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高质量发展只能靠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

高培勇:高质量发展只能靠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
2019年11月05日 10:07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出席并发表演讲。

  高培勇在演讲中表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们首先应当把自己置身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语境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就此而言,一个重要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行动是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

  他表示,我们所需要的最管用的手段是深化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

  高培勇提到,当前的经济下行的趋势是由多种因素交互的作用而成的,决不是来源于一个或者一个方面的因素。那么面对多方面的一些压力和因素,我们只能对症下药,不可能指望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万用良药。

  “当前最需要的是告别惯性思维,这对于不管是经济理论界还是经济实践层而言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高培勇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高培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给我确定的开幕演讲的题目是《高质发展与中国经济新思考》。我想借这样一个主题表达一个基本见解,那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只能靠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来要高质量发展,要靠企业竞争力。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提法?大家知道当前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讲问题、抓落实要对标对表,无论是对标还是对表,我们都必须提及闭幕不久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经济领域的两段阐述。一段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讨论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时,主要谈了三位一体,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后两条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层面。我们也知道基本经济制度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经济制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一段话。

  第二段话提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讨论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候也是用的三段话表述,一,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其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其三,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对于前一段话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对于当下最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当说经过过去几年的深入探索,我们已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概括,要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要企业的竞争力,我以为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严格的区别开来,并且在其中画一条明确的分割线。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在谈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拉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但是在这个清单的前几行务必会如四中全会那样注明两条,一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另外一条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当谈到新发展理念的时候,它的基本的含义就是要告别旧发展理念,换言之,新发展理念是相对于旧发展理念而言的。那么什么是旧发展理念?虽然在文字上可以做多种表述,但是它的基本要义就是它盯的是GDP的规模,盯的是GDP的速度。经济工作的中心是围绕着GDP的规模和GDP的速度转。当谈到新发展理念的时候,相对于规模和速度我们更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也就是说要以效益和质量替代规模和速度,或者再退一步讲至少在规模和速度的基础上加上质量和效益。

  我们说这是一个特别核心的要点。

  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当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时候,它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告别需求管理,或者说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要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需求管理,我们也非常之熟悉,那就是要站在需求侧紧盯需求总量,通过逆向调节实现短期平衡,它所依托的主要手段就是政策调整。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它相对应在中央文件当中有这样一个表述,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需求管理的颠覆性调整和方向性改变。对照需求管理,那无非就是讲你要从需求侧移步到供给侧,从紧盯需求总量转为聚焦供给的结构和供给的质量。你要从追求短期平衡转移为追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你要从主要依靠政策的调整转为深化改革。所有的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精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看到的,都是要在同高速度增长的经济语境当中的比较当中去看到的。

  之所以说这些,其实主要是想表明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们该怎么做?首先应当把自己置身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语境当中,这样一个平台之上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就此而言,一个重要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行动是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我们所需要的最管用的手段是深化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我以为如下三件事值得我们特别的关注:

  其一,当前的经济下行的趋势也好,压力也罢,是由多种因素交互的作用而成的。它决不是来源于一个或者一个方面的因素。比如从今年以来我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经常说的是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叠加”,或者说“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周期性与结构性矛盾相交织”,无论怎么表述它告诉我们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导致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面对多方面的一些压力和因素,我们只能对症下药,不可能指望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万用良药。这里最中心的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宏观政策随之变化,希望通过宏观政策的对冲性调节来抵消经济下行的压力,抵消导致经济下行的诸多因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性的调整所能针对的东西是什么?所能对冲的东西是什么?它所能对冲的至多是周期性的因素,至多是短期性的因素,外部性的因素如此等等。但是对于结构性的问题,对于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问题,只能是通过改革的行动才能对冲,才能得以缓解或化解。不可能把全部的希望都指望于通过逆周期调节的行动来加以解决,换言之在今天的背景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改革,或者说通过改革加上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的调节才可能取得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其二,要站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之上来讨论问题。我们经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当我们聚焦在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上的时候,相对于高速度增长阶段,我们要特别的明确高质量发展阶段最需解决的矛盾是什么?如果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是供给侧的问题,而不是需求侧的问题,或者说退一步讲,高质量发展阶段除了总量问题之外,我们还特别需要聚焦于结构问题,除了需求侧的问题之外,我们特别需要聚焦于供给侧的问题。不管是做除法还是做加法,我们的视野也都不能局限于政策调整,而要跳出政策调整,着力于深化改革。

  第三,当前最需要的是告别惯性思维,这对于不管是经济理论界还是经济实践层而言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道理非常之简单,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年代,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和高速度增长的那样一种特殊的经济语境密切相关的。提到宏观调控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需求管理,提到经济发展我们首先想到可操作的手段就是招商引资,要从高速增长的语境移步到高质量发展的语境,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理念、思想和战略的深刻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要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

  说到这里,我的最终结论是要聚焦于改革,把关注点由政策调整转化到深化改革上来,或者说要由政策调整叠加深刻改革,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出现似是而非的决策,才可能避免导致一些南辕北辙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背景条件下,要实现高质发展,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们首先要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6 指南针 300803 6.25
  • 11-06 三达膜 688101 18.26
  • 11-05 矩子科技 300802 22.04
  • 11-05 贝斯美 300796 14.25
  • 11-05 联瑞新材 688300 27.2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