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题|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2024两会议案:推进AI硬件计算100%国产化 助力行业大模型高质量发展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3月9日讯(记者 畅帅帅)“小电车”已经成为当下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近4亿台。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充电慢、充电不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火灾等各类事故持续攀升。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建议,将智能充换电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畴。
实际上,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国务院安委会2022年8月16日印发了《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2022年,北京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在全市建设智能充电端口超25万。
张志勇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经过调研,目前各地在推动智能充换电设施建设和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智能充换电设施未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二是选址难、入场难、电费高问题突出;三是行业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居民使用习惯仍有待培养。
为更好满足人民出行需求,消除安全风险,张志勇提出一下建议:
一是将智能充换电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畴,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简化报批报装审批流程,开放市政、绿化、街道等公共空间,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网络布局。出台或修订有关建设标准,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时,必须规划出一定数量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地点,并部署智能充换电设施,解决居民无处充电难题。
二是完善强化行业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智慧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运营规范,推进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运营企业资质和行业标准,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监管平台,将各运营企业充换电运营平台统一接入政府监管平台,确保建设、运营质量。
三是加大财政等政策支持。推动各级政府参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范畴,对智能充换电建设运营企业给予建设和运营专项补贴,将引电纳入直供电范畴,优化税率适用标准,降低企业的建设运营成本,鼓励企业加快网络建设,实现居民平价充电、换电。
四是积极引导居民使用智能充换电设施。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市民关注智能充换电的安全性、便利性,使得智能充换电解决“充电难、充电慢、充电不安全”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