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2024年05月17日 10:42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加快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引发关注。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壮大,动力电池回收也亟须提上日程——有研究表明,一块重20克的手机电池可能会污染1平方千米的土地长达50年。而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动辄几百斤,含有更多的镍、钴、锰等重金属,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从能源再生利用角度来看,动力电池回收也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车企质保条件,动力电池最大容量如果低于70%至80%就需要更换。淘汰之后,还可以进行梯次利用,低于20%则要报废拆解。如果合理利用,每年可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20%的锂、11%的镍和25%的钴的资源需求,降低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

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还是经济角度来看,解决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问题都是功在产业、利在国家的大计。特别是考虑到电池服役和退役存在时间差,更加需要未雨绸缪、提早规划。有人推算,这58万吨动力电池的服役时间大约在五六年前。彼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在起步发力阶段,最近几年则大幅攀升。去年,我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动力电池回收都将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30年前后更将达到高峰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

关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路径,相关部门已释放过明确信号,即由主要动力电池厂商、新能源整车企业、锂电材料企业与有资质的企业作为回收主体。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等管理政策,逐步建立了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目前,162家汽车生产企业和77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共设立了10507个回收网点。但实际回收率不容乐观,曾有报道称,大量电池没有流入正规渠道,而是流入了小作坊。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不同车企的动力电池都是供特定车型使用,结构、规格和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很难进行自动化拆解;另一方面,正规企业环保投入占不少成本,而小作坊在这方面几乎零投入,可以用更高的价格买走电池,形成行业不公平竞争。对此,需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让企业感到有甜头、有赚头。此外,还要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等,压缩非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

活力十足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尽快匹配成熟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只有打通新能源汽车从“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才能更好验证我国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推动新能源车更清洁地“出海”,实现全球化发展,当好新能源时代的引领者。(王庆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