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为什么中国的创新总被低估?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国际对中国的“叙事”一直以来就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因此要超越固定的分析范式,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家体制,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哈佛大学发展实验室(Growth Lab)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美之间在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排名逐年接近。出口产品的多样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复杂性指数,2019年,中国在全球排名第16位,美国排在第11位。
“这表明中国的技术进步比较快。”张军通过引用上述数据指出。但是技术进步到底多大程度上是中国的科技创新造成的,一直以来颇有争议。这就需要回溯过去,探讨中国的技术进步是如何发生的。
对于中国科技进步最主流的解释是认为这是中国参与外循环(出口促进战略)的结果,张军认为,这种解释漏掉了非常重要的内循环战略,即以市场换技术的进口替代战略。
张军举例称,当前,中国之所以在制造业领域拥有世界级的科技创新能力,原因之一在于引入外资跟本土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业进行合资。基于此,合资品牌成为国内市场上的主流品牌,中国企业也在过去数十年发展中掌握了技术开发能力,然后衍生迭代出新的品牌,同时培育出全球竞争的视野与能力。
“中国走了‘双循环’的路,是非常有智慧的。不仅仅通过外循环来促进出口,创外汇,通过外汇来购入更先进的设备。同时,用市场换技术,遵循了内循环的逻辑,拯救了传统进口替代行业。”张军在论坛现场指出。
如今,中国逐步走出了传统产业面对国际竞争时的被动局面,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出口规模更是保持快速增长。
“现在,大家对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更多的还是模仿。”张军指出,全世界发展经济体当中,真正靠模仿能够成功的经济体并不多,模仿并非一件易事,中国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学霸。中国在5G、新能源、锂电池和EV、人工智能、AI等商业领域无疑站到了世界的前列,与其追问中国技术进步到底是创新还是模仿?正确的问题应该是——一个人均收入只有美国四分之一的国家如何能做到拥有数量如此众多的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
张军进一步指出,中国案例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完备的产业政策,但同时又是一个高度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这两个东西是同时存在的。这是一个双螺旋的结构,中国经济太复杂了,政治经济体制太复杂了,不容易看明白。
“外国的学者要研究中国,必须要来中国,你要去看,要去跑,要用腿丈量,光看文献永远搞不清楚中国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张军最后表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