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困局 粤商突围

直面困局 粤商突围
2023年09月21日 04:5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我们原研原创的树脂吸附全血灌流技术与产品已在全国6000多家大中型医院应用于临床,并走进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救治患者数百万;健帆‘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树脂的创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说起企业的成绩,来自广东珠海的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凡颇为骄傲。

    健帆生物是广东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与招牌,民营企业也是“再造一个新广东”的生力军。来自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1571万户,居全国首位。

    当前形势下,还处在质的突破酝酿期的广东民企如何应对挑战?在2023世界粤商大会召开前夕,走访珠海、深圳、江门、清远四地后,企业突围的路径逐渐变得清晰。

突破新技术 掌握主导权

    “做医疗器械,尤其是这种世界首创的医疗器械,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创新是必经之路。”董凡说,在技术路线上,健帆以树脂为吸附材料开了国际先河,“与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的‘血浆灌流’技术相比,健帆不需要将血浆分离出来再进行治疗,省去了价格不菲的血浆分离器费用,治疗也更加简便。”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立项项目、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位于深圳的朗华集团在供应链领域不断向前。据该公司董事长张春华透露,自2006年成立以来,公司累计营收超1700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额累计突破6600亿元。

    作为中国首家生产性服务平台,朗华专注于为工业装备、智能制造、电子通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提供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性平台服务。“朗华聚焦工业领域,服务实体经济与生产流通环节,不断突破运用云计算、风控大数据平台等技术优势,通过多年深耕沉淀,得到了超2.3万家客户的认可。”张春华说。

    “过去,许多中国企业在实体经济微笑曲线右半边(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服务等)发展得顺风顺水,并出现了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而在微笑曲线左半边(研发、设计、半成品、装配加工、生产物流、制造等)企业发展不够强大。”张春华说,朗华立足于微笑曲线左半边,瞄准原材料、制造装备、研发设计、工业场景等领域,搭建生产性服务平台,赋能高端制造业降本增效提质、提升全球核心竞争力,推动解决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无论是在VR全景相机市场还是运动相机市场,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不过,影石Insta360公司和其产品VR全景相机却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

    “能在全球化路上存活下来,不断创造领先的技术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影石Insta360联合创始人陈永强骄傲地说,该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过去3年,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亿元。

    突破新技术、掌握主导权,已成为当前广东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共识。2022年,广东民营经济贡献全省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科技创新成为广东经济发展强引擎。

走改革之路

    当下,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给不少民企带来困难,但在某种意义上,市场也倒逼推动企业走出改革的新路。

    ——走“混改”之路。以教育数字化、信息化、高端精密智能制造等为主业的心里程控股集团以近722亿元营收位居“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141名,较上年排名上升29位。

    逆势增长,企业靠的是什么?董事长彭国远给出了答案:做好主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年来,心里程自主研发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的6000多所学校,师生使用人数过千万,并与四川、重庆、江苏、湖南、云南、河南、广东等多个地方政府开展深度融合协作,与政府国资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或入股国资公司,或政府国资公司参股心里程教育集团。

    ——走智能化改革之路。位于清远的远光集团旗下远光电缆公司深耕线缆行业35年,是一家研发、制造和销售超特高压架空输电导线、高分子材料、电线电缆等产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发挥“国家所需,远光所长”,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2023年,远光电缆将抓住电缆生产基地迁建项目机遇,调整产品布局,培育‘单打冠军’。”远光集团董事长蔡仲光表示,从狠抓质量到创新引领,远光才有今天的收获,“我们将全力推动生产方式、业务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锐意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绿色化改造、智能制造方面,继续探寻新道路和新模式,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制造业当家,助力高质量发展。”

    ——走品牌改革之路。在不少广东人的记忆里,元朗蛋卷是他们印象最深的广东年货之一。“创品牌不易,守住民族品牌特色产品,竞争力才越强。”元朗联席董事长伍素萍颇为感慨。中国的零食消费市场在变化,消费模式也不断升级,“现在有很多食品规模做得很大,可惜都不是做自有品牌。”伍素萍进一步表示,“国家提出打造中国品牌战略,想要品牌创新发展,民营企业家要走出自己的品牌改革新路。”

    强品牌才有强竞争力。36年来,元朗食品一直坚守打造自有民族品牌,配套高新蛋卷智能制造技术,元朗蛋卷全渠道每年销售超过5亿元,产品畅销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伍素萍希望,更多业内人士把握渠道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联手形成品牌矩阵,培育民族品牌巨头。

    ——走效率改革之路。成立于2004年的广东申立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信息化的专业服务商。该公司董事长李泽峰坦承,尽管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84%,受应收账款和行业业态变化、生态结构调整以及研发投入扣减的影响,利润有所下滑,下半年要完成全年经营指标依然面临挑战。

    李泽峰表示,公司要重点布局ToB业务,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推出更多行业适配新产品,实现市场销售规范化和交付流程标准化,努力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要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传承粤商精神

    在走访中,企业家频频提到一个词:粤商精神。

    “粤商凭借着敢闯敢干、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拥抱变革、奋斗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一次次立于潮头,在推动中国和世界工商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张春华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粤商代表,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精神传承下去,将粤商精神发扬光大,携手合作共生共荣,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从明清以来就是对外经商口岸,从做生意到做制造,再到做科技创造,新的粤商要以科技创新作为内核、引擎,运用智能制造、数字化经济等现代手段插上腾飞的翅膀,登上世界舞台,大展身手。我觉得粤商会逐渐延伸为新的粤商、广东的企业家,‘商’字也有了新的内涵。”董凡提出,现在广东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在世界上提供领先的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让大家感受到粤商力量。健帆也是这么去做的,未来企业将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去努力,争取让中国原研原创的好产品推广到世界更多角落,为治病救人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李泽峰表示,作为粤商的一员,应该弘扬并践行“敢为人先、务实开放、崇信守法、爱国奉献”的精神,“力争行业领先,积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立足主业主责,积极奉献社会。”

    37岁的彭国远对粤商精神的理解则是:敢闯敢干、坚持梦想、团结务实。“我们非常感恩上一辈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案例。而每次的粤商大会,正是一次向先进模范学习、向优秀企业学习、并传承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最佳时机。”

    32岁的陈永强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需要继续发扬务实、韧性的粤商精神,并结合现代商业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坚信,只有不断丰富和拓展粤商精神的内涵,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商业舞台上取得更大成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9 浙江国祥 603361 --
  • 09-27 润本股份 603193 --
  • 09-27 陕西华达 301517 --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24.22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103.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