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新浪财经讯 11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财新峰会”发表视频讲话称,新体制的“四梁八柱”的设计已经基本齐备,现在的问题只在于能不能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使它们都落实到位。
“能不能够有效地执行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的各项决定,切实推进改革,乃是发展转型成败的关键。”吴敬琏说。
吴敬琏还指出,提高发展质量的实质是尊敬经济效率,而且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经过一个很长的认识过程。
198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建设的十大方针,经济建设的十大方针核心要求就是“千方百计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围绕着提高效益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但“十大方针”所规定的一些政策措施执行了两三年以后就因为有人提出这些调整产业政策的一些决定违背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因此这十大方针的执行就开始缓慢,后来停止下来。
1995年,国家计委提出来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针对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是效率的提高缓慢,因而很难持续地、稳定地发展,这样一个缺点。1995年制定1996—2000年第九个五年计划,国家计委提出要把增长方式从靠投资拉动的增长转变为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对此,吴敬琏评价称,“我们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或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中国十四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提出了必须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第一个根本转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第二个根本转变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后一个转变是前一个转变的基础。由于第九个五年计划正好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整体推进的改革以后,和这个改革的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可是到了2001—2005的十五计划期间,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一种回潮的现象,在当时提出了所谓产业重型化这样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要求,同时当时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大增强,使得各级政府都可以用海量的投资去进行所谓形象工程,就是说造船运动和所谓的政绩工程,就是大量投资建设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于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倒退,出现了粗放增长方式的回潮。
2003年—2005年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面对着经济增长状况恶化的状况,爆发了一场关于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大争论,许多学者都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会出现恶化的趋势。这次大争论的成果是2006至2010年代的十一五规划重新规定了以提高效率转变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且要求按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通过多方面的改革来消除这些体制性的障碍。
201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的判断。因为十一五规划时,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没有取得进展,特别是在2004年出现经济过热以后主要采取行政手段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调结构,结果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然而直到十一五结束经济方式转型仍然十分缓慢。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使得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宏观层面的货币超发债务积累、杠杆率升高,以及社会矛盾凸现,就促使了有识之士发出了重启改革议程的呼唤。
2012年,中共十八大做出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历史性决定,使得中国的发展历程出现了新的转机。中共十五大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地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
吴敬琏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建立起一个好的体制。他认为,目前我们已具备了构建这一体系的许多重要条件。
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为构建这一体系制定了顶层设计和路线图,一方面它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实现上述这两方面的要求,就为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可期待的制度基础。”在这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在各个领域推进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指导意见。吴敬琏认为,新体制的“四梁八柱”的设计已经基本齐备,现在的问题只在于能不能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使它们都落实到位。
“能不能够有效地执行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的各项决定,切实推进改革,乃是发展转型成败的关键。”吴敬琏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