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进 深圳吸引投资大有可为

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进 深圳吸引投资大有可为
2024年05月13日 01:57 深圳商报
王哲 摄 王哲 摄

编者按

日前,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推出访谈类视频栏目“深商客”。首期节目由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总编辑邓自强对话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就经济大势、新型消费、营商环境等多个焦点话题展开对话。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如何解读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如何理解“新型消费”,挖掘内需潜力?深圳为何能成为“商事主体第一城”,又该如何打造“最佳投资首选地”?近日,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总编辑邓自强走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与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对话,围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谈中国经济大势: 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可以实现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这个数字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GDP“增长5%左右”的全年目标基本吻合。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势,海闻给出了信心十足的预判:“5%这个数字,我认为是一个比较中性、审慎的目标,中国实现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海闻表示,他的信心来源于对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判断,“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中国目前处在产业结构的改变期,产业结构从过去的低端制造业发展到高端智造,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城镇化不断推进,这些都意味着中国还处在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GDP‘增长5%左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目标。”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3.7%,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愿意消费、安心消费,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动能之一。

正如今年3月,海闻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的那样,中国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逐渐从以投资为主变成以消费为主。发展新型消费业和释放内需潜力,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动能之一。那么,何为“新型消费”?如何发展新型消费业?对此,海闻表示,消费是有层次的。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现在买衣服,不再是为了保暖,而是为了时尚。人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非物质需求,比如对健康、教育、文化、艺术方面的消费需求。”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进入城镇的农民也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

要挖掘内需潜力,刺激新型消费,除了企业要紧紧抓住新型消费的商机,及时生产出满足新型消费的产品外,还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们“有钱可花”。海闻指出,在这个背景下,民营企业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民营企业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服务业方面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因为有利润动力和竞争压力,民营企业最能够接触市场、了解市场,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海闻坦言,人们的消费信心,与他们对经济发展和未来收入的预期有关。现在消费者信心指数还没有达到乐观的区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谈人工智能浪潮:

研发要超前,应用需谨慎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浪潮滚滚而来,很多企业急于搭上这辆飞速行驶的“快车”,生怕落后。对此,海闻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人工智能必然会为社会带来很多正面影响,比如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催生很多新的产业,围绕这些又可以产生很多就业机会。它会像以往各种新的技术发明一样,对经济产生推动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家还是要谨慎地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海闻指出,任何新技术要替代现有的技术,都不得不考虑社会成本。“比如刚用一种新技术建设的工厂,机器还很新,因为出现了更新的技术,就要立即去取代它,这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资源浪费。另外,新技术取代人工,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成本,需要一个培育能够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产业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过快,很多人就会失业。不是说不要有新的技术,而是一定要把新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的综合发展结合起来考虑。新技术的研发越先进越好,要超前;但新技术的应用要谨慎,越适合越好。”海闻还提到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等隐患。“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投资AI,都希望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前列。但是,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一种新技术,我们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可能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一起分析潜在风险,共同制定相关规范。”

谈深圳营商环境:

国际化法治化尚有提升空间

截至2024年2月,深圳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425.75万户,其中企业主体达261.31万户,商事主体规模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拥有本土世界500强企业11家……深圳提出打造“最佳投资首选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此,海闻表示:“深圳的投资环境在全国来说,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深圳最大的特点是民营企业发展得很好,占到将近97%。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因为吸引投资,主要吸引的就是民营企业和国际投资。”

海闻指出,吸引投资,营商环境很重要。衡量营商环境有三个重要标准,即: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深圳在这三点上都在全国领先,因此深圳的经济很活跃,大家都愿意来这里投资。”不过,海闻也指出深圳在国际化和法治化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他说:“对于来投资的民营企业和国际企业来说,清晰的法律保证、严格的规则意识,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而且,要吸引国际投资,国际化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小到街头的社会服务类标识,大到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的国际化程度等等,都要以更高的标准去打造。在这方面,深圳还有较大空间去改进。”

谈北大汇丰商学院:

要与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

一流的大湾区需要一流的商学院。作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创院院长,海闻如何看待创办20年来,北大汇丰与大湾区发展的同频共振?海闻表示,北大汇丰商学院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人才培养。海闻表示,作为植根在大湾区的商学院,北大汇丰商学院培养的人才具备一些鲜明的“标签”:第一是国际化,具备全球视野;第二是综合性,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第三是懂规则,遵循商业道德,具有规则意识。“大湾区的建设需要既懂科技知识,又懂经营管理,更懂法律规则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北大汇丰特别强调商业伦理教育,也特别注重学科交叉,招收很多的理工科学生学习经济、金融和管理。”

其次是提升企业家素质。海闻表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家需要不断“升级”,特别是广东的很多企业家近些年都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的转型,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商机,需要投身新的产业,商学院的培训将成为企业家在商海始终勇立潮头的保障。“在过去20年里,北大汇丰已经培训了数以万计的企业家。他们都是利用周末,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不断‘充电’。特别是在私募股权方面、发展战略方面、商业模式方面的培训,对大湾区的经济转型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三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海闻表示,一流商学院可以携手政府和企业,对经济金融相关的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反哺效应,政企校联动的机制也能产生更多的成果。北大汇丰智库这几年已经为大湾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了很多分析报告,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闻 中国经济 深圳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