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科创潜能 增强发展动能 扬柴公司攻克“卡脖子”难题

释放科创潜能 增强发展动能 扬柴公司攻克“卡脖子”难题
2023年10月24日 16:53 媒体滚动

转自:扬州网

潍柴动力扬柴公司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潍柴动力扬柴公司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扬州网讯(通讯员 朱俊 记者 荣斌 忠祥) 日前,省科技厅公示了2023年度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拟立项目,全市共有4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扬州经开区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非道路用柴油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市在双碳领域唯一立项项目。

“通过综合技术研发,我们的项目产品提升了动力装备的热效率、燃油经济性,从而降低排放,这也打破高端动力装备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实现高端动力装备国产化替代,与国内同类型产品相比,碳排放可减少30%。”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松五介绍,本次获得立项的项目产品作为农业机械与工程机械的关键动力装备,综合研发的技术包括了柴油机轻量化设计技术、国产化高效节能燃油系统匹配技术、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方法,以及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与控制技术,攻克了现在柴油机存在的热效率低、排放高、经济性差等共性难题,解决一批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进口“卡脖子”问题。对标国外先进产品,通过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和成果转化,依托公司国家级智能制造车间,该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拖拉机、收获机和挖掘机等机械领域。“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促进引领国内高端动力装备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机械与工程机械的出口和替代进口,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带来一批优秀科技成果,而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向市场,转化为经济新动力,离不开顶层设计和政策的保驾护航。近年来,为了支撑产业集群并服务好项目和企业,经开区围绕“G328科创走廊”,加快布局“一廊四核”科创集聚区,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如今,经开区已汇聚19个国家级金字招牌、6个国家级检测实验室、82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成为招引项目的“新名片”。今年1—9月,经开区技术合同交易额已突破65亿元,完成科技型企业招引58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8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22.05亿元。

“去年,全区聚焦科研创新、全力培育科创沃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99%,居全市第一位。”区科技局局长赵莹表示,下一步将围绕“三新三高”产业体系布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为加快打造产业科创高地贡献科技力量。

责任编辑:刘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30 联域股份 001326 --
  • 10-27 麦加芯彩 603062 --
  • 10-25 立方控股 833030 7.69
  • 10-25 百通能源 001376 4.56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14.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