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锋:为什么2B业务在中国很难做起来?
原创: 邓锋
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作为资深投资人,邓锋认为目前风险投资越来越多的投向早期和科技方向,科技创新本身也处在一个长周期的加速发展过程中,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
当前大的营商环境出现了好的转变,政府也希望我们能从帮助解决问题的角度提一些建设性建议。包括营商环境建设,有很多可以具体操作的改善点:比如解决拖欠民企货款的问题,有的通讯运营商拖欠民营企业货款普遍超过两年,这些应付不付的账款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经营。
比如中小企业面临的贷款难问题。曾有数据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全年的利润相当于所有上市民企利润的1.5倍,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却有如此高的利润;民企的融资成本普遍是国企的2倍,这样的情况下,民企的成本压力巨大。
事实上,中小企业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但为什么中国2B行业一直做不起来?美国硅谷的2B和2C业务模式发展的都很好,甚至2B业务成功的公司数量比2C的还要多。中国中小企业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面临着一些低价中标、潜规则等灰色问题,这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合规和诚信经营,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更加严格的约束。
我们需要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纾困,也推动体制、法律、企业经营等营商环境的改善。
对于风险投资行业,应当对过去有所反思,为什么共享经济的模式过去两年出现了各种问题,没有做起来。其中一个原因是过去有太多不专业的人投了很多不专业的公司。而且用估值的高低来衡量公司的好坏是完全错误的,结果估值很高,一捅就破,对公司价值的认定偏离了本质。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资本市场活跃度降低,钱变得紧张,反而对创新创业产生负面影响。
2018年的创业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量下降,但投资总金额有所上升;北极光在这一年无论在投资项目数量和金额上都较前一年有所上升,我对未来中国创新创业还是看好的。首先,风险投资出现分化的趋势,有些机构再过两年可能会被淘汰,有些机构会通过环境的突变而变得更好,但整体行业在向更正规、更专业的方向走。其次,目前风险投资越来越多的投向早期,投向科技方向,政府也更加支持科技创新。过去几年产生的如AI泡沫、半导体泡沫都在消退,大环境正逐渐向好。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市场的拉动,人才储备和资金储备等条件的改善,科技创新本身也在一个长周期的加速发展过程中,这些都构成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
当下我们需要思考中国的创新体系与国外相比有什么问题,如何去破解。中国绿公司年会把企业家、科学家、风险投资方、政府等聚集在一起,大家共同探讨创新体制和生态的建设,当前科技创新有哪些机会,公司在实践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推动中国公司的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