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丨乡村振兴政策正越来越有针对性

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丨乡村振兴政策正越来越有针对性
2022年12月25日 20:31 新京报网

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实际情况如何?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该如何破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和研究农民、农村问题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

乡村振兴需要按照规律办事

“这几年乡村振兴的实施,对于大家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越来越好了。道路村村通、24小时自来水供应、厕所改造、垃圾清运等,都有了明显改善,乡村环境整体提升。”朱启臻表示,近两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果是很显然的。人们从不知道乡村振兴到底该做些什么,对乡村振兴持“观望”态度,到今天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随着乡村振兴政策文件越来越细,越来越有针对性,人们知道该如何去乡村振兴了,大家对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战略部署。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朱启臻表示,近两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乡村振兴在落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大家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但什么是乡村?乡村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把握的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在建设乡村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破坏乡村的现象,尤其是对乡村文化的破坏。“乡村振兴需要按照规律办事。发展农业,按照农业规律办事。建设乡村,就得按照乡村的规律办事,不应该所有都‘想当然’。”

乡村振兴人才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朱启臻称,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乡村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虽然近两年,人才振兴开始得到重视,但是进度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找到吸引人才的抓手。

“人都走了,留下了老年人,谁来振兴村庄?”朱启臻表示,现在全国乡村振兴做的比较好的地方,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了人,有了人才,乡村的产业才能发展,其他方面也才能有活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两年、教师轮岗、人才下乡等固然很重要,但目前最紧迫的是解决新型农民培育问题。我们所说的人才振兴,最主要是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最关键的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谁来发展生产,谁来建设乡村的问题。”

此次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朱启臻认为,解决人才振兴这个问题并不是某一个措施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系列政策体制、机制的改革。比如说土地问题。想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却没有足够的土地流转。土地政策稳定不稳定,是三年一变还是五年一变,还是长久不变?比如说到乡村去,能不能有住房的问题;外来人不是集体成员,能不能承包土地。如果可以承包土地,能不能得到当地政府一系列的支持?“人才问题是一个很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6 信达证券 601059 8.25
  • 12-27 迅安科技 834950 13
  • 12-26 百利天恒 688506 24.7
  • 12-21 佰维存储 688525 13.99
  • 12-21 富乐德 301297 8.4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