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再尊重中国游客:撕裂东亚的宿命悲歌

日本不再尊重中国游客:撕裂东亚的宿命悲歌
2023年09月05日 15:57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起点财经 作者:彭涵

  近期,一则关于“日本政客妄言中国游客”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流传的视频片段显示,日本两名政客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就“中国全面禁止日本水产进口”,提出要对中国游客进行“报复”。

  在中国舆论强烈抗议福岛核污水排海的背景下,这种声音显得相当刺耳。中日旅游迅速降温,部分已经预订十一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一时间不知何去何从。

  这里也引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日本政客敢这样羞辱中国游客?是中国游客不重要,还是日本旅游产业的话语权很低?

  从公开资料来看,这两点都不成立。

  很多媒体都在引用的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的外国游客中,中国大陆游客占比31%,消费额高达1.77万亿日元、名列第一。疫情前,中国人就是日本入境旅游最大的“金主爸爸”

  另一方面,日本入境旅游的发展充满坎坷,也曾费尽心机去争取中国大陆游客的青睐。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迎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同时其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结构,造成了国内消费不足。在此背景下,日本在2003年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希望大力引入外国游客消费,以旅游创汇推动日本经济增长。

  2007年,日本又通过了《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将旅游业上升到国家战略,计划在2010 年吸引访日外国人1000万人次——但这个目标落空了。

  2012年日本再度修改上述法案,并发起一系列变革:比如,加强日本旅游营销宣传、放宽和简化入境签证手续、扩大国际航线和起降次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等。

  这次日本终于成功了,促使入境外国游客从2011年的835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29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 12%。

  其中,中国游客是日本入境旅游“KPI达标”的关键。

  2014年以来,日本推出一系列政策,比如扩大了免税品范围、延长中国游客签证有效期等,为中国游客提供了“有针对性、高质量的服务”。2016 年,中国大陆赴日客流量已经增长到637.29万,较2014年增加1倍多,效果显著。

  最终,外国游客的消费,爆发出璀璨光芒。

  数据显示,2019年访日外国游客的消费额,达到惊人的 4.81万亿日元、占同年日本GDP的0.9%。尤其是为期10天的超级“五一黄金周”,外国游客为日本带来了2.1万亿日元的经济收益。

  可以说,中国游客与日本旅游业、乃至日本国民经济之间,都有过一段蜜月期。那么,到底是谁给了日本政客今天大放厥词的勇气?

  中国游客被取代了?

  一个最直接的事实是,在中国大陆游客“恢复尚缓”、尤其是团队游客缺席的情况下,日本旅游已经迅猛复苏了。

  有两组数据可以体现这一点:

  ·2023上半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只恢复到2019年的二成左右,但日本整体的国际游客人次已经恢复六成

  ·2023年二季度,日本的外国游客消费达到1兆2052亿日元,是2019年的95.1%、接近全量恢复

  日本旅游经济,已经没那么依赖中国大陆游客了。这或许和疫情期间,日本较早开放国际旅行有关。

  比如,2022年6月,日本向部分国家放开出入境限制、恢复接收外国团客后,日韩之间的国际旅客就开始迅速回升:韩国仁川机场数据显示,5月日本国际旅客仅恢复至2019年的4%,10月则迅速恢复至43.5%。

  其结果之一是,韩国目前取代了中国大陆,成为日本外国游客的第一大客源地。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来自韩国的游客为312.85万人次、排名第一;而中国大陆游客只有59.46万人次,排名第五。

  另一方面,在旅游消费上撑起局面的,是中国台湾游客

  2023年二季度,在日本外国游客的消费金额中,中国台湾游客以1739亿日元的规模排名第一,美国游客以微弱差距排名第二;而中国大陆游客的消费金额占比,比中国台湾游客落后了1.8个百分点,排名第三。

  中国大陆游客,已经不是日本旅游复苏的关键——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日本相关产业的重整旗鼓上。

  比如,MSCI Real Assets的数据显示,2023年迄今日本酒店外商投资交易规模达到20亿美元,高于亚洲商业地产其他行业,也已超过2022全年14亿美元的投资额。日本旅游城市的酒店价格,早就水涨船高。

  中日两国的旅游竞争力

  正在此消彼长?

  事实上,要理解日本人在旅游方面的强硬,还有个更长期、更隐蔽的视角:中日两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其竞争力在近十年来的此消彼长。

  有研究显示,2000至2019这二十年间,7大跨州旅行的客源国(英、法、德、意、美、加、澳),在中国、日本两个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出现过一个偏好的“反复横跳”——先从偏好日本转向偏好中国、再从中国又转向了日本。

  以欧洲四国为例,2011年之前其游客更多选择去中国旅游,但之后就开始翻转。赴日旅游变得“越来越香”。

  图表出处:论文《2000-2019年中日国际旅游的反向性、市场翻转及成因》,陕西师范大学

  这和日本修改《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进一步发力入境游市场的战略选择,发生在同一时期——日本不光是在卖力招揽中国大陆游客,同时也成功吸引了全球游客

  这样的变化,也出现在了亚洲市场,而且更为显著。

  同样是以2011年为分界线,之前泰国去中国旅游的客流量,是去日本的2-4 倍。然而,2011年之后,大量泰国游客开始转向日本旅游——到2019年,泰国入境日本旅游已经有132万人次,超过入境中国旅游的50% 。

  韩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只是其翻转节点在2016年。

  对日本来说,中国大陆游客在2014-2019年的大幅增长,确实让这个客源地的权重有所攀升——但另一方面,中日两国同时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力上的此消彼长,或许也让日本意识到了其外国游客的结构,已经产生了某种长期变化

  这种趋势,是否降低了日本对中国大陆游客的长期依赖?是否构成了日本政客敢公开羞辱中国游客的心理基础?

  这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更重要的变化。

  换句话说,中国入境旅游的竞争力需要迎头赶上了。对日本这样的邻国来说,尊重永远只来自于绝对力量的差距。

  东亚国际社会的撕裂悲歌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为什么偏偏在2011年,中日的国际旅游吸引力发生了翻转?

  有研究显示,国际关系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这一年,美国正式宣布了“重返亚太”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为保持亚太地区权力均势,显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存在,美国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联合中国的邻国共同遏制中国、在中国周边挑起事端

  这个背景,很有力地帮助我们理解了,欧美诸多国家及其在亚洲的盟友,为什么在2011年不约而同“向日本旅游靠拢”。国际旅游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意,而是充满了浓烈的江湖气息

  以日本本身为例。2010年前,中日关系“政冷经热”,中日贸易额增长迅速——从2005年1844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3428亿美元(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热络的经贸联系推动了双边旅游发展,中日旅游互动处于增长态势 。

  但在美国“重返亚太”前后,一切都开始滑向撕裂。

  2010年,发生“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中日关系空前紧张、中国前往日本的游客大幅下跌;此后,2011年日本爆发大地震、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2012年日本策划了“购岛”闹剧,这都再次造成了中国赴日旅游市场的滑坡。

  事实上,这个进程中还有个值得玩味的小细节:2014年日本开始改革入境游政策,中日关系也趋向缓和,所以从这个节点开始,中国赴日旅游又开始火爆起来、甚至远超2010年之前。

  但日本游客来中国旅游的热情,却彻底成为了历史、再也没有回归曾经的高点。

  那日本游客转头去了哪里?有数据显示:2011-2015年,去往中国和韩国的日本游客数量大幅下降;但去往中国台湾、泰国、美国和西班牙的数量,则有明显增长。

  所以,美国“重返亚太”到底带来了什么?可能首当其冲的,就是撕开了东亚这几位邻居心中原有的伤疤、并使其加剧扩大。

  将时间拉回现在。

  当我们看到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将福岛核污水排海;看到韩国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宣布无限期绝食静坐进行抗议;看到中日旅游刚刚因为跟团游恢复而萌发生机,却又因为这一系列风波变得惊魂未定——也许,很多人心中都会泛起一阵历史深处的悲凉,以及东亚社会的某种宿命感。

  这里曾经有过一段利益彼此的好时光,但它已经不复存在。人心似水、民动如烟,某种群体无意识的情绪潮水一旦涌起,恶性循环就不会轻易消散。

  旅游市场的变迁,只是这段宏大叙事中细枝末节的一页,却也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继续对旅游市场保持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
  • 09-11 中研股份 688716 --
  • 09-11 飞南资源 301500 --
  • 09-07 崇德科技 301548 66.8
  • 09-06 富恒新材 832469 5.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