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集团扬绿色之帆 走低碳之路

山东高速集团扬绿色之帆 走低碳之路
2023年08月28日 00: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马继超 徐慧 戎宁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山东高速集团作为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坚持生态优先,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勇担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责任,加快迈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转型步伐,深入探索交能融合发展路径,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全新动能,推动全产业、全链条绿色发展,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转型一体推进。

绿色建造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转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山东高速集团的核心产业,集团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高速公路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让资源更节约,排放更少量,与自然环境相处更和谐。

  生态设计,引领绿色方向。绿色发展不单是建设过程要履行的责任,从设计阶段开始,集团就围绕不同工程项目,因地制宜优化施工方案,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公路工程。由于规划线路科学合理,龙青高速龙口至莱西段成为山东省首条实现土石方填挖平衡的高速公路,全线不设取土场、弃土场,少挖土石方1000万立方米。济微高速项目途经富煤区,在设计阶段就明确要充分利用煤矸石等固废材料进行路基填筑,仅此一项便可节约土方37.5万立方米,减少固废占地200亩。京台高速济齐段黄河特大桥,优化主桥钢箱梁施工工艺,大幅减少黄河滩征地面积,有效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集团组建的工程方案优化工作专班,定期跟踪项目建设动态,及时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减少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施工,推动节能减排。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集团坚持建养全寿命周期理念,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建设绿色低碳工程。在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建设中,实施温拌沥青、耐久性路面、拌和站油改气等22项绿色循环低碳措施,施工、运营期间,可以减少碳排放23.6万吨,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示范项目。正在建设中的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项目,是省内在建最长的山岭重丘高速公路项目,剩余混凝土、桩机泥浆分离利用、料场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等多项技术工艺得到应用。明董项目采用植物纤维毯代替拱形护坡,兼具保持水土和绿化的功效,每公里减少水泥用量近200吨,减少碳排放约100吨。

  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发展。集团秉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探索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走出一条独具山东高速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荣乌高速威海至烟海段改扩建工程,实现混凝土等建筑粒料的100%破碎回收利用。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工程,将钢渣制成钢渣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表面层,节约弃渣用地70多亩;全线1.2万余片旧桥梁板得以保留利用,节约资金近10亿元。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实现旧沥青路面100%循环利用,已累计完成再生路面2000余万平方米,节约沥青10.8万吨,减少碳排放11.4万吨,节能减排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交能融合

基础设施运营实现低碳转型

  山东高速集团利用高速公路沿线丰富的土地资源,以重点项目为载体,深入探索交能融合,全力推动基础设施运营低碳转型。

  盘活路域资源,打造光伏产业带。山东高速集团不断迭代升级光伏技术,合理利用路侧边坡、收费站、匝道圈、服务区、沿线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边坡光伏试点项目,编制发布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边坡光伏技术标准,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将于今年建成通车的济潍高速,打造12公里多场景连续边坡光伏示范路段,创新搭建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碳排放综合管控系统等六大系统,实现全部运营场景的碳中和、高速公路碳排放智慧管控,预计可减少碳排放约160万吨。截至目前,山东高速集团已建成高速公路沿线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00多兆瓦,在建600多兆瓦,位居国内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建设容量第一位,预计可实现年均发电3.4亿度,年节约标准煤10.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0.2万吨。

  推广零碳模式,建设绿色服务区。集团建设了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发布了全国首份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白皮书,为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山东方案”。在济南东服务区,集团构建了服务区全场景的分布式光伏建设模式,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零碳智慧管控系统,建成3.2兆瓦光伏电站及配套储能设备,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400吨,远超当前年均2300吨的排放水平,实现零碳运营。随着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建设模式日益成熟,山东高速集团逐步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区开展零碳、近零碳或低碳化改造。当前,山东高速集团首个近零碳服务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青银高速邹平西近零碳服务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绿色低碳服务区由点到线、由线及面,走向正式推广阶段。

  完善能源补给,满足用能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用能需求快速增加,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规划,深入拓展交能融合,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布局“电气氢”一体化新能源补给系统,加快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山东高速集团在省内已建成充电站293座,充电桩1088个,充电枪1456把,实现了全省服务区充电桩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时还建设起换电站19座,自主研发的移动储能充电站,为新能源车辆高速公路出行创造了良好的充电服务环境。同时,集团积极承担“氢进万家”示范工程、“氢能高速”试点任务,建成青银高速淄博服务区、济南东服务区两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长清、莱芜、滨州等服务区,建成LNG加气站20座,目前10座已对外运营,其余10座将陆续投入运营。

动能转换

绿色产业跑出加速度

  山东高速集团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强化创新,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赤泥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取得新突破。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因其碱性强、盐分高、工程力学特性差等特点,大规模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当前多以堆积处理为主。集团经过长期技术攻关,研发出赤泥基胶凝材料,成功替代水泥用于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的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年产固废基胶凝材料50万吨,年可消纳赤泥等固废近60万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目前,项目生产的赤泥基材料已在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成功运用,未来还将大规模推广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

  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新跨越。在实现高速公路与光伏融合发展的同时,集团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实现新能源技术的对外输出,助力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在济南商河怀仁镇,实施的光伏农业示范项目是目前济南市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40MW,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得益彰,为乡村振兴输入源源不断动力。在滨州无棣,建设鲁萨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48MW,紧邻风力资源丰富的渤海,多次荣获全国4A级风电场称号。以第一顺位中标的中粮粮谷光伏系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方案,实现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同时将数字化技术与光伏发电深度融合,对能耗及碳排放提供精细化分析、精准核算、精准调控,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能耗。截至目前,集团光伏、风力电站装机容量超过4.4GW,年发电量超过60亿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全国同行业第一,光伏、风电总装机规模列全国第二梯队首位。

  当前,山东正在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作为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山东高速集团将继续秉持“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勇当交通强省主力军、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山高力量。

  ①山东高速集团建成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青银高速济南东零碳服务区

  ②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③山东高速集团青银高速济南东零碳服务区高速公路边坡光伏

  ④山东高速集团济南大东环二标植物纤维毯技术与传统拱形护坡技术对比图

  ⑤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既是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是生态友好之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4 斯菱股份 301550 --
  • 08-30 热威股份 603075 --
  • 08-29 福赛科技 301529 36.6
  • 08-28 中巨芯 688549 5.18
  • 08-28 威尔高 301251 28.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