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求变、上下求索,海派画家陈家泠做客《大家说》

性灵求变、上下求索,海派画家陈家泠做客《大家说》
2023年04月25日 21:42 澎湃新闻

窑变,意为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近日,在文化讲坛《大家说》第二季的活动现场,当代海派中国画艺术家陈家泠用这一陶瓷烧制术语,形容自己的人生历程——以社会为炉,以命运为火,乘着时代之风,最终淬炼出全部的艺术和人生。

陈家泠陈家泠

守住“灵”、不惧“变”

生于1937年的陈家泠,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得潘天寿教导,专攻人物画。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师从陆俨少,开始融汇山水画的技法与精神。1980年代始,他兼采中国古代壁画与外国水彩技法二者之长,开创现代国画新流派,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

陈家泠回忆,自己自幼就热爱画画,因此一力承包了班里的黑板报,还会留下自己的签名:“陈就是乘号的×,家就是加号的+,泠就是数字的0,是不是很有创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迎来第一个人生转折点:考上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获得助学金,从一个理发店学徒走向学堂。1963年大学毕业,恰逢国民经济调整第一年,他得到人才流动的机会,于是前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教师,开启此后的艺术探索之路。

“如果说前两次是人生的窑变,那我来到上海发展,就是得到了技术的窑变。”陈家泠回忆,他在浙江美术学院求学时,山水画大家陆俨少曾受邀去教山水画,学习人物的他跑去蹭课,“课间我们缠着陆老师,问他,我们虽然画的是人物,但也要画背景,要画山水树木,这些都很难画。陆老师就点拨道,我们画素描讲究写实,那画山水就要更自由、更有创造性。”“做人要老实,作画要调皮”正好契合了性格调皮捣蛋的陈家泠,他想,“拘谨的艺术算什么艺术?艺术不就是随便怎么画都可以?”

来到上海后,陈家泠正式拜入陆俨少门下,由其“八面出锋”的山水画笔法中得到启发,钻研出“走、守、漏、透”的笔法。不仅如此,陆俨少“做人要老实,作画要调皮”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更是令陈家泠受用终生。1984年,他凭借《开放的荷花》这一创作,开创了现代国画的新风格和新流派。

陈家泠由此感慨,自己的人生际遇似乎都与时代浪潮和社会变革有关。问及多年积累的艺术体悟,他用“守住‘灵’、不惧‘变’”六字予以概括。作为一个自称“玩儿性”很大的艺术家,从以宣纸为底色的国画,到以陶土为血肉的陶瓷,再到与以丝线为经纬的缂丝技艺联合,陈家泠很少给自己设限,反而时常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各种跨界融合,技术也随着年纪不断窑变,“我的青春是从七十岁之后才爆发的!”

陈家泠陈家泠

“海派无派”

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历史中,上海也是中国绘画开始现代转型的重要地标,在这里,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类型、新的艺术风格应运而生,陈家泠就是其中的一员。

自1963年从杭州来到上海执教,陈家泠在这座城市创作、生活已数十年。2003年,陈家泠创办了“半岛瓷艺中心”,“泠窑”因他而得名,其烧制出来的带有海派艺术烙印的陶瓷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艺坛追捧。2019年,陈家泠佛教艺术馆也在上海玉佛寺正式开馆。

谈及“海派精神”,陈家泠认为精髓是“海派无派”。在他看来,上海是一座兼容并包的城市,在这里,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时刻碰撞,却又水乳交融,达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同样,上海也是一座日新月异的都市,总能灵敏地嗅到时代前端的风尚,既能博采众长又能突破创新。而“海派”,其实正是这样一幅开放包容、百家争鸣、风格林立的盛景。

“我的恩师潘天寿曾说过一句话,令我铭记于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家说》第二季是由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上海国际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高端文化讲坛,将邀请来自音乐、舞蹈、建筑、配音、国画、国学、医学、时政等领域的代表人物分享演讲,展现生命与人文之美,点亮上海的城市软实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33.99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14.58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5.69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