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提速 我国将加快培养防治结合全科人才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陈星
9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医护人才总量、结构都还不适应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此次疫情更加显现出公共卫生、重症救治和护理等方面人才不足。
会议提出,要加大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医护人才保障,优化医护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些领域的人才培养问题被着重提出。会议提出,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高度重视护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增强一线护理力量。
聚焦在护理领域,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曾表示,无论是SARS还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这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能看到护士的身影。在这次援鄂医疗队中,护理人员占整个援鄂队员的近70%。
要普遍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金群华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曾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临床和护理人才特别是公共卫生与预防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成为救治工作开展的短板。公共卫生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日趋弱化,存在着“重医轻防”的发展倾向。
对此,金群华建议深化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公共卫生学科作为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型医学人才,使其在日常工作特别是基层医防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近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公卫体系的投入实际上是在构建科学中心、创新中心与人才培养中心,从而起到公共卫生安全堡垒的作用。
此次会议强调,加快培养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医学院校要普遍开展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逐步扩大服务基层的定向免费全科医学生培养规模,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
此外,要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深化医学院校与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提高中医药专业教学中经典课程比重。
建立临床实践保障机制
会议还提出,高度重视护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增强一线护理力量。
近年来,我国护理队伍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护士数量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较2018年护士数量增加约35万,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数量达到445万,大专以上学历超过70%。
但一些结构性问题仍存,如基层医疗机构、偏远地区、农村护士相对不足。
吴欣娟建议,院校护理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应更加结合实际。这次疫情提示,今后应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公共卫生护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应根据社会需求,加大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重症护理人才培养力度,且要医教协同,医院和院校紧密结合培养护理人才。
此次会议也提出,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临床实践保障机制,加强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职能,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会议还提出,建立中医药跟师临床学习制度。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陈云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古代就是学徒制的教育,我国近几年也一直在推动中医师承教育。仅靠院校教育确实有一定问题,例如,存在部分人尽管是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毕业但临床能力差的情况,推动师承教育利于提高临床技能。
陈云华同时指出,目前在师承教育上还存在问题,包括名义上师承但却没有真正跟师学习技能的情况,需要去推动师承真正的落实。
会议还指出,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改革,推进突出临床实践的职称评定。要围绕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经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方面与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责任编辑:戚琦琦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