下游超4000家企业。此前,华为、比亚迪、科达利等深圳企业已陆续在匈牙利投资合作。今年,华宝、华美兴泰、尚水等几十家深圳新能源产业及企业也已组团出海匈牙利。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大潮涌起,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加深,越来越多政府开始扮演起组织者的角色,纷纷带队组织企业出海。而这种背书效应,也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效率。

匈牙利最特色的产业是什么?

过去是医疗。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匈牙利的医疗在全球有多牛。

目前,匈牙利共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得主。按1000万人口比例计算,它是全球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在这17位诺奖得主中,有5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有5位是化学奖得主,另外还有4位是物理学奖得主。

在全球也很难再找出这样高密度医学研究能力的国家,布达佩斯也持续位列全球生物医药技术最具竞争力城市榜前列。

在匈牙利医疗服务中,最引以为傲的是牙医。据说,全球每年有超过220万人来到匈牙利,看看牙顺便泡泡温泉,其中多数是欧洲人。

与此同时,匈牙利制药业历史悠久,赛诺菲、葛兰素史克、迈兰等全球大型医药企业,均以匈牙利为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是首个通过中医药立法的欧盟国家,中医药产品在匈普及度较高。

现在,随着中国企业涌入匈牙利,一个新的产业正在成为这个国家的另一张名片——新能源。

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数据,2022年,中国、波兰和美国的电池产能排名全球前三,其中中国占比77%,波兰和美国占比均为6%。排名第四的匈牙利电池产量38GWh,占全球总量的3%。

但是,这一格局或许很快将被改写。从2022年开始,一大批中国知名的动力电池企业,纷纷走进匈牙利落子。

2022年8月,宁德时代公告称,其将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在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100GWh的电池工厂,建成后将成为欧洲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这也是继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电池工厂后的第二座海外工厂。这座工厂于2023年夏正式开始建设,2024年试运行,2025年投产。投产后,宁德时代在欧洲本地的电池产能将扩大四倍。

与之仅一路之隔的是恩捷匈牙利工厂。云南恩捷股份是全球最大锂电池隔膜企业。2021年9月,恩捷股份在德布勒森投资1.83亿欧元建设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4条全自动进口制膜生产线和30余条涂布生产线。目前,恩捷匈牙利工厂已投产,为动力锂电池生产关键的湿法基膜、功能性涂布隔膜,是亿纬、宁德等电池厂商的重要供应商。此外,恩捷还与欧洲电池新势力、法国 Automotive Cells Company(ACC)签署了大额订单。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一家中国电池头部厂商,亿纬锂能。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距离恩捷匈牙利工厂20分钟车程。2023年11月,这座占地45公顷的德布勒森电池工厂破土动工,总投资超过75亿元。亿纬匈牙利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生产46mm 大圆柱形电池,并供货与之相邻预计2025年启用的宝马匈牙利工厂——这是一起典型的Tier 1供应商跟随主机厂出海建厂的案例。建成后,宝马德布勒森工厂将成为欧洲规模第二大的汽车工厂,拥有年产15万辆新世代 Neue Klasse 电动车型的庞大产能。

另一个备受匈牙利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匈牙利项目。2023年圣诞节前夕,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南部的第三大城市赛格德(Szeged)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成为首个在欧盟拥有乘用车整车产能的中国企业,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中资在匈投资的最大手笔。据称,这一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欧元,预计需要9000名员工。工厂计划于三年内投产,拥有20万辆/年的纯电产能,几乎是大众德国狼堡总部基地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在建成后将取代宝马的德布勒森工厂,成为欧洲第二大的汽车制造基地。2024年5月9日,比亚迪欧洲总经理舒酉星又向媒体透露,将在2025年建设欧洲第二座乘用车工厂、目标在2030年成为欧洲领先汽车制造商。

除此之外,电池结构件头部供应商深圳科达利、电动汽车金属铸件零部件和模块生产商南京泉峰、传感器生产商上海保隆科技等也均已在匈牙利完成设厂投产。一条围绕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匈牙利形成。

这里,已汇集了74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世界上最大的20家汽车制造商之中的14家,均在匈牙利设有整车或零部件生产基地,包括宝马、奔驰、奥迪、Stellantis集团等,来自中国的比亚迪、蔚来汽车等也成为其中一员。匈牙利,也成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的桥头堡。

匈牙利的雄心正在显现——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博岚曾在去年底公开活动中表示,未来,匈牙利国民经济30%的产值来自汽车行业。

众多车企看中匈牙利,其中一个原因得益于其所在的位置。

在那些已在匈成功投资的中企看来,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地带,是联系东西方市场的桥梁,进入门槛要低于西欧市场,又能够迅速融入欧盟内部产业分工体系;拥有良好的制造业等产业配套基础,低成本高素质的人才优势,而且离欧洲客户更近,能够及时回应客户需求。

过去,由于缺少陆路交通能力,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商业产品出口到欧洲、中东、非洲等地,主要通过海运。海运的好处是,运输成本低,运量大。但海上运输很容易受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可控性低。

当中国企业在匈牙利建厂后,车企可以通过铁路这种陆路运输,解决供应链问题,而且具有更强的控制力。

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促进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枢纽以及长期全球互动和通信网络的投资机会,而且还会建立一个密集的定期货物列车网络,以便利和推动沿线的长距离商业活动。这有助于优化供应链操作,从而彻底改革商品运输方式,改变国内及国际汽车行业的采购格局。

而从匈牙利到欧洲其他国家,铁路已经十分方便。从布达佩斯Keleti pályaudvar火车站出发,可抵达萨尔茨堡、维也纳(奥地利)、瓦尔纳(保加利亚)、斯普利特、萨格勒布(克罗地亚)、布拉格(捷克共和国)、柏林、汉堡、慕尼黑(德国)、威尼斯(意大利)、华沙(波兰)、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苏黎世(瑞士)等国际城市。

此次访问,也推动了两个国家在铁路上的建设。据《匈牙利每日新闻》报道,匈牙利外长西雅尔托近日就表示,将开始筹备匈牙利-中国在布达佩斯周围建设铁路环线的项目。他说,需要这个环来使中国在匈牙利东部地区的大型投资,与西方市场之间的运输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匈牙利是中东欧的物流交通枢纽,连接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8个国家。我们将匈牙利视为中欧班列上的重要节点。”作为一家国际铁路物流服务商,宁波铁大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一峰曾对媒体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欧洲布局,铁大大已承运不少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往欧洲的配套产品。

理论上,匈牙利的新丝绸之路连同其铁路网络,为加强汽车服务和物流供应链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相关研究人员称,如果匈牙利将其收入用于铁路现代化,将有助于提高区域内外的流动性,使交易更加高效,并吸引外国投资,最终有望将匈牙利打造成欧洲的重要物流枢纽。

这是一个极为诱人的大战略。当这个物流枢纽崛起,联通亚洲与欧洲的商贸将焕然一新。对中国企业而言,机遇便藏身其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