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宁波晚报
□张海华 文/摄
今年的夏天,对于宁波来说,是一个无比酷热的“苦夏”:无论是单日最高气温(42.7℃,出现在8月20日的象山),还是累计高温日数,都超过了本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如此高强度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极大。对于不能自主调节体温,又比较依赖水源的两栖动物来说,生存的煎熬程度可见一斑。
由于天气太热,我到野外夜探的次数不多,不过几次进山夜探下来,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不少溪流接近断流,各种蛙类的数量明显减少。相对而言,中华蟾蜍倒还是容易看到,这说明它们具有不一般的抵御高温干旱的能力。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华蟾蜍这种虽然其貌不扬,但实际上本领高强的两栖动物。
“势力范围”广大的癞蛤蟆
一说中华蟾蜍这名字,可能有的人还摸不着头脑,心想这是啥“高大上”的宝贝呀?可如果说:它就是癞蛤蟆呀!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啊,原来是癞蛤蟆,就是妄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呀!
当然喽,癞蛤蟆也有好多种,而中华蟾蜍就是国内最常见的癞蛤蟆。据《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中国的蟾蜍科的物种有20种(不计入亚种),大多数种类的分布区域都很窄,分布广泛的只有3种,即中华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花背蟾蜍主要分布于北方,西到青海、宁夏,东至山东沿海,北入东北三省,南及安徽、江苏,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而黑眶蟾蜍的地盘主要在南方,从西南地区到东南沿海地区,均有分布,最南到海南,最北到浙江,已渐有与花背蟾蜍的分布区域相接壤之势。而“势力范围”盖过其他所有蟾蜍,可谓囊括大江南北,几乎“一统天下”的,正是中华蟾蜍。中华蟾蜍有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华西亚种和岷山亚种,这3个亚种的分布区域加起来,已经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貌似除了西藏、新疆、海南与台湾之外,各省份都有分布。
除了分布广,中华蟾蜍还有一个特点是体形大。其指名亚种的雄蟾成体的体长约8-10厘米;雌蟾比雄蟾略大,体长可达12厘米左右。所以,中华蟾蜍原先也叫中华大蟾蜍,可谓名副其实,当之无愧。而民间称之为癞蛤蟆,自然是因为其皮肤非常粗糙,背上密布大小不等的疙瘩(动物学上的专业名词叫做“瘰粒”,瘰念luǒ),唯有头部较为光滑。可别因此而嫌它长得丑,中华蟾蜍的皮肤上有较厚的角质层,这使其可以在远离水源、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活动。总之,中华蟾蜍分布如此之广,能适应各种气候、地形条件,没有一些真本事是不行的。
“蛤蟆功”不一般
上一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一批大学生来宁波,到龙观乡开展户外实践课程。当天晚上,我带他们到四明山里夜探。沿着山路没走多远,忽听前面有人大喊:“啊,有个大家伙!好大好大!”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上前,一看却忍不住笑了,说:“原来是只癞蛤蟆!大名叫做中华蟾蜍,最常见了。”但学生们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围着它拍照。这只蟾蜍十分肥硕,很神气地蹲踞在地上,面对围观显得十分淡定。我蹲下来,说:“它有蛤蟆功呢!我以前见到过的。要不现在演示给你们看看?”大家齐声叫好。于是我把手指轻轻触到它身上,同时说:“中华蟾蜍遇到敌人时,有时会把身子耸立起来,让自己变得高大威猛。”可惜,这只蟾蜍很不“赏脸”,它并没有像我说的那样成为“变形金刚”,而是“吧嗒”一声跳到一旁的小沟里了。
那天晚上虽然没有见到“蛤蟆功”,但我以前还真见过中华蟾蜍奋力抵抗赤链蛇的“悲壮”场景。相关的故事,我曾以《赤链蛇午夜大战癞蛤蟆》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放在我的《夜遇记》一书中,这里不妨再简述一下。那是2017年6月16日的午夜,在宁波市区的日湖公园,一条赤链蛇正吞食一只足有小孩巴掌那么大的蟾蜍。我见到的时候,蟾蜍的整个头部已经进入蛇口,丝丝鲜血不停地从其皮肤里渗流下来。尽管处于绝境,但它依旧极力反抗,但见它先将四肢分开撑地,用力将肚皮鼓起。蛇也很聪明,迅速将蟾蜍缠紧,还把它翻了个身,使其四脚朝天。但这只蟾蜍非常顽强,整个身体如充了气一般,胀得圆鼓鼓的。不管蛇如何调整姿势,加紧缠绕,并努力吞咽,但始终只能吞下它的头部。就这样,折腾到凌晨3点多,赤链蛇才无奈地松开了口,但这只可怜的蟾蜍没过一会儿还是死了。
我后来请教了专家王聿凡才知道,蟾蜍背部两侧的皮肤具有气囊一样的作用,只要肺部吸满气,这“气囊”就会鼓起来,让身体接近球形,避免被蛇囫囵吞下。这就是典型的“蛤蟆功”。
而那晚的赤链蛇似乎是“年轻没经验”,缺乏成熟的捕食技巧。据说,老练的赤链蛇会先用像匕首一样的大切割齿(位于口腔中后部),刺破蟾蜍的气囊,“放气”之后即可慢慢吞下。
不仅耐旱,还耐寒
当然,其他不少蛙类也有类似的“充气”御敌本领,但中华蟾蜍还有一种能耐,却是大多数两栖动物所不具备的。前面提到,中华蟾蜍能到水源较远的地方觅食,活动范围较广。其实,它们不仅耐旱,还相当耐寒。那就是,中华蟾蜍的繁殖季节特别早。在宁波地区,10月以后,它们慢慢就难以见到了,原来是到水下或松软的泥沙中蛰伏了起来。在经过短暂的冬眠(其实我觉得称为“秋眠”更合适)后,到了尚处于冬末的二月,就大量出蛰,开始求偶繁殖了。
我观察到的蟾蜍繁殖最早的一次,是在2016年1月8日。那天,在四明山的一个池塘旁,我看到,水草间有一只金黄的雄蟾紧紧抱着一只墨绿色的雌蟾——这便是蛙类的“抱对”繁殖行为,它们是体外受精的。我还同时看到了其他蟾蜍已经产下的卵:这些卵不是圆圆的一团,而是成两行排列于透明的管状卵带内。要知道,一月是宁波一年中最冷的那个月啊!书上说,在国内,中华蟾蜍的出蛰时间为1-4月,南方早,北方晚,视水温而定。
一对蟾蜍一次产卵可达数千粒。在宁波,到了二三月间,在池塘、水沟里,我们便可看到成群的黑色蝌蚪挤在一起游动。这便是中华蟾蜍的蝌蚪。很多小朋友还以为是青蛙的蝌蚪,常把它们捞回去养,其实通常是养不活的。这么多的卵、这么多的蝌蚪,最后能完成变态,顺利上岸,最终成为一只壮硕的中华大蟾蜍的,可谓少之又少。每一只活下来的都非常不容易。
最后提一句,耐寒的蟾蜍还“入住”了广寒宫呢!可能是因为月球环形山的阴影状如蟾蜍,故古人常以蟾蜍借指月亮,有玉蟾、冰蟾、蟾轮、蟾钩、蟾宫、蟾窟等诸多美称。大诗人杜甫就有一首题为《月》的五言绝句:“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