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家钢铁债主体半年报落地,行业盈利逐渐修复,哪些主体短债存在投资机会?

59家钢铁债主体半年报落地,行业盈利逐渐修复,哪些主体短债存在投资机会?
2023年09月18日 15:58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8日讯 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今年上游钢铁原材料行业盈利大幅下滑,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点。2023年8月21日,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3—2024年钢铁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其中2023年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202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对全行业稳增长奠定了基调。随着三季度基建加速落地,同时多地陆续下达下半年粗钢平控要求,预计2023年全年供应量将大致保持“供需动态平衡”,钢材价格继续下行空间有限。

截至2023年9月5日,公开市场中已有59家钢铁主体相继发布半年报,从以上发行债券的钢铁企业财务数据来看,短期内现金流表现弱化,面临一定周转压力,但长期偿债指标仍维持较好。尽管新发钢铁债券规模持续萎缩,但期限有所拉长,发债集中度持续提升且主体资质较好,部分主体短期债券存在一定利差空间,随着未来行业盈利将逐渐修复,投资者可适当关注部分稳健主体短期债券的复苏机会。

2023年全年钢铁供需平衡,钢材价格下探概率不大

随着2022年以来下游行业用钢需求放缓,叠加2023年一季度需求短暂复苏但持续性不足,钢铁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具体来看,下游地产需求放缓最大,其中2023年1~7月施工面积同比下降6.8%,降幅扩大3.1个百分点。

钢铁供给方面,2023年1~7月国内粗钢产量合计62,651.40万吨,同比增长2.5%,供给量相对充足,不过建筑钢材库存仍偏高,其中线材库存接近于2020年以来的90%分位值,处于很高水平。

图:国内粗钢产量及增速

对于全年供应量的判断方面,从《方案》提及的2023年稳增长目标以及中钢协“今年的钢铁生产总量不高于去年水平是合理的选择”的会议表态,预计2023年全年供应量将大致保持“供需动态平衡”。同时自2023年7月中旬以来,多省陆续下达粗钢平控政策要求,若以2022年下半年全国粗钢产量规模为平控目标,2023年全年全国粗钢产量将小幅增长0.87%,同时三季度基建加速落地及供给端边际收紧或将带动价格小幅回升,预计钢材价格继续下探的概率不大。

图:主要钢材价格走势《单位:/吨)

部分钢企债券利差小幅修复,存在一定利差投资空间

截至2023年9月5日,公开市场中已有59家钢铁主体相继发布半年报,其中债券存续主体37家,其余均为上市公司。从以上59家财务数据可以看到,2023年上半年,样本主体营业收入仍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10%,但降幅有所收窄,毛利率持续下降,2023年上半年降至7.49%。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亏损主体数量分别为15家和17家。其中,马钢股份鞍钢股份、柳钢集团、本钢板材、昆钢控股、柳钢股份凌钢股份7家发债主体2022年及2023年1~6月利润总额均出现亏损。2023年1~7月钢企利润总额累计规模为49.60亿元,同比下降91.28%。

图: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及变化《单位: 亿元,%》

现金流方面,受收入及毛利率双降影响,59家主体经营净现金规模持续下降,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分别下降42%和76%,降幅呈扩大趋势。债务规模方面整体小幅增长,不过湖南钢铁、南京钢联、马钢股份、鞍钢股份、鞍钢矿业和方大集团2022年全部债务增速超过20%,大幅高于行业同期水平,另外杭钢集团、武进不锈首钢股份、新钢集团、永刚集团、凌钢集团和鞍钢股份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短期债务占比均超过80%,债务负担较重。

偿债指标方面有所弱化,主要受净现金规模下降影响,短期偿债指标方面,其中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小幅弱化至0.45倍;长期偿债指标方面,2022年样本主体全部债务/EBITDA和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5.20倍和6.06倍,均较2021年出现弱化,但长期偿债压力仍总体可控。发债主体方面,包钢股份、山钢集团、首钢股份、昆钢控股、鞍钢股份、本钢集团和鞍钢集团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均在0.3倍以下,面临一定短期周转压力;凌钢股份,柳钢集团、柳钢股份受亏损影响2022年EBITDA为负,昆钢控股和方大集团全部债务/EBITDA大于50倍,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倍,偿债压力大。

从钢铁债券市场来看,2023年1~8月,钢铁行业新发行债券92只,合计规模1,162亿元,为2022年的63%;但中长期债券占比持续提升,2021及2022年1年及以上债券占比分别为25.92%和49.16%,2023年1~8月进一步提升至64.63%。债券发行主体综合信用资质较好,票面利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2023年1~8月,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高于5%的仅3家,为方大集团、包钢集团和永刚集团,其中“23辽宁方大MTN001”票面利率6.5%最高。到期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8月末,钢铁行业存续债券3,437亿元,存续规模前5大主体分别为首钢集团、河钢集团、山钢集团、新兴际华和沙钢集团,存续规模合计占比为66%。

图:截至2023 年8 月未来到期压力

在2022年末理财赎回潮后钢铁行业利差小幅修复,与全部产业债相比仍存在20BP的利差空间;2023年1~8月60%的债券发行利差低于100BP,但部分主体短期债券利差较高,如“23鲁钢铁SCP001”、“23柳钢集团SCP001(科创票据)”和“23苏沙钢SCP002(科创票据)”发行利差均在100BP以上,存在一定利差空间。

图:钢铁行业利差走势

整体来看,尽管目前钢铁行业需求相对低迷,盈利承压,且面临一定短期周转压力,但行业长期偿债指标仍处于较好水平,公开市场融资成本较低,期限逐渐拉长,有助于企业改善融资结构,且未来行业盈利将逐渐修复,可适当关注部分稳健层主体短期债券的投资机会。

(本文数据及观点引用自:2023年9月15日中债资信公开研究报告《产业跟踪系列 | 钢铁行业半年报分析及市场研判》,分析师:中债资信投资服务团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钢铁 利差 钢铁行业 债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7 陕西华达 301517 --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7.33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69.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