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人,23日的这场电视电话会议在共和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次,主题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到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有关同志、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团级以上干部都参加了会议。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200/w550h450/20200224/1807-ipvnszf2853958.jpg)
会议对当前形势作出了重要判断。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784/w1024h560/20200224/c3d2-ipvnszf2853981.jpg)
这个基本判断说明了什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从短期经济运行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是不能低估的,要高度重视。但是从中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强大的供给生产体系,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在这些因素的支持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发展的动能也是非常强劲的。所以说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冲击都不可阻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154/w1024h730/20200224/3853-ipvnszf2854055.jpg)
从宏观政策调节的角度,会议还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
怎么理解这“两个更加”?围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应该有怎样的针对性举措?
张立群:社会再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一类社会活动,一刻都不能停下来。在这个背景下,一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有针对性的发力,包括阶段性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发展的货币金融政策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最近这些年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需求不足。所以要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聚焦在扩大内需上,包括提振投资、积极扩大消费,尽快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尽快缓解企业销售困难、订单不足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工作结合起来,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一定能够比较快地恢复到一个上升发展的轨道上来。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695/w445h250/20200224/4aec-ipvnszf2854087.jpg)
当前各地疫情管控力度不一样,可能导致人力、物流等出现断点,产业链修复碰到障碍,这个该如何解决?
张立群:这次疫情确实是空前严峻,一方面我们不能够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不能够过早放松防控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复工复产也是迫在眉睫的。我们必须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考,虽然有空前的难度,但一定要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方面,同时向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