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不得法 疗效受影响

煎药不得法 疗效受影响
2021年11月30日 07:34 媒体滚动

原标题:煎药不得法 疗效受影响 来源:中国医药

□ 韩德承

正确煎药是保证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煎药极为重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失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也提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当必无效。”

古人煎药之法大有讲究,主要体现在煎药时间、次数、用水等方面。

煎药时间 古代的煎药时间是通过加水多少来控制的。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提出:“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一般药物按当时的度量衡计算,每二十两药物加水一斗的比例,煮至水剩四升时,说明药物已经煎好。

李时珍曰:“陶氏所说,乃古法也。今之小小汤剂,每一两用水二瓯为准,多则加,少则减之。如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

根据方剂不同,加水量也不同,发汗、涌吐、泻下等方需要少量的水,煮较短的时间;而补益方剂则需要较多的水,煎煮较长的时间。

煎药次数 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古代都采用一次煎煮法,即一剂药只煎一次,多分三次服。可是,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则认为煎药次数与所煎汤剂的功效有关:“凡诸补汤,渣滓两剂并合,加原水数复煎,待熟饮之,亦敌一剂新药。”

而现代常规煎药则多采取两煎,因为中药多为植物药,含有生物碱、苷类、有机酸、盐类、鞣质、蛋白质类等多种成分,通过煎煮,把这些有效成分逐渐溶出。若有效成分在浸液中的浓度达到饱和,那么药物的有效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入水煎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饮片中有效成分继续溶出。并且像脂肪等成分较难溶出,一般要在二煎时才能煎出。

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是煎药成败的关键,在诸多医药典籍中,对煎药用水有很多论述,如煎药用井花水、潦水、浆水、泉水、甘澜水、东流水等。现代则认为,煎药的水属于溶媒之一,通过煎煮,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煎出。

现代煎药大多直接采用自来水,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自来水要达到饮用卫生安全标准,自来水厂除了对水质进行必需的净化处理外,通常还要在自来水中加入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等,并使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余氯,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而氯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若是用这种含氯的自来水煎煮中药,必然会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有所影响,使药效大打折扣。

只有当自来水煮沸成为开水,余氯才能挥发掉,从而避免余氯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破坏;而在煮开水的过程中,自来水中的钙、镁等重碳酸盐会被分解沉淀,从而减少它们与饮片中有效成分结合沉淀的机会,提高药汁的治疗效果。因此,煎煮中药应该使用凉白开水。

另外,也不宜使用桶装矿泉水来煎药,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如钙、镁等),它们会与中药里某些有效成分发生反应而降低其疗效。

煎药火候 古人对煎药的火候十分讲究。陶弘景就曾指出:“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这是自古以来煎药的基本火候。如果用火过急,则会汤液溢出,还可能熬干汤液,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可能会造成药物变性而有害于身体。文火慢煎是对一般汤剂的煎药要求,其目的是将有效成分更多地煎煮出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汤药都要采取文火慢煎,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药物功效主治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煎法。明末著名医僧胡慎柔云:“古人煎药,各有法度。表药以气胜,武火骤煎;补药以味胜,文火慢煎。”这就是说,解表药因以气胜,故需急火速煎;补益药因以味胜,故需慢火缓煎。

李时珍对于煎药的火候也十分重视,他说:“须识火候,不可太过不及。……若发汗药,必用紧火,热服。攻下药,亦用紧火煎熟,下硝黄再煎,温服。补中药,宜慢火,温服。阴寒急病,亦宜紧火急煎服之。”

特殊煎法 在中药处方中,常常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后缀。原因在于有些药有特殊的煎法,如果煎药方法不对,会影响疗效。

“先煎”就是把某味药与群药分开先煎。先煎的药一般需打碎,先煎30分钟,再入群药同煎。例如质地坚硬的介壳和矿物类药需要先煎,代表性的有龟板、鳖甲、生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生石膏、生磁石等;有的饮片如附子、炙川乌、草乌等,需要久煎以减低毒性,就要遵医嘱煎煮;煎汤代水是指将先煎药煎15~25分钟后,去渣、过滤、取汁代水,再与方中其他饮片同煎。

“后下”指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为防止有效成分的散失,不宜久久煎煮,应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以防止香气消散,减弱药效,代表性药物如豆蔻、砂仁、薄荷等。

“包煎”是指对含有黏液质较多的种子类、含绒毛较多的饮片及质轻漂浮的粉剂等,为防止药汁黏稠糊锅、绒毛不易滤出而刺激咽喉,多装入纱布袋入群药同煎,如车前子、旋覆花、蒲黄等。包煎药袋的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过滤功能。

“另煎”是指对一些贵重药物,如西洋参、人参以及质地较坚硬的细料羚羊角、水牛角等,单独煎煮2~3小时,去渣取汁后,再将药渣并入群药同煎,最后将另煎的药汁与群药煎液混合调匀服用。

“另炖”是指把药材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再与其他药所煎的药汁混匀后服用。

“烊化”即溶化。在其他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阿胶、鹿角胶、鳖甲胶等胶剂打碎后,置于药液中,用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或者单独加温溶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如阿胶、芒硝、饴糖、蜂蜜等。

“冲服”是指对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可研成粉末冲服。如需复煎或三煎,应合并药液后,再加入冲服的药物,然后分次服用或者将冲服的药物按服用次数平均分好,每次服药时加进去。

(本文仅供中医研究者参考,不作治病依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阿胶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2 梦天家居 603216 --
  • 12-01 迪哲医药 688192 52.58
  • 12-01 东芯股份 688110 30.18
  • 11-30 家联科技 301193 30.73
  • 11-30 通灵股份 301168 39.0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