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起立”传统礼仪不能丢

“上课起立”传统礼仪不能丢
2024年03月01日 06:07 媒体滚动

寒假过后,多所高校发出严格课堂教学规范的相关通知,要求学生上课先起立、师生相互问好。多数人对这一举措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此举小题大做,搞形式主义。但实际上“上课起立”作为一项传统礼仪,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尊重,最能体现儒家文化的“礼”。即使是被称为“圣人”的孔子,在向郯子、苌弘、老聃、师襄等请教问题时,也都“执弟子礼”。他拜望老子时甚至连车马都不乘,而是徒步前往,老子得知名满天下的孔子上门,也同样表示了尊重,不仅赶忙放下刀笔,还特意整顿了衣冠,出门迎接。我们现在所推行的“上课先起立、师生相互问好”的礼仪,其实正是脱胎于古代师生间的传统礼制。沿袭这一做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也是现代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集中体现。

把“上课起立”当成形式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误读。所谓“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说明礼仪也是学习的一部分,通过“上课先起立、师生相互问好”的仪式,表达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与感激,表达对于知识和课堂的敬畏,对于年轻学子来说,有莫大裨益。

“上课起立”在中小学、幼儿园被广泛执行,一些大学认为它有悖平等的理念而刻意回避,这其实是一种曲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作为求知道路上的领路人,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自由探讨,“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的平等更多地体现为教学相长,从相互尊重到相互成就,今天对老师尊重,他日老师也会以学生为荣。

“上课起立”不论对于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大学都一样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素质与教养,传递着尊师重教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课堂的“起立”,才会有教育的“起立”,才会有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起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1 骏鼎达 301538 --
  • 03-11 星德胜 603344 --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22.43
  • 02-28 铁拓机械 873706 6.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