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东方卫视《爱乐之都》节目迎来收官之战。几个月的持续演出,引发了人们对于音乐剧的热烈讨论。本期《来点财经范儿》就将从音乐剧这个文化消费品类展开话题。
音乐剧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包括音乐剧在内的文化消费,其背后隐藏着哪些经济学的密码?
城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什么是音乐剧,其实学界并没有共识,它泛指一种用音乐讲故事的方式。我们绝大多数所说的音乐剧,就是以美、英音乐剧为代表的一种现代的舞台综合艺术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剧是舶来品。
音乐剧站上风口了吗?
这几天,95后女孩草莓酱正为一个消息开心不已:7月8日起,上海的演出市场将逐步开放。她的“小酒馆”要开门了!
“小酒馆”指的是沉浸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这部音乐剧在上海人民广场商圈的亚洲大厦驻场演出,深受好评。自“入坑”以来,草莓酱几乎每周都会去“打卡”。
像草莓酱这样的年轻观众不在少数,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消费主力为18至39岁的年轻人,占比达76%。根据三年连续的数据监测显示,95后、00后消费者、女性消费者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Z世代群体逐渐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调查显示,Z世代消费群体往往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有更高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他们不在执着于拥有商品,而更加舍得为体验埋单,为精神追求埋单。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教授吴帆看来,从需求侧看,音乐剧、沉浸式戏剧这类线下演出品类更符合当下主力消费人群的价值追求。因此,音乐剧具备了站上风口的条件。
而在供给侧,近年来,中国音乐剧产业的活力在不断释放,韧性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音乐剧演出总场次1.53万场,票房收入10.02亿元。音乐剧爱好者开启反复“打卡”的观演模式,同一台演出的观众重复观演率位居各类型演出之首。(数据:《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
作为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的重镇,上海在2021年共有148部音乐剧上演。音乐剧演出场次达911场,同比去年增长142%;观演人次达52.4万,同比增长129%,逐渐成为头部舞台力量。在海外大戏因疫情“缺位”的情况下,中文版制作和原创制作迅速成长,《赵氏孤儿》《罗密欧与朱丽叶》《沉默的真相》等,在演出场次、观众人次、票房收入上均排名前列。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认为,从文化广场近十年的发展来看,疫情前的2019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点,无论是引进和演出的海外剧目,还是中文版和原创作品,都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然而,2020年遭遇疫情之后,数据不可避免地往下走。音乐剧产业能否在短时间内迎来持续地、不断地增长,有赖于内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取决于更好地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因此,说音乐剧站上风口,还为时过早。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已经站在对的风向上了。
音乐剧背后的生意经
做了多年戏剧自媒体的魏嘉毅,最近几年开始跨界做原创话剧。他和主创们沟通时,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绪体验”。在他的观察中,与传统意义上的镜框式舞台相比,“小酒馆”《阿波罗尼亚》提供给观众的是一种不分台前幕后、不分彼此、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跳进跳出的独特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往往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甚至会反复“打卡”。
这一“情绪体验”,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教授吴帆看来,对应的是经济学和营销学常常提到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是指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音乐是人类相通的语言,载歌载舞的演绎方式可以带给人精神愉悦,因此音乐剧天然具备了提供更多情绪价值的可能。
那么,抛开无形的价值不说,单说经济价值,音乐剧里的生意经到底有多少?
音乐剧被公认为是最具有商业属性的线下演出品类之一。一部音乐剧的诞生,大致要经历创作、制作、运作三个阶段,涉及内容创作、版权交易、投资筹资、艺人经纪、艺术管理、剧场管理、IP开发、票务营销、媒体宣传等多个环节,总之,强调的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发展布局。
在这个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中的集群效应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美国百老汇和英国西区就是典型的演艺集聚区,它们都形成了一个集内容创作、商业制作、资本运作为一体的产业群落;还构建起一个从核心剧场到实验剧场的梯级机制,保证内容的持续创新。同时,除了产业本身以外,世界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还能带动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衍生收入。
以百老汇为例,有数据显示,百老汇每增加1美元的票房,能引来周边区域和产业7美元的附加收入。按照疫情前,百老汇每年12亿美元票房计算,它所带动着整个周边的产业就有上百亿美金。这就是产业链价值1✖N的概念。
1是前端产业内容创作,是文化向心力的聚拢,以1为核心,要把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审美志趣的人群聚拢在一个时空,传递文化内涵与艺术意蕴;N是产业链衍生,是产业合心力的发散,以N为版图,横向发展商品化衍生(商品授权)+空间化衍生(空间授权),纵向突破文化壁垒,拓展到与目标人群相关的上下产业链,实现商业探索与融合。
中国音乐剧产业“三步走”
从海外作品的原版引进,本土化也就是中文版,再到原创作品的制作,中国音乐剧产业大致分为“三步走”,逐渐打开格局。
2002年6月22日,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首演。演出持续3周,共21场,场场爆满。这一年被看作是中国音乐剧产业化发展的开端。
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钱世锦,是上海大剧院首任艺术总监。1996年7月,他第一次向麦金托什公司提出了引进《悲惨世界》的意向。谈判整整用时五年。
从《悲惨世界》开始,一大批“巨无霸”式的经典音乐剧,被引进到国内。
2003年,《猫》演了53场;2004年,《音乐之声》演了35场;2005年,《剧院魅影》演了100场;2006年,《狮子王》演了101场;2007年,《妈妈咪呀!》演了27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这种连续的原版引进,大体量的宣传和演出,让音乐剧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提高了认知。同时,上海这座城市也和音乐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1年7月,《妈妈咪呀!》中文版正式亮相上海大剧院,并在一个月后开始在全国巡演。
在钱世锦教授看来,中文版也就是本土化也有降低成本的考虑,毕竟原版引进需要演出费、运输费,价格不菲。本土化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够普及作品。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介绍说,从《妈妈咪呀!》开始,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引进了原版音乐剧《芝加哥》《摇滚学校》,制作了《周日恋曲》《面试》中文版,创作了《伪装者》等原创音乐剧。
费元洪认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在尝试,但是都是散发式的尝试。而最近这七八年,是原创作品快速生长的阶段。文化广场也开始从从演出“舞台”转身为孵化“平台”,推出了《南唐后主》《生死签》等原创作品。
陶辛认为,近十年,上海已经从展演“码头”升级为创制“源头”。同时,随着中小型剧院开始筹建,中小型投资的制作开始多了起来,很多民营企业开始试水音乐剧,整个生态更为丰富。这也比较符合音乐剧这种高度商业化的品类的生产规律。
本土制作力量的崛起,剧目的增多,让音乐剧演员夏振凯感到很幸福。2013年,他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一直留在上海。在他的直观感受里,以前的戏开出来可能只有两场、三场,现在可以开到30场,50场,甚80场;以前他可能一年演一两部大戏,现在一年接七八场,甚至好多戏都要推掉。
更为可喜的是人的汇聚。在演员圈子里一直有一个说法叫“北漂”,很多戏剧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会去北京某求发展。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音乐剧演员从其他城市直接把家搬到上海来,很多人自称为“沪漂”。
不过,音乐剧演员叶麒圣更愿意将“沪漂”称为“上斗”,奋斗的斗。在他看来,因为有上海这片土壤,除了同行们纷纷来定居之外,很多音乐剧演员也开始从影视剧和话剧舞台回归到音乐剧的舞台。2020年年8月起,叶麒圣在《阿波罗尼亚》中饰演Stevie一角,至今已连演100多场,为很多观众所认识。
《爱乐之都》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今年,对于夏振凯和叶麒圣来说,更开心的事情是参加了东方卫视全产业链音乐剧文化推广节目《爱乐之都》。得知是推广音乐剧的节目定位时,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参加。“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剧,走进剧场看音乐剧”,是他们参赛的动力。
2022年3月,《爱乐之都》在东方卫视播出。节目汇集了32位优质的本土音乐剧演员,他们在节目中展现唱、跳、演的综合实力,也把一批经典、热门的音乐剧片段介绍给观众。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爱乐助力团”嘉宾廖昌永在节目中表示,他不是来做综艺的,他是把这档节目当做一个课堂,让更多人了解音乐剧,爱上音乐剧。
《爱乐之城》不止于综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向我们介绍,从整个节目构想来说,如果说综艺承担的是上半场的一个内容呈现的话,下半场就看剧场内的演出了。“爱乐之都”欢唱巡演季即将在线下开启,包括音乐现场、佳作复排、中文版巨作、经典原创、驻场演出和电影改编六大内容版块。
《爱乐之都》对于中国音乐剧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魏嘉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档音乐剧的垂类节目,对于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用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费元洪认为,综艺就是一个大喇叭口,帮助大家了解演员,帮助行业扩大认知。哪怕有10个观众进入剧场,最后有1个留下来,成为业内所说的Theatergoers(经常进剧院看戏的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很大的推动作用。吴帆则表示,把音乐剧这种线下舞台表演形式放到综艺中,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更需要电视人和音乐剧人各自发挥优势,协同作战。
2002年,在上海,一部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的引进,开启了中国音乐剧产业化的大幕。20年后,在上海,一部综艺带着推广音乐剧的初心,再次接力启程。
正如音乐剧演员、“爱乐助力团”嘉宾阿云嘎在节目中说,相信中国原创音乐剧有很多可能性,开创东方音乐剧只是时间问题;而在未来,上海也一定能成为“东方百老汇”。
未来,不至于音乐剧。上海“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到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演出5万场次的目标。
费元洪说:任何产业都是扎根在城市的泥土当中的,我们要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态。我们自己有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阶段性的观众需要什么?然后一点点地去进步。我们应该有这个文化自信,去发展我们独具中国特色的,同时又跟世界能接轨的文化产业。
《来点财经范儿》
东方卫视7月11日周一晚22:50首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