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凝聚力:智利圣何塞矿难成功救援的奇迹密码

群体凝聚力:智利圣何塞矿难成功救援的奇迹密码
2023年12月27日 03:07 媒体滚动

转自:学习时报

    享有“铜矿王国”美称的南美洲国家智利,长期以来成为世界上出口铜最多的国家。2010年8月5日下午14时,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北800公里左右的圣何塞铜矿内,70多万吨岩石突然塌落,中央通道瞬间被堵。当时在地下作业的有两组矿工,靠近入口的一组矿工受到惊吓,快速逃离出来脱离危险。但另一组被困地下700米处。2天后,第二次落石又把通风井堵住,专家估计,矿工被成功营救的概率不足1%,一时间全球瞩目。之后,历经惊心动魄的69天艰苦卓绝的救援,33名被困矿工最终成功升井,无一人死亡。智利此次矿难成功救援世界罕见,可谓奇迹。整个过程中,救援人员在政府指导下,依托高技术,果断救援、科学救援、协同救援,为顺利救出受困矿工提供了保证,给世界重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留下诸多启示。

    事前防范与自救互救能力

  从根本上说,矿难救援不应该成为奇迹,预防矿难发生才是真正的要务。整个营救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17天的搜寻和联系被困矿工,第二阶段是为期52天的救援实施。在这场矿难救援中,地下紧急避难所对于矿工延续生命起到了关键作用。起初,救援队认为受困矿工们凶多吉少,毕竟地下缺水少食,空气也十分稀薄。但幸运的是,矿难发生时被困矿工正在应急避难所用餐。此处不但坚固通风,而且还储备了大量的食物、淡水及一些急救用品,包括外用酒精、药品等,这些储备在救援人员打通“生命通道”前为矿工们提供了“生命依靠”。通过此次灾难,智利的地下避难所制度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矿产行业建立有效完善的安全制度提供了一种防范性的思路。

  矿难发生后,对于地下的33名矿工来说,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获救的那一天。在濒临绝望的处境之下,矿工们自发组织起来,对给养进行了配给。在等待救援人员进行“生命探测”的17天里,他们每48小时喝一小口牛奶、吃两小勺金枪鱼、一小片蜜桃罐头和一块饼干,并且很快就建立了生活区和日常生活秩序。他们甚至还利用照明系统模拟白天和夜晚,通过分享故事来打发时间。他们展示出的是团结和坚持,背后体现的则是娴熟的应急预防和自救互救能力。

    全面动员与应急组织能力

  矿难发生后,智利全国高度关注,时任总统皮涅拉迅速终止了访问,第一时间到矿区慰问矿工家属、协调救援工作,并对救援作出了明确承诺。武警、军队、消防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组织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救援团队,其中包括救援人员、医护和一个专门实验室,负责设计救援所需器械和设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业化手段保障矿工生命体征和情绪稳定,甚至还邀请美国宇航局专家来向营救人员提供建议,借助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经验,为受困矿工在空间狭小、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生活质量提供借鉴。

  为确保救援成功,应急指挥团队制定了3套方案,方案一可靠但速度慢,方案二灵活性强但尚未经过测试,方案三速度更快但精度不高。为了防止意外,3套方案并行。10月9日,方案二团队率先突破到地下避难所,此时方案一进展到85%的深度,方案三进展到62%的深度。后来的升井过程也准备了两套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经过综合权衡最终选择第二套升井方案,采用卷扬机下井救人。在紧急且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应急指挥团队展示出了高超的感知能力、快速整合深层知识的能力和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国际协作与技术保障能力

  矿难发生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全世界都开始驰援智利矿工,澳大利亚提供了开凿救援井的液压挖掘机,加拿大提供了石油钻机,奥地利提供了绞车和钢丝绳,美国宇航局制定了包括矿工的营养计划在内的一揽子措施,中国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重型起重机部分零件也浩浩荡荡发往救援现场。共有世界各国25家私人采矿公司参与了这场营救行动,1700名各国记者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当矿工们在地下和黑暗孤独作斗争时,矿工的家属们在地上安营扎寨,建起了“希望营地”,这里的人们都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营地里的日常生活完全不用担心,每天都有从世界各地运来的捐赠物资,从食物到衣服,足够家属们使用。

  为了保证受困矿工的身体健康,智利政府将科技在救援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大至重型挖掘机和“胶囊”救援舱,小至矿工的衣食住行都面面俱到,比如,为矿工送了一些用透气布料制成的T恤和短裤以及在袜底加入铜金属丝的特制抗菌短袜,防止他们出现皮肤问题……这些手段给被困矿工“全副武装”后再上保险。基于国际协作的高新技术保障,加之救援实施团队严格执行和快速创新,整个救援推进顺利,奇迹才得以产生。

    奇迹背后的忧思

  奇迹令人振奋,也令人动容。但这场灾难留给人们的不应该只是紧张与欢喜的感受,更应该是思考和警示。智利矿山资源丰富,多家国际公司竞相开采,虽然在大型矿山的勘探开发上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一些中小企业的私营矿山却存在设备老化、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智利矿业事故每年平均造成34人死亡,2008年矿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3人。此次矿难,圣史蒂芬第一矿井公司承担矿工安全方面的主要责任。有报道称,在该公司所属的矿井里,过去6年有3人死于矿难,150多人在事故中受伤。而该公司也多次忽视安全方面的警告,并因违反安全规定而遭到罚款。国家地理矿产服务局作为重要的监管部门,未能妥善检查矿井的安全和工作环境,在明知是危矿的情况下仍允许其重新开放而遭到指责。这些情况着实值得深刻反思。

  矿难通常造成伤亡的危险性极大,世界上每年至少有几千人死于矿难,发展中国家矿难发生的频率尤其高。因此,需要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成灾之前,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整治质量、坚决杜绝问题隐患“纸面整改”,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至关重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矿工 救援 圣何塞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2 雪祺电气 001387 --
  • 01-02 西典新能 603312 --
  • 12-29 博隆技术 603325 --
  • 12-26 捷众科技 873690 9.34
  • 12-22 艾罗能源 688717 55.6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