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下游新能源市场高景气 金田股份立足国际化战略开拓新增长点

受益下游新能源市场高景气 金田股份立足国际化战略开拓新增长点
2024年05月13日 10:10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5月13日电(王媛媛)开年至今,黄金、原油乃至整体有色金属等象征经济及通胀预期的商品都出现了显著上行。其中,国际金价再创历史新高,LME三个月期铝触及2023年2月以来高位,三个月期锡创下近22个月的高点。价格上的不断攀升,体现出了全球宏观情绪的持续修复和预期改善。

而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铜价的上涨周期仍在继续。4月份沪铜主力合约上涨13.3%至82180元/吨,创下近18年以来新高。

目前,市场一致认为影响本轮铜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是供需关系,但从更深层来看,实则是新能源、AI等新兴行业对铜需求的显著增长,决定了其不断上涨的价格。

产业链喜忧参半 设备更新政策助推优质龙头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能源革命关键金属,全球对铜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推动着其从传统工业领域向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渗透。但随着铜投资青睐度的不断提升,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产业链波动风险的理性思考。铜价高涨预期的背景下,当前产业链上下游分化趋势显著,处于上游的矿端企业正主动寻求高品质矿山资源,加速扩产意图明显。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加之铜加工费用的持续低迷,使得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铜加工企业压力倍增。Choice数据显示,铜行业公司(申万三级行业)中,2023年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的企业不在少数,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显然,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不仅是阵痛,其内部格局亦在发生交替变化。在铜矿供给明确受限的背景下,产业或将面临长周期资本开支增长乏力和铜矿品位下行的潜在风险,也促使着资本逐步向兼具“成长性”与“稳定性”的风格切换,因此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避险属性使得相关龙头企业正成为资本配置的首选之一。

根据2024年一季度基金季报数据,冶炼龙头铜陵有色再获景顺长城、万家基金等基金加仓,铜加工龙头金田股份则分别现身华夏基金、财通基金及招商基金旗下产品的十大重仓股中。

由此可见,随着本轮行情的持续演绎,考虑到上游矿端企业的估值已反映较为充分,投资人的目光正逐步转向中下游不同领域的优质龙头,对于这些已形成绝对优势的企业而言,不论是在规模体量还是盈利能力方面,都使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这场 “内卷”之战,价值洼地属性凸显。

此外,近日有多项工业设备更新利好政策出台,进一步刺激铜金属需求。应用端和需求端的双向共振,有望使得国内优质龙头迎来快速发展,加速行业资源向优质产能聚焦。

全球产业链重构 以金田股份为例看出海深层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从“产品出海”发展到“生态出海”的新格局,其中材料生态的铜产业链中亦出现了不同细分赛道的前瞻布局。据统计,近年来已有多家企业在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地展开生产基地建设,其中最新披露相关的企业包括金田股份的“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华正新材的“泰国投资新建覆铜板生产基地项目”、江南新材的“投资泰国新建年产2.2万吨铜基新材料厂项目”等。

谈及出海规划,金田股份表示,“公司持续扩大海外基地的联动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一站式铜材采购需求,还有利于提升综合盈利水平,落实国际化战略布局。”

事实上,出海步调不断加快的背后,金田股份意在强化全球铜材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如今,中国铜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为贴近市场,降低关税和运输成本,正积极寻找海外生产基地,并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过程中对于核心材料供应商是否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自提出国际化战略布局以来,金田股份近年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深化全球产业布局,公司凭借发展国际化的战略定力和自身积累的海外经营能力,使其不仅具备头部下游企业海外供应商的资质,还能够以点带面,逐步向多个领域延伸。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14.09万吨,同比增长19.22%,海外销售规模处于全国前列。

据悉,公司近日已与美国苹果公司就低碳再生材料签署《总体开发与供应协议》,并取得积极进展。考虑苹果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市场地位,业内公认进入苹果供应链意味着企业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上达到顶尖水准。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攻关,金田股份已发展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可实现再生铜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公司的技术工艺已能将成分复杂的再生铜材料提纯至99.99%纯度,对终端产品的减碳作用显著。此次能够以低碳再生材料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其自身品牌和技术的成熟度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海外众多的制造加工企业通常在价值链、创新链中对于高端产品存在庞大需求,在当地设厂或办事机构亦将为公司带来了更多订单和发展机遇。金田股份在探索国际化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实际上为国内铜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启示,要想下好国际化发展的“先手棋”,第一步便是要完善全球产业基地布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对于企业而言,向海外输出产能不仅有助于开拓新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经济面临放缓的过程中有望带来新的收入增量。同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新阶段中,用“出海”的方式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对资源整合和技术壁垒突破、海外进出口限制政策的规避,也有助于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切入高端PEEK赛道,电磁扁线业务迈入新阶段

据了解,在金田股份的全球化战略中,与上述基于传统业务布局相呼应的,是今年取得新进展的PEEK线项目。作为一种具备多种优异综合特性的特种高分子材料,PEEK材料拥有优秀的耐高温等级、加工灵活性、耐磨损性、环境友好性,自身重量较轻的特性也使得其符合当下汽车、机器人等领域轻量化趋势,未来有望实现以塑代钢。

尤其在电磁线领域,其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相较于传统的漆包线(PI),PEEK线可弯折、耐水解和自阻燃,在安全性和材料的全面性方面都占据一定优势,使得其成为高压电机中的理想材料。据国信证券预测,800V电机渗透率提升将打开 PEEK 材料需求增量,预计2027年国内800V电机对PEEK材料的需求量可达到1315吨。

值得注意的是,电磁扁线业务是金田股份全球布局战略中的重要落脚点之一,是其抢占新能源材料制高点,实现海外市场拓展的关键一步。近日,金田新材料与SYENSQ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是公司在该领域向高端制造方向的拓展延伸,依托SYENSQO在高性能聚合物产品领域的深厚行业经验,结合公司自身在电磁线领域的多年积累,双方将共同推进PEEK电磁线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的应用, 并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质量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金田股份副董事长楼国君在与SYENSQO签约现场表示,“公司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上持续投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众多国内外OEM和Tier1建立了深度合作。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PEEK材料领域,共同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转型,为节能和碳中和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目前金田股份新能源电磁扁线已形成2万吨的产能规模,“年产4 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达产后电磁扁线年产能将提升至6 万吨,并计划在越南基地进一步提升产能。

作为2024年确定性最大的有色金属之一,随着以风电、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为首的新动能需求快速增长,供需转换势必将为铜的景气周期提供长期支撑。风口之下,产业链各环节的优质龙头也有望顺势取得较大的成长空间及投资价值。

编辑:胡晨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