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张江一大批新空间陆续竣工投运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张江一大批新空间陆续竣工投运
2023年05月18日 05:50 文汇报

“我们要向科学家、企业家释放一个信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有大批新空间正在陆续竣工投运,好项目不缺空间!”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远方表示。

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上,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新地标——ZEMP总部园4月底已正式投入运行;1平方公里的张江总部园正陆续交付,可租售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居里路一号有望于2023年年底竣工,占地面积超2.3万平方米的张江·药谷中心加速器预计于2024年二季度竣工。

陆续竣工的新空间总计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前我们滚动开发运营的载体空间约为20多万平方米,这次相当于新增了一倍多的空间体量。”杨远方说。

如何解决“甜蜜”的烦恼?赋能存量变增量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位于张江科学城“东大门”的上海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医械基地),得益于高密度的人才集聚和创新活力,涌现了国内第一家A股骨科上市公司凯利泰、A股数字化X线探测器第一股奕瑞科技等一大批极具创新潜力,又兼具规模优势的医疗器械产业头部公司。2019年4月基地授牌至今,已经自主培育出上市企业11家(其中,医疗器械上市公司8家,约占张江科学城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总数的2/3),总市值近千亿。

这样高含金量的园区,也有着甜蜜的烦恼。企业拔节成长,急需空间扩容,但园区的空间却日益紧张。

园内“元老级”企业凯利泰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集团旗下东量医疗创智园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大健康领域的专业型孵化器。孵化器内企业的项目均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企业,经过几年的孵化发展,原孵化场地不能承载所有企业的发展需求,创智园面临企业流失的风险,急需外扩空间。

“当时了解到医械基地刚刚通过‘腾笼换鸟’方式盘活了原来闲置的杰昌园区,我们立马去考察了。”凯利泰公共事务部总监、东量医疗创智园总经理金奇瑜说。

考察步行只要10分钟,这样的“就近”选择,让凯利泰很快与基地公司签署了租赁合同,最终将企业留在了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内。“张江地区产业空间资源稀缺,像杰昌这类产业园的释放,帮助孵化器留住了优质企业,让企业在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这片沃土上保持持续的高速发展,也为孵化器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聚集提供了助力。”金奇瑜表示。

目前,杰昌园区8.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在一年多里基本满租,威高、英诺伟、申淇、翰森、瑞柯恩、泓博等创新项目纷纷落地。原低效利用土地海马地块(188亩)也即将华丽转身成为浦东医疗器械产业高地,张江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生产基地项目及透景生命、英诺伟、科美博阳三家企业的总部及产业化项目已获取产业认定批复。

如何让企业成长一步到位?向“上”要空间 “研发”正转向“智造”

“一层的层高6米,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往上的标准层层高4.8米,承重达500公斤/平方米,且每层都有可放置大型设备的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的设备区,可充分满足企业研发、生产的建设需求……”上海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服务部项目经理张斌最近一直忙着带看工作,4月底刚刚竣工的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ZEMP总部园已成为了圈内的产业新地标,不少企业慕名而来。新园区如此吸引人,不止是因为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群,而是这一幢幢楼宇内,是企业梦寐以求的“全产业链”空间:可用于研发,也可生产制造。

向“上”要发展空间,是张江集团作为科学城开发建设主力军,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走出的重要一步。

ZEMP总部园一共有6栋楼,总体量近10万平方米。相比传统工业园区只有1点多的低容积率,这里的容积率是2.0,工业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在建筑上还特别设计了大露台,可眺望不远处的东海;公共空间未来也可以改造成咖啡吧等,更符合当下企业家的商务需求。

目前,园区1号楼即将迎来上海“专精特新”企业——申淇医疗。该公司专注于高值耗材产品领域,产品涉及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四大板块,新投入的空间将集研发、生产、办公等于一体。

如何留住企业、又让企业留好?以地促变 让“寸土”生“寸金”

算好项目亩投入、出细致账,才能以地促变,借地生金,张江在新一轮的产业空间布局上无疑走出了一条新路。

东起唐黄路、西至S20外环高速绿化带、南起三灶浜、北至川杨河的张江总部园内一片热闹景象,正全力推进加速建造。1平方公里内,一幢幢企业总部楼已经陆续建成,吸引了恒瑞、豪森、康方等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今年,由张江集团建设运营的b4-02地块已经结构封顶,立马被知名药企预订。

全球医药10强有7家入驻张江;全球医药20强,有10家在张江设立开放式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三分之一将研发布局张江。张江已然成为了全球创新药研发者心中的“白月光”。

随着浦东新区首部产业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的出台,从注册指导服务、药械特许使用、特殊物品出入境监管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新规定,帮助企业破解多项“瓶颈”,浦东也协同相关部门加快了核心条款落地,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关键环节。

根据统计,目前张江的药物管线总数超过1300个,其中在研药物管线超过1200款,1类新药总数占一半,国际内临床双报占比近1/3,凸显国际化、高质量创新特征。

面对高速发展的产业,张江开发者、服务者也面临新的考量:如何留住企业、又让企业留好?

张江选择更加注重引导产业集聚,努力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价值。向“上”要空间,满足企业研发、生产、办公一体化需求;向存量要增量,留下更优质的产业资源;新开发的土地,吸引头部企业集聚,释放新一轮动能。

“产业空间是企业扎根落地的基础,张江通过加大产业用地储备、盘活存量用地等措施,积极挖掘空间潜力。”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浦东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刚说,“空间载体提质扩容,才能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张江 平方米 竣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4 航天环宇 688523 --
  • 05-23 新相微 688593 --
  • 05-22 翔腾新材 001373 28.93
  • 05-19 普莱得 301353 35.23
  • 05-19 武汉蓝电 830779 26.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