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湖南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就不能不提岳阳。2023年,岳阳现代石化工业产值占全省石化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0%,总产值1320亿元,税收126亿元……借助己内酰胺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点石化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着力发展绿色石化产业,在昔日的云梦之野上培植起一片现代石化产业的繁茂“森林”。
3月21~22日,“化工高端产业智库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来到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探寻岳阳培植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成果与经验。
栽下“大树”加速重点项目建设
春分刚过,湖南石化年产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简称岳阳乙烯项目)建设现场的气氛却好似夏日,碎石铺成的场地上,工作人员指挥着来来往往的卡车运走土方石块,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作为湖南迄今为止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岳阳乙烯项目自决策建设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快进”状态,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拆迁到开工建设的全过程。
据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张光明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达356.8亿元,分为乙烯炼化一体化和炼油配套改造两个部分,前者包括新建年产100万吨乙烯、50万吨裂解汽油加氢等14套化工装置;后者包括新建年产300万吨氢裂化联合装置、100万吨溶剂脱沥青装置,将2号常减压装置改造至年产1000万吨,并淘汰退出原长岭炼化和原巴陵石化各一套年产350万吨炼油装置。预计项目建成后税收超百亿元,可带动下游投资逾1500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乙烯综合炼化项目,改变此前乙烯原料从武汉采购的状况。届时,预计岳阳本地化工产业链每年所需的丁二烯、丙烯等近200万吨原材料可就近解决,大大减少运输成本,成为湖南现代石化产业的强劲引擎。”张光明说。
受益于岳阳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攻坚会战”行动的石化项目不止中石化岳阳地区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一个,中石化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也在用时近30个月后顺利建成投产,今年3月13日实现双线开车,期间多次创造“岳阳速度”“岳阳效率”等纪录。同时,己内酰胺搬迁升级项目还实现了装置的进一步集约化,在产能翻番、占地面积减少35%的同时,用水总量减少70%,单位产品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综合能耗分别降低73%、64.74%、20%,定员精简50%,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未来,这两棵石化产业“参天大树”将助力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成为岳阳现代石化产业的核心承载地,解决当地产品结构不优、部分原材料供应掣肘等问题,促进当地石化产业迅速发展。
长起“森林” 打造高新产业集群
独木不成林,万绿才是春。借助己内酰胺和乙烯炼化一体化这两台强劲“引擎”,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锚定“加快建设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重要基地”的发展定位,大力招商引资,引入炼化上下游产业链,不断丰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作为岳阳石化产业核心区的云溪区,2023年招引石化产业项目59个,项目总投资430.65亿元。
“为实现招商引资,我们组建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工作专班和招商小分队,常态化赴重点地区开展精准定向招商。在京津冀地区,我们主要推动央企总部、区域总部及总公司落户;长三角地区主要是引进跨国公司、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则是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湘商回归。” 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方炎学说。
随着“森林”逐渐繁茂,产业上下游关联互补、不同链条产业间协同运营的良好产业生态也日渐成型。
“园区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多条产业链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态有利于石化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位于园区内的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函宇解释道,化工原材料的运输距离越远、危险系数越大,运费也就越高。园区内现有的产业基础能够降低园内炼化产业的运营成本,也提升了园区的安全环保效益。
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函宇向调研组介绍企业情况
不只是新搬入的企业逐渐汇入产业链,随着“减油增化”等产业转型行动的实施和推进,原有的石化企业也在思考如何占据新的“生态位”。岳阳兴长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炼厂装置主要原料来自长岭炼化的炼厂气,产出的碳三、碳四深加工产品主要供给湖南石化进行汽油组分调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正在计划未来自主建设下游产业链,例如将部分轻烃产品继续加工,作为聚烯烃弹性体(POE)生产过程中的溶剂等。
方炎学告诉记者,下一步园区将围绕乙烯及己内酰胺两大龙头项目带动作用,形成以年产115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为龙头,碳一、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6条产业链为支撑,锂系合成橡胶、己内酰胺、环氧树脂、环氧丙烷四大特色产业链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学品为延伸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培育“新苗” 推进产学研合作
“现在化工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其实并不长,平均3~5年可能就会迎来更新换代。因此,对于园区来说,如何保证园内企业‘常更常新’,技术水平始终保持行业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科创中心主任严容表示,不断培育“新苗”是产业集群保持活力的关键之一。
岳阳凯门水性助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军介绍说,人才匮乏、技术薄弱始终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得益于园区管委会的支持,公司打造了包括产品研发、技术文化及联合开发为一体的开放型科技创新平台,并且实现了与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
岳阳凯门水性助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军向调研组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在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的过程中,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科创中心也意识到,不仅是企业渴求人才与技术,高校也缺乏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途径。因此,科创中心“搭起鹊桥”,一方面每年固定1~2次向企业征集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对接院校科研团队,促成双方合力展开技术创新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力量支撑;另一方面则将高校中与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相符合的科技成果,借助园区进行中试放大以及产业化,实现成果转化。
在2023年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华南理工大学就其研制的MOF催化剂与中国石化达成了中试转化协议,湖南理工学院研发的特种环氧树脂、株洲中车时代的高流动性尼龙应用等项目也都已与园区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
据严容介绍,园区正在筹备以园区管委会为主体、以湖南石化龙头企业为牵头企业、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院校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将通过人才定向培养、在职员工技能和学历提升、校企合作规划专业等工作,促进石化产业和教育资源的融合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产业链教育链还有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目前,联合体的参与单位包括中职学校9所、高职院校4所、普通本科学校3所和园区内200余家企业,以及湖南省教育、科技等政府部门。
“创新的问题实际上是人才的问题。推进产学研合作,以人才驱动作为万亿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我们一定要走的路。” 岳阳云溪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兴隆说,“我们将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人才飞地等更多措施引入人才,解决产业发展之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