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通知。根据《指引》,佛山市全域纳入广州都市圈;以广佛为核心规划形成13条、6向的高效对外高速铁路通道;加快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优先推进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广州28号线)、 佛山11号线的建设。
佛山全域纳入广州都市圈
《指引》提出,根据人口、用地、设施关联、生态连通、空间治理等因综合识别各都市圈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重点协调的地域空间范围。广东的五大都市圈包括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其中,广州都市圈聚焦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广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图。来源:《指引》截图
《指引》明确,广州都市圈协同构建“一核六极、 十字主轴、 网络辐辏”空间格局。“一核”是构建以广州中心区为主核、佛山中心区为副核的广佛核心区,打造多中心的都市圈内圈层,主要承担行政管理、科技创新、总部经济、金融商务、文化交往、现代物流等职能。“六极”即培育六组外围圈层联动组团,包括以广州空港经济区、花都城区为核心的广清联动组团,推进广州北部与清远南部一体化发展。涉及佛山的规划包括将构建以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的佛肇联动组团,推动佛肇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南沙-顺德”片区,打造面向湾区的自贸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
“十字主轴、网络辐辏”,指依托国家高铁、城际轨道、 市域快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复合型交通走廊建设,强化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作为区域发展主轴作用,协同构建“十字主轴”。锚固广佛“井字形” 轨道骨架为核心、“环+放射”的跨城轨道网格局, 依托轨道站点培育发展产业社区、城镇节点,推动都市圈外围功能布局优化。
构建1小时通勤圈
《指引》提出,将优化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进一步完善都市圈内外干线铁路通道建设。
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结构指引图。来源:《指引》截图
佛山轨道交通迎来利好。广州都市圈将以广佛为核心规划形成13条、6向的高效对外高速铁路通道。推动佛穗莞城际、芳白城际、广花城际及其北延线、 南珠中城际、 肇清从城际的建设。加快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 优先推进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广州28号线)、佛山11号线的建设,研究都市圈内城市轨道交通相互衔接, 推动实现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 探索建立城际铁路与地铁系统制式兼容、 互联互通换乘体系, 实现公交化运营。
佛山多个交通枢纽项目将参与构建广州都市圈多级协同的交通枢纽体系。《指引》提到,建设国际铁路枢纽,推进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建设国际海空枢纽,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机场为协同,支线机场、通用机场为补充的都市圈机场发展格局;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提升佛山港功能定位,打通江海联运通道, 加强佛山港与广州港联运功能,共建湾区世界级港口群体系。强化佛山港等功能,优化沿江码头布局,建立健全水运协调发展机制。
共建共享区域性重大战略创新平台
在产业领域协调指引方面,《指引》提出推动跨市创新协同,共建共享区域性重大战略创新平台。其中,佛山众多创新平台起到重要作用。
广州都市圈将积极对接珠海、澳门,联动佛山高新区、三龙湾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共同打造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以广佛1+4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为依托,构筑广佛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广佛科创合作专区建设,共建大湾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
《指引》提到,将以三龙湾科技城为承载,推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西延,促进广州都市圈各市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广州中新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 佛山中欧科技合作产业园等国际化创新平台功能提升,推动知识创新共创共享。以佛山高新区、肇庆高新区等为载体,打造面向广州科技创新人才的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佛山将为广州都市圈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公服设施领域协调指引方面,《指引》提出根据都市圈内外圈层差异化公服配套策略,构建“都市圈(城市)-组团-镇街-社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提升佛山新城等都市圈(城市)级中心辐射能级和国际化影响力,加快顺德、佛山西站枢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机场等外围综合型中心建设,依托轨道站点、产业平台培育多个专业中心。
(原标题《广东最新规划:佛山全域纳入广州都市圈,广佛18条地铁将相连》)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高原
(作者:吕金生)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