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左右竞争格局,投资、投行、投研“三投联动”成券商标配,注册制持续重塑投行商业模式

“投行+”左右竞争格局,投资、投行、投研“三投联动”成券商标配,注册制持续重塑投行商业模式
2023年04月18日 08:26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 林坚)聚焦近年来券商再融资需求的投向,投资业务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这间接折射了投行资本化的趋势已不可挡。随着以跟投为代表的投资业务与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持续加深,以“投行、投资、投研”三投联动为主的“投行+”模式正在成为券商的标配。

财联社记者发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陪伴式投行服务体系,这或将在未来左右行业竞争格局。记者翻阅近期已披露的券商2022年年报发现,不少券商对“投行+”,尤其是“三投模式”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认可度有所提高,甚至积极推行。

东方证券:投行借助集团资源,在投资、研究、融资、兼并收购一体化服务等方面,拓展更多的能源行业客户,打造中国资本市场“能源投行”品牌。

中金公司:完善“投行+投资+研究”的中金特色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打造贯穿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中金方案”。

中信证券:公司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业务模式,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并践行资本中介业务,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布局直接投资、大宗交易等创新业务。

申万宏源:聚焦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务稳步开展投资布局,充分发挥公司综合金融优势及战略

协同作用,持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深化业务转型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投资+投行"为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本金投资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粤开证券:“投资-投研-投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公司投行业务着力打造“大投行”体系,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和价值延伸。自营和私募股权投资两项业务,合计占营收的比例超过30%,其中,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同比增幅达到247.01%。业务多点开花背后,产业研究实现一二级投研联动,为投行、投资提供建议和支持,注重提高研究的价值转化能力。

海通证券:深入践行“一个海通”理念,通过“投、融、保、研”和财富管理协同联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加强整体协同,有效推进业务落地。

银河证券:强化母子公司一体化业务。聚焦“客户需求”、“专业发展”、“协同创收”,将期货业务、私募权投资管理业务、另类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这些子公司业务平台与公司投行在内的五大业务线主动进行融合,强化业务协同、资源对接,持续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中信建投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均在年报中提及,要加强投资以及与公司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增强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这指向了投行业务的模式转变。整体来看,投行的业务模式将从资源为导向进一步转变至以价值发现为核心,打通企业一二级市场服务链。

作为“三投联动”的关键部分,券商投资子公司正持续兑现业绩回报。诸如国元创新2022年实现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115.07%;招商证券投资实现净利润4.5亿元;方正证券投资实现净利润0.73亿元;信达创新实现净利润219.6万元。

分享改革红利,“跟投+股权投资”收益颇丰

谈及为何盛行“投行+”模式,综合记者受访的情况来看,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是,全面注册制带来的机遇。一方面,从试点到落地推行,以科创板跟投制度开设为代表的制度改革催化了业务模式转型,其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丰厚回报。

据Wind数据,从科创板开市至今,截至锁定终止日,券商旗下另类投资子公司跟投浮盈合计为160.44亿元。其中,海通创新跟投浮盈最高为20.77亿元,中信证券投资紧随其后跟投浮盈为19亿元。

另一方面,券商旗下私募子公司参与投行项目的程度也在加深,既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投早”“投小”的创投以及并购投资打开空间,也有通过资管产品的途径进一步分享投行项目收益。

以中信证券私募子公司金石投资为例,截至2022年年底,金石投资在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超过20只,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39亿元,净利润6.14亿元。若叠加投行业务,2022年,中信证券“投资+投行”业务的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近四成。此外,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等旗下私募子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5.28亿元、4.5亿元和3.27亿元。

国联证券旗下私募子国联通宝不断优化业务架构体系,继续加强行业研究,强化重点领域的深度布局;不断挖掘行业优质项目,持续做好投资业务项目储备;不断加强与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的合作,管理规模实现跨越式的增长。截至2022年年底,国联通宝存续备案基金15只,存续管理规模为47.78亿元,其中2022年新增5只基金产品,规模为15.12亿元。国联通宝加大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投资总额累计8.94亿元。

此外,“强者恒强”的投行分化进一步加剧,头部券商与中小型券商差距逐渐拉大,这也进一步推动券商谋求更多业务增量空间。有华北地区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三投’模式其实是部分人士对于‘投行+’的一个简单概括,其包含覆盖的面很广,券商投行部可通过与财富管理、机构部、研究所、资管部等展开合作,覆盖整个服务链。严格意义上,投行模式延展也并不是近期才提出的新概念,从全面注册制试点时就有了。”

“归根结底,投行业务延展就是券商对客户提供的服务已提升至全生命周期,而不仅是过去‘保荐承销’的单一中介角色。投行不再是单打独斗。”上述人士进一步说道。

据了解,方正证券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投资+投行+研究”协同模式打造产业投行,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实体经济。比如连续8年服务一家企业,陪伴支持其成功IPO;比如为某家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完成2次股票非公开发行、1次股权激励财务顾问、2次资产收购财务顾问服务。

“投行+”打开盈利增长空间,但投资具有不稳定性

全面注册制改革带给券商投行的制度红利是可观的,这也是投行生态发生变化的“量变”前提。中金公司研报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面注册制试点以来,A股IPO融资额已由2017-2019年的平均2000亿元提升至2020-2022年间的平均5400亿元,驱动投行收入从2017年的51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00亿元。

另据Wind数据,近些年来,投行收入五成左右由头部投行揽下。以科创板为例,2019至2022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共计保荐了240个科创板项目,占了48%的市场份额。

在头部券商竞争优势突出,优质项目向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下,其他券商投行若要进一步成长,便需要整合全公司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因此“大投行”概念逐步新增了以投行、投资、投研“三投”为主的“投行+”模式。目前,投资是最为明显的变化。记者注意到,全面注册制下,券商加速布局“投行+投资”业务模式,积极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参与项目跟投,包括近几个月以来有动作的星展证券还有国新证券,截至目前,全证券行业共有81家券商设立了另类投资子公司。

招商证券非银团队对于“三投联动”有着清晰理解,尤其是跟投制度。该团队指出,股权融资方面,科创板跟投机制绑定券商自有资金,债权融资方面包销、客需驱动投资需求同样需要券商自有资金加大投入,以资金换取增量业务机会。

不过,尽管跟投制度带来的收益可观,但作为科创板的一项制度创新,券商需要使用自有资金跟投,因此在市场面临冲击震荡时,券商必须面对弃购率提升的包销压力及跟投业务的亏损压力。根据最新披露的年报,东兴证券旗下东兴投资、光大证券(维权)旗下光大富尊投资在2022年均出现亏损。

因此,在资本金方面的补充、投资交易方面的“加注”,也是券商近年来的主要市场动作。浙商证券募集资金的50%,即不超过40亿元,将用于投资与交易业务;中原证券计划募集70亿元资金,其中不超过33亿元、21亿元,将用于资本中介业务、投资与交易业务;华鑫证券将得到15亿元积极发展自营业务;国海证券拟募资85亿元,其中40亿元投向投资与交易业务,25亿元投向资本中介业务。

实际上,“三投”联动的“投行+”模式成型主要指向券商投行的业务转型,自身“角色”的转变,从此前提供纯粹的中介服务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对于中小型券商来说,要从“三投联动”模式中受益,必须要找准定位,才有望实现重点突破。

华英证券提到,公司不断探索“投行+”服务模式,“投行+投资+产业落地”成效显著。2022年,公司成功保荐上市的隆达股份方盛股份IPO项目均是“投行+投资”创新模式下的优异成果。隆达股份由华英证券、无锡金融创投集团、国联信托等本土金融机构提供协同服务,合计投资3亿元;方盛股份IPO项目由无锡交通产业集团、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和国联创投联合投资780万元,目前已实现盈利。

据了解,华英证券积极推进某全球龙头企业重要产业落地无锡,助推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在无锡开展产业布局,还在锡山区、新区等地对接一批投行优质企业产业落地。

进一步提高投研能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招商非银团队认为,投行正由上市通道向三投联动模式转型,直投、跟投优化券商盈利模式,资本介入一级市场分享经济增长蛋糕,带动长期ROE上行。但也需要留意的是,对“三投”模式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既要有期待之余,其也对券商提出了更多要求。

除了投行执业水平以外,券商投研、机构销售、风控水平等都需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否则难以完整地从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吃到红利。以投研环节为例,中证协在今年2月披露的《关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执业质量分析的报告》中提到,不少券商投价报告估值和盈利预测偏离度波动较大,应进一步推动报告质量的提升与专业度。此外,有券商表示,在科创板跟投环节,发行定价对于投行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定价是稳定券商科创板IPO跟投收益的基础。

不难发现,研究贯穿了投行+模式,起到了深度赋能的作用,而在券商猛力发展研究业务的当下,这一特性再度被放大,成为券商展业的万能钥,不少券商正在加大对于研究业务的转型与更好地发挥作用。

据了解,东方证券研究业务积极转型,助力集团实现综合金融服务,利用核心研究能力探索企业客户的服务路径,为更广义的产业资本提供高价值服务,创立并不断深化战略研究,力求在相关领域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在招商证券非银团队看来,投行、投资、投研三投联动将打造券商更加坚固的业务壁垒,投行战略领先、具有产业投行优势、项目和人才储备充足的券商胜率更高。记者留意到,为了更好地服务“投行+”模式,券商也加大提升或培养研究所、投行、投资板块的专业队伍。今年3月底,浙商证券就分批次对投资、投行、投研骨干人员开展综合性的展业技能、专业技能训练。

全面渗透券商版图,或激发财富管理更多效应

资本市场改革与证券业自身发展始终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全面注册制落地注定会持续为券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拓宽新渠道,打开业务增量空间。其中不难发现,投行生态重塑是深远变化的过程。记者综合采访的情况来看,“投行+”的模式并不仅局限在投资、投行以及投研三个环节的联动,也将“涟漪式”的影响到多个业务条线。

华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将积极推进以投行客户为中心的平台化和生态化战略,依托全业务链大平台,发挥证券化资产流量入口的作用。同时,不断加强投行业务与其他各项业务的联动协同,打造“买方+卖方+研究”三位一体的机构客户服务生态圈。

东方证券提到,券商要具备产业思维,从客户需求出发,协同打造以风险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资本中介、资产管理等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需求。

华创非银徐康团队告诉记者,“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作为大投行战略的一部分,资本中介业务如衍生品业务的高速发展为“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带来新机遇。

记者注意到,海通证券的投行业务持续与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等业务加强协作,为公司输入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业务机遇,加强综合服务价值链,2021年,海通证券IPO项目所引入的托管市值超1500亿元。

展望未来,不少券商也均有所规划。在年报中,中信建投提到,创新领先、健康均衡的业务体系确保公司能快速把握市场机遇、有效抵御业务波动,是公司持续增长的稳定器。公司对子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确保公司资源效能最大化、客户服务综合化、业务发展规模化。

近日,兴业证券召开了投行一季度工作会,会议也提到,兴业证券投行要充分发挥好商行资源优势,通过双兴联动布局产业链,内部加强协同,外部优化生态圈建设,提升客户服务附加值,此外,通过双轮联动提升投行储备项目的厚度,通过专业指导和赋能,推动分公司承揽能力的快速提升,通过分公司触角大幅度提升储备项目数量,实现大中小规模、长中短周期和不同类型业务的合理匹配。

兴业证券还表示,公司还将通过业务多元化熨平周期波动,实现业务的良性发展,抓好再融资业务,特别是可转债和可交债,通过投融联动、大股东减持服务、国企服务,实现投行业务收入的多元化。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1 三博脑科 301293 --
  • 04-20 晶合集成 688249 --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