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款金融债入市倒计时

银行新款金融债入市倒计时
2024年05月13日 07:34 市场资讯

  来源:北京商报

  总损失吸收能力(即“TLAC”)阶段性达标期限临近,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即“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也提上日程。5月15日,工商银行(7.070, 0.02, 0.28%)将发行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债券规模为300亿元,将成为TLAC非资本债券首单。除了交通银行(7.440, 0.01, 0.13%)的考核时间在2027年以外,留给其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交卷时间”仅剩不足七个月……TLAC非资本债券如何影响国内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推出后是否会导致传统银行次级债品种结构出现变化,仍有待观察。

  TLAC非资本债券将上架

  我国首只TLAC非资本债券即将面世,近日,工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提升总损失吸收能力。

  从募集说明书来看,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300亿元,其中品种一基本发行规模为200亿元,品种二基本发行规模为100亿元。本期债券品种一为4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3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本期债券品种二为6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TLAC非资本债券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联合资信在发布的评级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工商银行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提升,资本保持充足水平。此外,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的实施对工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本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发行将使其资本充足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防止“大而不能倒”现象再次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固金融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尤为凸显。为此,二十国集团领导层于2015年11月采纳了由金融稳定理事会呈交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确立了跨国界适用的总损失吸收能力基准。这项条款要求大型金融机构必须保有足够的自有资源,在遭遇财务困境时,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即通过“自我救赎”手段维系核心业务运行和基本服务不间断,从而排除依赖政府进行外部救援的必要性。

  在此背景下,2021年10月,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印发《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建立了中国版TLAC监管体系,规定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加权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16%、2028年初达到18%,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6%、2028年初达到6.75%。

  TLAC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国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TLAC非资本债券的实施可能会对国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因为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要求银行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吸收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会促使银行采取更严格的资本管理策略,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组合,从而降低风险暴露。此外,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也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推动银行优化其资本结构,提高长期资本来源的比例。

  合计4400亿元发行计划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维护全球金融安全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拥有超越常规的损失承受及应对能力,TLAC非资本债券被引入以来,已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达到监管要求的关键途径之一。

  自2011年起,金融稳定委员会每年公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数目维持在28至30家左右。在此期间,中国银行(5.560, 0.03, 0.54%)、工商银行、建设银行(8.820, 0.04, 0.46%)农业银行(5.280, 0.03, 0.57%)先后被纳入,交通银行稍晚,在2023年首次上榜。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2022年1月1日前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商业银行,应当满足TLAC相关要求;2022年1月1日之后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商业银行,应当在被认定后3年内满足TLAC要求。

  也就是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需在2025年1月1日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交通银行需在2027年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的要求。

  为了达到TLAC合规标准,五家国有大行均已着手准备,纷纷采取措施推进其实现计划。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五大行均已经公布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额度,合计发行不超过440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发行规模分别为6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分别计划发行不超过1500亿元、1300亿元的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

  新金融专家余丰慧指出,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布将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产生影响,对此,银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要更加关注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以确保在债券发行过程中不出现信用风险事件。

  或影响传统次级债发行结构

  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多位国有大行管理层表达了对TLAC要求的应对态度。

  “目前我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可以保证资本新规的顺利落地和平稳地过渡。”在建设银行近日召开的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该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透露,“现在判断2025年TLAC达标问题不大,因为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18%。接下来TLAC债发行事项会向监管部门提交材料,争取在三季度能发行。”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也在该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同时要在2025年实现TLAC达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推动发展方式转型,确保TLAC如期达标。

  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也提到,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给交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当然也提出了额外的要求。交通银行将遵照境内外监管,把握好市场的窗口情况,有序推进合格债务工具的发行工作,以满足TLAC达标要求,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从资本充足率来看,截至2023年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9.1%、17.14%、17.74%、17.95%、15.27%。

  对于TLAC非资本债券工具的发行进程,鉴于需要完成监管审批等一系列程序,机构普遍推测实际发行工作可能会在今年二季度实现,且初期的发行规模预期较为保守,不会立即达到较大数额。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TLAC非资本债券推出后可能会导致银行次级债品种结构及期限结构的变化。由于TLAC非资本债券是一种具备较好安全性和发行期限可能较短的新型银行次级债品种,它的推出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这可能导致传统银行次级债的发行量减少,或者使得传统银行次级债的发行成本上升。同时,TLAC非资本债券的关键要素如发行规模、期限、利率等将受到市场供需、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展望方面,可以期待TLAC非资本债券在市场上的表现能够持续稳定,为银行提供更多的资本补充渠道。

  “随着TLAC的实施,银行可能需要发行更多非资本债券来补充资本,这将使得次级债的优先级降低。”柏文喜进一步强调,另外,随着市场对TLAC非资本债券的需求增加,一些银行可能会考虑将其纳入自己的资本补充工具篮子中,这将使得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种类增多。因此,随着TLAC非资本债券的推出,银行的次级债可能会呈现出期限加长的趋势。同时,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银行可能需要重新制定其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银行 债券 工商银行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0 11:00
银华基金:午盘30分 2月20日,投顾专家付伟为您解盘
开播时间 | 2-20 11:00
南方基金:热点直通车 数字科技风口正盛,港股上车机会何在?
开播时间 | 2-20 10:00
国投瑞银:国投瑞银之财经麻辣烫 | 再读季报:当下如何配置债基
开播时间 | 2-20 10:00
民生加银基金 娜娜: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正当时!
开播时间 | 2-20 10:00
鹏扬基金:债还能买吗?
开播时间 | 2-20 10:00
华夏基金:大模型加持,机器人迎来新时代
开播时间 | 2-20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2-20 09:00
光大证券雪姐:阳光早参-机器人大爆发!哪些环节有机会?
开播时间 | 2-19 20:00
天弘基金:AI+投资新机遇,科技引领财富增长
开播时间 | 2-19 20:00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 」对话华夏基金宋伯龙:智造升级 科技兴国
开播时间 | 2-20 11:00
银华基金:午盘30分 2月20日,投顾专家付伟为您解盘
开播时间 | 2-20 11:00
南方基金:热点直通车 数字科技风口正盛,港股上车机会何在?
开播时间 | 2-20 10:00
国投瑞银:国投瑞银之财经麻辣烫 | 再读季报:当下如何配置债基
开播时间 | 2-20 10:00
民生加银基金 娜娜: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正当时!
开播时间 | 2-20 10:00
鹏扬基金:债还能买吗?
开播时间 | 2-20 10:00
华夏基金:大模型加持,机器人迎来新时代
开播时间 | 2-20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2-20 09:00
光大证券雪姐:阳光早参-机器人大爆发!哪些环节有机会?
开播时间 | 2-19 20:00
天弘基金:AI+投资新机遇,科技引领财富增长
开播时间 | 2-19 20:00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 」对话华夏基金宋伯龙:智造升级 科技兴国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哪吒2香港排片是美队4的8倍 收起
哪吒2香港排片是美队4的8倍

哪吒2香港排片是美队4的8倍

  • 2025年02月19日
  • 12:2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9,140
APP专享
特朗普发文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特朗普发文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 2025年02月19日
  • 22:41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269
APP专享
泽连斯基不去了:不想给美俄谈判提供

泽连斯基不去了:不想给美俄谈判提供"合法性"

  • 2025年02月19日
  • 01:5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1,680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3 -0.47%
京东方A 4.51 +0.22%
TCL科技 4.85 +0.21%
中远海控 14.39 -0.96%
格力电器 41.66 -0.67%
广告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广告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