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乐大夫”正月忙,海阳大秧歌别样红

九岁“乐大夫”正月忙,海阳大秧歌别样红
2024年02月20日 05:14 齐鲁晚报

  记者 杜晓丹

  场外人山人海,场内锣鼓喧天……2月16日,在烟台海阳市新元广场举办的2024年海阳大秧歌贺年会上,14支队伍同台竞技,吸引了数万人前来观看。

  展演现场,精心打扮的演员们踩着鼓点铿锵登场,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步、丰富的表情,感染了观众。61岁的海阳大秧歌传承人王洪升,带领秧歌队演绎原生态传统的凤城文秧歌;35岁的大秧歌爱好者姜琨在传承中创新,演绎风格上年轻有朝气、激情奔放;8岁萌娃张恒阁演起“乐大夫”有模有样,立志要当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人……在海阳,像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传承着海阳大秧歌,让距今已近600年的海阳大秧歌经久不衰。

大秧歌传承人:

把原生态秧歌传下去

16日早上7点,来自凤城街道的众艺原生态秧歌队队长王洪升正在集合点鼓舞着队伍士气。“我们一大早就来了,今天的表演很重要,我们队里的人都很重视,必须得早点过来做准备。”

  今年61岁的王洪升是海阳大秧歌市级传承人,他从12岁开始扭秧歌一直到现在。作为队长,王洪升对自己的队伍很有信心,“我们最具特色的就是双穗双棒花鼓,不同于其他队伍的手把鼓,我们是绑在腰上,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添加了窜花、挽花、鹞子翻身等动作,保留了原生态传统的凤城文秧歌的特征。”

  “始终保留原生态”是众艺原生态秧歌队的特点,也是王洪升成立秧歌队的初心,他的身上背负着使命:要把老一辈传统秧歌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我们应该是海阳唯一一个原生态的秧歌队,从‘乐大夫’到演员的表演没有模式化,都是自由发挥。近年来,也一直在挖掘老一辈的东西,像刚说的双穗双棒花鼓,以及‘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故事,还有30年前,当时凤城文化站站长到我们村去传承的东西,我们一直沿用到今天。”王洪升说。

  在王洪升的秧歌队里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0岁。年龄跨越之大是因为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的丰富性和人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今年春节期间,他们秧歌队的演出也从正月初一排到了正月十五之后。

大秧歌“网红”:

直播让海阳大秧歌走向全国

  上午9点,龙腾秧歌艺术团在“乐大夫”的带领下踩着鼓点儿铿锵登场,“乐大夫”手执甩子舞步灵动,走在秧歌队最前方;锣鼓声铿锵有力,节奏感十足;花鼓上下翻舞,激情澎湃;彩扇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丑婆与傻小子逗闹嬉笑,逗乐了现场观众……

  “再跳一次,再跳一次。”演员冷勤述演绎的“傻小子”头扎俩小辫,身穿花棉袄,夸张的造型、欢快的舞步,被摄影师们追着拍摄。

  今年38岁的冷勤述已经扭秧歌32年。“我从6岁开始扭秧歌,我特别喜欢这个舞台,我喜欢海阳大秧歌,我想传递下去,一直跳到我跳不动了为止。”冷勤述激动地说,能通过扭秧歌给观众带去乐趣和开心,对他来说就是成功。

  龙腾秧歌艺术团负责人姜琨,今年35岁,从12岁起便跟着家人扭海阳大秧歌。“我们团队现在有340多人,年龄最大的60岁左右,最小的8岁。”

  在抖音平台,姜琨还是个“网红”,他的账号“姜小欠”拥有8.2万粉丝,获赞124多万,“一名海阳大秧歌爱好者!弘扬民族文化从我做起!”这是他的主页简介。对他来说,海阳大秧歌是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热爱。

  “除了发日常表演的视频,我还经常开直播,给观众介绍海阳大秧歌不同角色的特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海阳大秧歌,热爱海阳大秧歌。”姜琨说,“我们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演绎风格上年轻有朝气、激情奔放。最近一年,我们的团队已经走出烟台,到济南、青岛演出,接下来可能会去山西,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海阳大秧歌走向全国。”

8岁“乐大夫”:

想当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人

  “没有秧歌不叫年”“村村有秧歌”,这是在海阳当地流传的两句话。“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一喊哪个村来秧歌了,然后我们全家就跑出去,饭可能都不吃了,撂下筷子就跑出去了,墙头上、拖拉机上……只要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都是为了看海阳大秧歌,每个海阳人对大秧歌都是骨子里的热爱。”龙腾秧歌艺术团演员王威回忆起他小时候过年时的场景。

  而在演出现场,也有同样的画面,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将演出场地层层围住,小孩被爸爸扛在肩上,很多人踩着梯子,还有些人甚至爬到树上,脚踩树枝打着节拍。

  海阳人骨子里对秧歌的热爱,还体现在一家人一起演出上。

  今年8岁的张恒阁演起“乐大夫”有模有样,张恒阁的妈妈张晓华介绍说,她们都是海阳人,张恒阁的姥姥会“扇子”“乐大夫”“花鼓”等表演形式,张恒阁从小受姥姥和妈妈的影响,耳濡目染,仅6个月就学会了“乐大夫”的表演技巧,现在和妈妈一起到处演出。

  “我很喜欢大秧歌,我把‘乐大夫’学会了,就要学打鼓了,以后要加油努力,要学得更好,我要成为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人。”张恒阁认真地说出他的规划,随后便展示了一段“乐大夫”表演。

  另一位9岁的“乐大夫”演员王兆睿,在演出结束后留在现场,认真观看其他秧歌队的演出,不时随着鼓点挥舞着甩子。“我每天练两个多小时,从大年初一演到初七,有点累,但是特别开心。”王兆睿开心地说。而妈妈张亚男在一旁补充道:“自从爱上海阳大秧歌,他的性格改变很多,从内向变成外向的孩子了。最近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化妆,孩子太累了,但是不让他演还不行。”

  海阳大秧歌从明代起一路演绎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正是人们的喜爱,为海阳大秧歌的延续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海阳大秧歌也因此经久不衰,得以继承和发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是对家的思念、对传统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烟台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26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