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3月1日讯,市场早盘低开后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沪指再度站上3300点。盘面上,数字经济相关板块集体爆发,概念股掀涨停潮,国资云方向中国联通、浪潮信息、深桑达A涨停,ChatGPT方向海天瑞声涨超10%逼近前期高点,信创方向当虹科技、熙菱信息均20CM涨停。券商股盘中走强,哈投股份涨停。基建股震荡反弹,中衡设计涨停,中国电建涨超6%。下跌方面,眼科概念股集体调整,兴齐眼药跌超10%。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5451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99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涨0.9%,深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0.57%。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34.1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28.49亿。
两市共22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9股未封住涨停,两市封板率76%。今日两市连板股数量3家,其中时空大数据概念股华脉科技3连板,数字经济概念股恒久科技与中通国脉2连板。
板块方面,数字经济方向再迎集体爆发,其中电信运营方向再度涨幅居前,中国联通涨停,中国电信涨超5%创阶段新高,中国移动涨超3%创历史新高。国元证券认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到5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将超过41%,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电信运营商是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其本身也将收益与数字化浪潮。此外上交所在对未来工作安排中提及“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运营商作为通信产业的央企,将大概率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估值有望提升。
信创国资云方向同样涨幅居前,其中当虹科技、熙菱信息均20CM涨停,易华录涨超10%,中科网安、浪潮信息、深桑达A涨停,云赛智联、中科曙光、数字认证、太极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天风证券在最近的研报表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再次强调数字基础设施(包括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算力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相关产业链如光通信、数据中心等将深度受益。同时提出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整体而言,数字经济/云计算为主业受益最强主线,板块低估个股均有机会,业绩EPS端来自疫情放开恢复出口+国内经济回暖带动复苏驱动基本面向上趋势。
ChatGPT概念同样活跃,海天瑞声涨超10%逼近前期高点,光云科技、博彦科技、截成股份、云从科技、彩讯股份、神州泰岳涨幅居前。消息上,百度官方发布预告称,百度计划于3月16日14时在北京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围绕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目前已经有包括互联网、媒体、金融、保险、汽车、企业软件等行业的近300家企业宣布加入百度文心一言生态。该方向经历了上周的虽然进入阶段性整理但板块整体始终没有完全退潮,在短线经历充分整理后如期形成二波走势,但需注意的是二波强度大概率是要弱于第一轮主升,特别在今日短线情绪再度趋于高潮的背景下,此时再行追涨的风险收益比或仍相对较低。
基建板块也在盘中震荡走高,元成股份、中衡设计涨停,中国电建涨超6%,文科园林、建发合诚、招标股份等涨幅居前。消息面上,财政部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2.19万亿元,比去年增长50%。中诚信预测,今年全年或发行专项债5.4万亿元,新增限额或在3.8万亿元左右。华安证券表示,随着后续进入三月气候逐渐转暖,下游基建和工业整体情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基建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加速修复
总之,今日早盘沪指震荡走高重新站上3300点的同时,伴随着量能的显著提升。并且目前沪指已经逼近前高3310附近,后续将其有效突破的概率进一步加大。盘面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方向再迎全面爆发,电信运营、信创、国资云、ChatGPT概念悉数涨幅居前,就目前而言数字经济方向的主线地位依旧无可撼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指数放量大涨的背景下,赛道医药等方向仍深陷整理之中,反映出当前盘面的结构性分化依旧明显。在此背景下,仓位配置方向上仍需跟随市场选择,保持汰弱留强的原则。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财联社3月1日讯,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促进居民消费。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让老百姓方便消费。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县域消费扩容提质。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
2、财联社3月1日讯,财政部部长刘昆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加力点主要是三个: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