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从农转工、内转外到逐步形成“内外联动、共生共赢”,苏州制造的生长脉络是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探索之旅,而以制造业为内核的苏州实体经济实现了足以引领中国的现象级蝶变。
本文为2022年第22期《财经》杂志封面系列文章之一,完整报告将于10月28-29日“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发布。
文/《财经》记者 苏琦 编辑/张燕冬
苏州作为中国制造业强市,历经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再到“内外联动、共生共赢”,其发展历程可以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的浓缩版。
面对地缘冲突风险显性化、全球供应链生产链重组和内生动力机制转换挑战,人们期待看到作为中国实体经济重镇的苏州面对压力表现如何,展现出了什么样的成色和韧性,又有哪些经验可资全国借鉴。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人们对有着标杆意义的苏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继续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期待其增强内生动力,在双循环格局下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期待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工业基础的跃升。
《财经智库》联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等30余名专家,组成中国实体经济苏州课题组,就相关议题展开近半年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苏州特点”与“苏州路径”,以期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样本示范效应,为如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提供一些思考。
——编者
日前,工业强市苏州又交出一份成绩单。2022年1月-8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1月-7月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大幅提升。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产值增长面达65.7%,比1月-7月提高14.3个百分点。主导行业支撑稳定。电子信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7.3%和5.7%。高技术产业引领发展,1月-8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
在国内一轮轮疫情扰动和国际层面俄乌地缘冲突影响及一些国家频频推出意在重组全球生产链、供应链举措的多重冲击之下,苏州的成绩来得殊为不易,诚属可贵,凸显了苏州实体经济的韧性和实力。苏州强则江苏强,江苏强则全国稳。对于稳住中国经济增长大盘而言,苏州的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韧性和黏性
苏州,是中国充分利用全球化浪潮、入世机遇,全方位、大规模融入全球产业链,依托以外贸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也因此,苏州在多种压力下能否经受住考验,依旧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便成为考验苏州乃至中国市场成色的试金石。
事实证明,苏州通过了这场艰难的压力测试。在苏州深耕近30年的日本企业牧野机床相关负责人日前对《财经智库》中国实体经济苏州课题组专家表示:“从目前我们的订单量,从客户跟我们接触的活跃度来看,应该是非常好的状态,不比任何时候差。可能我们的客户相对竞争力强一点,因为用我们设备的企业层次都比较高,自身竞争力比较强。确实在4月、5月,我们相对悲观一些,甚至担心出现工厂整个关掉的状况。当时有一些产业链转移,有些迁到越南去了,有些美资公司迁走了,人们对未知的东西总是很恐惧。后来过了一两个月再回头看,发现中国制造业的体量确实浩瀚如大海,当它再度开始启动发力时,需求是非常大的。”
除了中国市场庞大体量带来的需求,苏州本土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绵密健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协同发展效应,也对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吸附效应。
2005年前后,中国出口气势如虹。美国媒体想看看在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等常见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别的优势在助推中国外贸。后来有记者发现一流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物流等等都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推手,而高效的配套能力更是举世罕见。当时有媒体报道指出,一个外国厂商只要拿着一张图纸来到中国,那么接下来从建厂招工,到上下游企业配套,都不用操心。这种综合优势是难以撼动的,正是它奠定了中国强大的出口能力。
如今过去快20年了,中国制造业的上述优势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江苏北人可以给你一个自动化生产线和相关车间。目前我们为客户提供智能工厂从0到1的服务,从咨询到整体方案的设计,到软件、物流,到最终整个产线的交钥匙工程。对客户来说,就是买块地,我帮他一体化实现各项目标,我们自我定位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江苏北人总经理李涛表示。
除了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这一相对“传统”优势,苏州的供应链体系也日趋周密完备。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中国台湾友达光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涉及供应链的部分,以材料来讲,只有少部分的核心材料是依赖进口的,从2015年、2016年开始,例如像液晶、特殊光阻及其他周边的材料就已经在进行国产化替代,目前替代总量已经超过50%。除了设备外,其服务业务也都采用国产化模式。“在应对疫情时,事实证明这个模式对我们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友达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苏州已经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171个工业中类和505个工业小类,是中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苏州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强大,是长三角乃至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
苏州张家港,中国第一条超薄带工业化生产线在江苏沙钢集团投产。
苏州工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和由此带来的黏性、吸附力、韧性和弹性,还充分体现在其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作为制造大市,在传统优势领域,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纺织及先进纤维等产业集群全国知名,越来越多的先导产业集群也在茁壮成长。当前,苏州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集群优势。
在调研中,有一段话被反复提到,也最让人印象深刻,“如果需要做一个部件,而且材料不受限的话,我们只要两周时间就能做出来。”
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也扩宽了产业链的广度,夯实了产业链的深度。体量大、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是拉动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掌握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的基础。
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苏州有三家上榜企业——恒力、盛虹和沙钢。资料显示,苏州的龙头民营企业数量要高于无锡、宁波和佛山等几个制造强市;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方面,苏州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1家,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4家,位列江苏省第一。
此外,继“在中国为全球生产”之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感受到在中国为中国和全球市场同时生产的魅力。“我们电加工设备的主要市场在中国,中国客户原来是跟着走的,现在则开始领着走,对我们提出新需求。例如汽车新能源化产生了对模具技术的新要求,这些是由中国客户在引领,需求推动着我们的产品研发,包括汽车模具的变化,包括车灯、内饰等。”牧野机床相关人士表示。
外资巨头相继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更是对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努力的认可。
2022年6月,上半年疫情带来的冲击甫一缓解,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就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据悉,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将重点围绕氢能源基础设施开展研发工作,同时为空客全球提供先进制造、电气化、未来客舱及新科技的研发创新服务。空客方面表示,苏州汇集了航空航天领域众多全球领先的外包商和一流的科研机构,拥有完备的供应链,将为空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8月10日,全球轨道和商用车辆制动系统的市场领导者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中国区研发中心和苏州生产基地在苏州高新区正式启用。据介绍, 2004年以来,克诺尔集团先后在苏州高新区投资设立了克诺尔车辆设备、海纳微电子等五家企业,拥有超过1500名员工,苏州高新区成为集团在德国慕尼黑总部之外投资密度最大、业务范围最广、功能最为齐全的地区。
本次启用的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中国区研发中心,位于苏州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主要从事商用车自动驾驶、智能转向、底盘和传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将建立约300人的本地化研发团队。作为研发中心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支撑,位于苏州高新区ESR产业园的苏州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商用车电液转向及自动变速箱的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
而苏州本地制造业的转型需求,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新的蓝海,像博世、纬创资通、友达光电等原来以制造环节为主的企业,纷纷输出解决方案和管理经验,为苏州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实力之源
人们之所以担心疫情和地缘冲突以及个别国家意图脱钩断链对苏州的多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认知“苏州经济主要源自外资”有关。其实,这种认知已经是老黄历了。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合力引导下,苏州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财经智库》专家组经过对苏州为期两个月的实地深度调研后认为,苏州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内外联动、内资与外资共生共赢”的格局。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技术创新、税收贡献和吸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凸显。2020年苏州民营经济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为51.1%,苏州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这充分表明近年来苏州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民营经济完成民间投资339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0%,民营企业税收贡献超60%,吸纳就业总人数超80%,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比重超85%。
日前,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苏州共有25家民营制造业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更是以7323.45亿元的营收规模跃居榜单第一名。
位于苏州太仓的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除了内外联动,苏州还通过新老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面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压力,不少地方热衷于腾笼换鸟,但由于新老衔接做得不够好,旧鸟已去,新凤未来,结果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发展后劲不足。而苏州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兼顾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近年来,苏州投入巨资积极兴建科技创新载体、引育高端创新人才,提供高品质创新服务,着力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生态,助力工业经济创新发展。从2011年至2021年,苏州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8%提高到67.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4%增至3.9%,居全省第一;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339家增加到11165家;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从229人增加至2233人。
2021年,苏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苏州共建设了119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和78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共有高层次人才32万人,高技能人才82.4万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总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
大量的创新投入取得了显著效果,苏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在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是前五名中唯一的地级市。2021年苏州共有11165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68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2.5%。2021年,苏州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八项(人),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
财经智库《中国制造苏州样本》报告指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应该是继承与迭代的关系,而非取而代之。事实上,正是由于苏州积累的制造业基础,才让这些新兴产业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可能,例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依托于苏州的精细化工产业基础,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则依托于苏州制造的精益化生产能力,而氢能、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在钢铁、化工产业的深厚积累。
同时,苏州制造业拥有众多业态,传统产业升级为数字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助力数字技术迭代更新。例如,波司登在智能化改造上联合国内企业研发服装技术,充分融合数字技术和羽绒服行业工艺诀窍,引领细分领域行业标准,并通过供应链和营销端的数字化,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再如,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放弃了将智能化改造外包的传统做法,通过内部研发,解决了离散型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中最为复杂的装配难题。
政府也在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方面大力投入、精准投入:围绕企业缺方案不敢转、缺技术不会转、缺数据不能转、缺资金不愿转等难题,提出了免费诊断、技术输出、平台赋能、贴息奖补等措施。
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公布了2021年全国城区、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全国共40地入选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园区。其中,苏州市吴江区、虎丘区、吴中区入选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园区,入选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近年来苏州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扎实推进“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所付诸的努力。
在内外联动、新老平衡、智改数转以新带老等诸多举措之下,苏州以制造业为内核的实体经济实现了足以引领全国的现象级蝶变。
前路:挑战与突破
回首来时路,40年来,在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优势下,苏州走过了一条光荣而漫长的持续转型升级之路。从最初的“农转工”到“内转外”,坚持改革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一切外部资源,主动接受长三角及上海之辐射,逐步形成了“内外联动、共生共赢”的包容发展之格局。
如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种种挑战,苏州也面临新一轮挑战与突破的契机。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续写苏州模式的辉煌,为中国实体经济在新时期蹚出一条新路,各方正在勠力求解。
《中国制造苏州样本》报告提出,在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创新竞争加剧以及资源整合三大挑战的当下,苏州尤其要在“五基”产业等领域培养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引导成为制造业的单项冠军和产业集群中的创新先锋,并逐步从国内走向全球,登上制高点,成为世界知名的“隐形冠军”。
在科技创新驱动增长方面,缺乏从“0-1”基础型创新突破,是人们对于苏州未来发展动能乏力的主要担忧。目前苏州的大学、科研院所数量与其经济体量并不匹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乡镇企业借助于“星期天工程师”攻克技术难题,如今则凭借苏州市与各区丰厚财力吸引大学及科研机构落户。中国科学院纳米所、医工所等34个分所落户苏州,占到中科院全国研究机构的20%。
尽管如此,一个正在形成的共识是,受城市能级、上海虹吸效应及经济结构特征等影响,让苏州过多承担基础研究任务并不现实,苏州自身也不应贪大求全。解决企业在“1-100”应用型技术方面的研发难题,应是苏州引进“大院大所”的核心目标。
《财经智库》在调研中发现,围绕苏州四大主导产业,苏州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已经搭建起来,这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机构更贴切了解产业需求,创建了良好条件。不过,占苏州经济半壁江山的外资难以融入本地创新环境,而能够主动带动创新链发展的民营龙头企业数量还较为有限,还需要苏州政府更加提供前瞻性引导,为科研与产业进行嫁接。
如何在市场“看不见的手”、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引导下实现市域经济统筹发展,让实体经济各有侧重,从而提升制造业整体的供应链规模和效率,也是苏州未来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财经智库》专家们普遍认为,对于苏州而言,更好发挥好六区四市的比较优势,补齐各自短板,不盲目追求全产业链建设,而是与周边地区形成依附和联动,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推进整合重组,畅通市域技术交易和资源流通渠道,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全市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4+6大于10”。这需要六区四市突破行政区划、思维限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产业协同障碍,做好产业创新集群布局。
在双循环背景下,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互动以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互动,是提高城市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人们期待苏州能让更多的创新和创意在行业边界诞生,在交流和互动中转化为实践。这需要充分发挥苏州制造业门类全、特色产业多的优势,做好产业间的联动,挖掘可以结合和互动的要点。
在做好市域融合发展工作的基础上,人们期待苏州积极主动探索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谋划更大更快的发展之路。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本轮规划将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确定为上海市以及周边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舟山市在内的“1+8”城市市域行政范围。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一个大手笔,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极正在“由点向面”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等都市圈或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如果将上海比喻成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金融资源、科技资源丰富,制造业生产环节逐年迁出,那么苏州就是城市群的龙颈——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处于核心地位,向其他地区辐射,是许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
未来,苏州应立足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上海的金融资源、科技资源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实体经济对接,起好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优化要素资源空间配置。
作为非省会城市,亦非计划单列市的地级市,苏州凭着对全球产业发展的前瞻理解、独到的战略眼光、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业立市”的坚守,形成了独特的苏州制造特色,走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鲜明路径。苏州以系统性思维探路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前瞻性眼光应对制造业未来挑战,对于全国许多城市都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