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泰:不宜过分夸大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

滕泰:不宜过分夸大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
2018年12月05日 16:04 新浪财经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

  新浪财经讯 “2018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于12月4-5日在北京房山举行,论坛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担任指导单位,主题为: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安全,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出席并演讲。 

  滕泰认为,对于现在金融科技的风险、社会风险不宜过分夸大。长期以来我们中国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停留在传统的政治教科书的水平,一想到经济危机就觉得人们吃不上饭、社会动乱,这是农业社会时期的危机。在工业社会早期的危机,会造成大面积失业、经济衰退、工厂倒闭,出现严重的问题。

  但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时,在工业社会后期,哪怕发生一定的金融动荡,大到像全球2008年金融风暴那样,也不影响人们吃饭,基本物质生活是中性的,只是富人的资产贬值了而已,影响投资、影响消费,过一段时间就回来了。滕泰认为,“不宜过分夸大社会动荡的风险,尤其不能夸大金融科技它的社会影响。”

  以下为演讲实录:

  滕泰:各位嘉宾下午好,我给各位汇报的是尊重新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好金融科技发展的防范。第一点内容是如何从新经济的发展规律角度认识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个人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来,在很多场合都发现,旧金融不能够满足新经济的发展需要。

  第一新经济的特点是有很多的产业具有越来越强的软性特点,包括一些软性制造业、包括一些知识产业、信息传媒产业、文化娱乐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没有很强的重资产,而是有很强的软价值或者软资源,对于这样一些新经济软产业,我们传统的金融业尤其偏重于硬资产抵押的传统银行业,依托于传统的财务报表给予支持的包括资本融资的手段都很难给新经济以足够的融资支持,所以应该说为什么会有金融科技这么大的发展,实际上是新经济发展的规律必然要求。而新的金融科技的发展既重硬资产抵押也重软资产,既重视传统的财务报表也重一段时间积累的信用评估,所以它给予融资支持的依据和传统金融手段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满足了新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第二,新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新经济的价值创造规律和传统的制造业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80%、90%甚至100%的投入都应该是有效投入,无论是土地、人工或者资本的投入,只要管理不出现失误都应该是有效投入,对于很多软产业或者新经济而言,大部分投入有可能是无效投入,比如你写一个成千上万的程序只有一个产生了微软早期的东西,写了很多游戏但是只有一个王者荣耀,或者在艺术品创作里边很多人都想写出杰出的电影、好的小说,但是大部分可能是无效的投入,画笔一幅画,谱一首曲,打篮球想成为杰出的篮球运动员等等,失败或者无效投入有可能占60%、70%、80%,真正有效的是最后那一部分,对于这样的价值创造规律,传统的金融行业如何给予支持,我们必须发展金融科技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第三,新经济的特点是它的价值实现规律跟传统产业、制造业也不一样,传统制造业的价值实现一般都是销售产品,一个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果是十块钱,它的成本要低于十块钱,比如九块钱才有一定的盈利,这个企业才能存在下去。但是对于很多新经济,互联网企业、只是产业、信息产业而言,它的家价值实现规律不是这样子的,在十年二十年的投入没有盈利,比如京东,在过去十几年一直亏损,但是市值高达几百几千亿美元,有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阳光免费,新光收费,成千论万上亿人都享受着腾讯微信等等类似的免费服务,但是向另外一部分人收钱,这些企业都是先有巨大的波动价值后有盈利模式。如果一个企业可以有几十万人免费享受你的服务,你企业的估值有可能值几十亿,哪怕你不盈利。如果有几百万人免费享受你的产品服务的话,你的市值估值有可能值几十上百亿美元,如果有几亿人愿意免费享受你的服务,你就是facebook,就是腾讯微信就值几千亿美元,所以对这样价值实现的手段,传统银行业和传统资本市场怎么给它新的估值方法,鉴于新经济发展以上这些软性的特点,价值创造的新规律以及价值实现的新规律,金融科技的发展是非常必须的,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支持新经济的发展。

  正因如此,我们国家在过去若干年来一直对于各种新的金融科技采取比较呵护、比较容忍的一种支持的态度,哪怕是在没有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也在支持他们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政策容忍度和相对宽容的支持态度,所以当前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互联网的P2P、互联网保险、人工智能等等它已经走在了 世界的前列。但是我们为什么走在世界前列还有第二个原因,这就是我要讲的越是在金融抑制最严重的地区,对于金融科技的需求越是迫切。

  几年前第一次去台湾的时候很奇怪,那个地方几乎人们不怎么用互联网网约车,当然北京、上海滴滴打车已经非常流行的时候,在台湾地区不怎么使用这个东西,我做了调研,那个地方为什么没有网约车或者不流行因为没有出租车专营权的垄断,一个驾驶员注册一下每个月交一千元台币就可以提供出租车服务,所以打出租车很方便,正是因为传统的出租车服务的抑制不明显对网约车的需要不明显,大陆几十年前打不到车一直到现在,所以网约车一出现就非常的火爆了。

  当我们说中国的金融科技为什么这么发达的时候,不能光说互联网怎么样,实际上因为我们传统金融业太落后了,很多企业很多经济现象根本从传统经济得不到支持,在20年前99年、98年的时候我们研究美国的互联网泡沫没有破灭的时候研究美国的互联网企业,那个时候我作为一个分析师觉得曾经非常的担心中国的电子商务如何能够起来,因为中国人它互相之间的社会信用不如欧美国家发达,如果你在网上买个东西通过互联网,我先寄给你还是你先我钱,20年在中国的电子商务是面临巨大问题,谁也不相信谁,美国人用信用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有信用卡也能支付,但是我先付给你钱你再寄给我,在2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因为互相不信任、社会信用基础的重大缺陷,反而催生了支付宝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它用那样一种方式,先把钱交给支付宝,收到货以后打个满意再把钱付过去,反而造成了我们中国第三方支付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居然领先全球,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这么发达的第三方支付手段。有的时候传统方面的落后,恰恰给新经济互联网金融或者类似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很广阔的空间,正是因此中国在这方面的监管上还应该保持进一步的容忍和支持的态度,因为我们很多新经济,民营企业仍然很难通过传统手段获得金融方面的服务的支持。这是我要讲的第二部分,越是在金融抑制最严重的地方越需要金融科技重大的发展。

  谈到金融监管,也跟各位汇报我的四点简单的看法:

  1、对金融科技的风险,社会风险不宜过分的夸大,长期以来我们中国对金融危机尤其是经济危机的认识停留在传统的政治教科书的水平,我们一想到经济一旦发生危机就会发生人们吃不上饭、社会动乱,这是以前,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如果有危机是周期性的粮食危机和土地危机,确实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在工业社会早期的时候,一旦发现危机真的是大面积的失业、经济衰退、很多工厂倒闭,出现严重的问题。

  但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时候有一位国有企业的领导去美国访问,当时我在沃顿商学院做访问学者我接待了他,他逛了很多城市说,这不是全球金融风暴、金融危机吗?美国跟原来没有什么两样。我说你想看到什么,想看到成千上万的人饿死,资本家把牛奶倒到河里面?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所以在工业社会后期,哪怕发生一定的金融动荡,大到像全球2008年金融风暴那样的也不影响人们的吃饭,基本物质生活是中性的,只是富人的资产贬值了而已,影响投资、影响消费,过一段时间就回来了,所以不宜过分夸大社会动荡的风险,尤其不能夸大金融科技它的社会影响。

  一谈到金融科技我们发现它很难监管,互联网传播快、影响的广泛性等等,夸大它的发现,实际上已经结果这么大一轮经济下行,从2007到现在为止将近12年的下行,季度的GDP从07年的12%、13%降到现在的6%点几,这是最长一段时间的下行,金融科技到底带来什么样的方向,既没有带来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区域性的经济危机,也没有行业,因为它去中心化、分散化、小规模甚至风险是可控的,我们不能通过想象夸大这个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科技顺利的发展。

  2、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应该认识到很多问题不是宏观监管的问题,金融科技的风险防范首先是金融科技公司自己的问题,如果任何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者P2P公司一旦出现相关的风险自己就倒闭了,所以我们作为监管者要把自己的定位做好,只要我们制订了规则,市场准入做好,哪些合规投资者可以做第三方支付,哪些可以做私募基金、哪些可以做智能投入哪些可以做互联网的P2P,剩下的微观的事情不宜过度干预,金融科技公司自身对风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监管者自己,而事实上有些监管的忧虑也替代不了金融科技风险的发生,比如说来自一个互联网,一种黑客对区块链的攻击,宏观监管者很难有所作为。所以监管本身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用宏观的监管替代金融科技公司自身的微观风险防范的建设。同时监管者也应该学习金融监管技术,像刚才这位外国嘉宾讲的一样,如何提高金融监管的技术。所有金融科技无论是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信贷、互联网保险还是智能投顾它的基础都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区块链这些新的技术的发展,建立在新经济新技术的基础上才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监管者只是成立一个部门,但是没有掌握第三方监管支付的相关手段,想管P2P就成立了P2P的部门,想管数字经济区块链就搞数字经济区块链研究所但是并没有相关技术的话,监管也很难实现。

  3、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要避免,尤其是对现在金融的监管避免触发,由于监管者忧虑所人为引发的风险。在微观当中企业家信任你的部下就不会不信任,如果你怀疑他,处处防着他,他肯定会离开公司,但是作为宏观的金融监管者如果每天都担心有风险怎么办,有可能你就是诸葛亮。

  今年大家知道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尤其在金融领域里边,这个风险怎么来的,就是监管者好心办坏事,年初的时候搞去杠杆,执行过程中又把它变成结构性对民营企业的重点去杠杆,结果引发了相关的金融风险,到现在虽然变成稳杠杆了,但是还在慢慢恢复过程当中。所以金融的因果关系跟物质量子世界的因果关系跟牛顿世界的因果关系不一样,不能说谁是因谁一定是果,有的时候是互为因果,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一样,有了信心自然有资金,有了资金就有信心,是资金带来信心还是信心带来资金,很难确定。所以监管既可以防风险,弄不好的话,如果不懂监管,或者忧虑,忧虑是一种负能量也可以人为的触发风险,总之希望中国的金融科技,虽然它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希望在监管部门的呵护、容忍、支持和科学的监管下继续发展壮大。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7 华培动力 603121 11.79
  • 12-18 紫金银行 601860 3.14
  • 12-13 青岛银行 002948 --
  • 12-12 利通电子 603629 --
  • 12-04 爱朋医疗 300753 1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