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记者 郭子硕
近日,一份据称是某银行发布的对公存款保卫战倡议书在金融圈内流传。倡议书内容显示,截至3月10日该行北京分行对公存款已经较上年负增 800 余亿元,增量全行排名倒数第一。
这份倡议书号召该行一线员工:不抱怨市场、不抱怨政策、不抱怨价格,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挖掘存款线索,不放弃一丝一毫的机会。
3月26日,对于这份倡议书的真实性,财联社记者向传闻中指向的银行进行求证,但未获回应。
不过,受访行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倡议书真伪难辨,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出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公存款的“内卷”和“紧缺”。
业内人士指出,对公存款规模减少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经济正逐步复苏,但目前企业资金留存情况仍然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公存款整体情况。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对公存款减少要分情况讨论,如果对公定存规模减少,或是意味着企业将资金投入生产。
但是综合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一线人员消息,今年不少银行对公存款的考核指标还在逐年递增。
一线人员:指标仍在上调,有上市银行去年对公存款余额下降
近期各家银行对公存款整体的压力大吗?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家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
有北京地区农商行对公客户经理告诉财联社记者:“指标变化不大,我们网点是五千万元左右的对公日均。”
有华南国有大行支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指标每年都在上调。我的指标是新增日均上千万元。”另一华南某股份行人士透露,一般来说,对公业务人员以管户规模下任务。就大行支行来说,日均新增几千万是基本的。有些股份行的标准更高”。
在最新的A股上市银行年度报告中,已有部分银行的公司客户存款规模减少。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平安银行的企业存款余额 21,996.77 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3.4%。对此,平安银行称,受外币市场利率上升影响,该行适当降低外币企业存款规模,持续加强存款成本管控,优化存款结构。
而在更早的研究和分析中,也能看出上市银行对公存款增长乏力的趋势。去年9月份发布《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3》指出,2022年58家上市银行对公存款占比49.85%,占比较上年下降4.05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大型银行、上市股份行、上市城商行、上市农商行的对公存款分别平均占比42.74%、70.54%、51.19%、34.21%,较上一年同期占比下降1.61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4.48个百分点、4.28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数据或一定程度反映对公存款面临的压力
人民银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44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85万亿元。有分析认为,此类季节性波动主要与春节因素有关,但也有分析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对公存款面临的压力。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即认为,从货币信贷数据来看,企业活期存款同比仍在低位,但是企业定期存款回落较为明显。企业活期定期均减少的态势在已有信息下尚难以得出多空的判断,仍需后续结合包括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盈利,社零数据在内的经济数据进行进一步观察。
中诚信国际研究所也在年初指出,存款客户结构方面,受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导致企业资金留存有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理、财政支出增加以及银行压缩高成本存款等因素影响,对公存款增速放缓,而居民储蓄意愿提升推动个人资金留存持续增长,个人存款占比继续上升。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财联社记者,对公存款竞争压力大,只是银行存款竞争的缩影。虽然近两年存款增长快,但各银行有市场占比、市场份额目标,因此无论是公司存款还是个人存款,竞争依旧激烈。对此,董希淼也提示,商业银行不应仅追求规模扩张和速度增长,而是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合理拓展存款。
对公存款定期化趋势比较明显
由于目前各家银行尚未披露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对公存款是否面临压力还没有定论。但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已经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对公存款也如此前的居民存款一样,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定期化趋势。
比如,常熟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283.17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64%;企业定期存款分别为242.68亿元,同比增加15.97%。
董希淼进一步分析,如果是活期存款增长多,定期存款增长少,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扩大投资,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但如果定期化情况比较严重,那可能反应企业对扩大再生产的信心比较有限。
中诚信国际研究所也分析指出,存款期限结构方面,投资意愿不足导致企业对流动资金需求减弱,同时协定存款利率下调推动企业资金流向定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规模有所回落,导致整体活期存款增长仍较为缓慢,与此同时理财净值波动导致个人理财投资偏好下降,资金回流至定期存款,推动定期存款在总存款中占比呈上升趋势。
责任编辑:刘天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