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岁是青年阶段的结束、中年阶段的起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到35岁,更容易想到的可能是“失业”“晋升压力”“职场分水岭”等词汇。
一边是“35+”被认为生理机能和职场价值开始走下坡路,另一边是不少企业为了发展需要更加欢迎年轻人。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发现,这不是个例,而是摆在大多数职场人面前的一道坎。
前段时间,38岁外卖员陈师傅拥有名校硕士学历、资深媒体人工作经验,因找不到工作去送外卖的经历被送上热搜。由此,35岁就业问题引发铺天盖地的讨论。
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提到,从行业看,互联网、金融、文化行业的职场人更加担忧“35岁门槛”。紧随其后的是金融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原因是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金融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文化行业对创意要求高,这些行业的职场人更容易有年龄危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呼吁破除“大龄就业偏见”。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各地公务员省考招录中,多地将部分岗位的年龄要求放宽至40周岁,释放出积极信号。
而作为个体,如何未雨绸缪,从容应对35岁就业门槛,规划下一步职业方向?当就业现状和预期相差甚远,如何调整心态、重新出发?这些一直都是人生规划的重要一环。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和几位35岁左右的年轻人聊了聊,听他们讲述求职就业的经历,也尝试从他们身上找到“如何重新出发”的答案。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35岁就业压力以不同形式作用在他们身上,有的投出上百份简历,但应者寥寥;有的曾是猎头争相邀请的香饽饽,但连月来主动降薪投简历还未找到新工作;还有的半年找不到工作,被迫离开原来的行业。
半年投递简历数百份
这是李玲北漂失业的第六个月。
此前,李玲在北京一企业任职驻店陈列岗位,去年九月,因为所在的企业进行调整,取消她负责的项目,她也遭遇辞退。
35岁的她翻遍各类求职软件、小程序海投简历。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半年来投递的简历少说也有数百份,但大部分石沉大海,只有极少数时候能进入到面试,但面试过程也因为年龄问题屡遭尴尬。
李玲说,在面试时,有HR会特地强调其年龄是劣势,还有的本来招聘的是正式员工,却以她的年龄为由、告知她只能应聘储备人员,薪资差距上千元。
“最无语一场面试,从住处到公司花了一个多小时,但面试过程只花了短短几分钟询问个人信息,最后当然落选了;还有一次在面试中,我和HR相谈甚欢,原以为拿下了,但却迟迟没等到offer,几天后给HR发信息询问结果,对方已读不回,也让我很受打击。”
直到现在,她几乎每天都有面试,基本都是销售岗位,也有少数驻店陈列岗位,但因为个人经验与品牌调性不匹配而无法入职。
李玲喜欢撸铁,今年初,她海投了通勤时间1小时以内的所有运动品牌销售岗位,但无一例外地收到了拒绝邮件,“邮件翻着翻着就哭了”。
李玲表示,长达6个月的待业时间,存款只出不进,心理层面的焦虑情绪更加折磨人,为了尽快找到新的工作,她也曾放弃熟悉的领域,到零售、行政、家政行业寻找就业机会。
“其中在家政行业就投递了几十份,实习和兼职也投,一开始觉得类似的岗位门槛不高,但简历回复率也没有提升。”
李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实今年二月,她成功拿到一份商务经理助理实习生的工作,但是入职后公司又提出将她转岗到客服中心,她觉得后者成长空间有限,遂离职,“如果当初知道现在还找不到工作,不一定有提离职的勇气”。
李玲表示,当时决定提离职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建议她去申请劳动仲裁,但她觉得连月来的求职经历让她身心俱疲,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应付。
“兜兜转转半年,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35岁像一座高山把我和工作遥遥隔开”,李玲说。
从总裁助理到普通文员
郑可今年刚好35岁,已婚未育。
两年前,她曾在几家公司任职销售岗位,凭借着“社牛”属性和工作干劲,每次都是团队里的业务骨干,到手薪酬丰厚,还任职过销售主管。
在做销售以前,她在一家外企任职,两年时间,从普通文秘做到总裁助理,成长和晋升速度都让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羡慕。
郑可对工作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和拼劲。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从专科院校毕业后,通过成人高考拿下本科证书,此前就职的企业也多为世界五百强。
但职场一路顺风顺水的她,没想到在最近两年遭遇了职业滑铁卢。
2022年,她和现任丈夫结婚,因为通勤原因,她辞去原本的工作,打算找个离家近的岗位。
郑可说,因为此前做销售,底薪占比较低,收入以提成为主,多劳多得,岗位性质让公司对年龄没什么限制,她也因此低估了年龄对职业的影响,“后来想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投递了数百个岗位,都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
据她介绍,她2022年初辞掉销售岗位后,就开始投递行政岗位,“但每次面试聊到年龄和婚育,面试官的态度就变得刁钻起来,还有的以年龄问题压低薪酬。”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小半年,她终于在2022年下旬找到了一份总裁助理的工作,定薪8000元,试用期月薪6000元,虽然薪酬比上一份工作少,企业规模也不及此前任职相同岗位的外企,但她依旧喜出望外,收到offer两天后即入职。
临近2023年春节,试用期快要结束,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她接到公司HR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表示“老板娘觉得你没有做总助该做的事情”。
郑可说,当时接电话时情绪失控崩溃大哭。自问在这份工作投注了很多努力,她于是追问不满意的具体事项,但HR未作对应回复,只是传达试用期考核不通过的信息,“后来我觉得再纠结也没意思,第二天主动过去办离职”。
春节刚结束,郑可又开始海投简历,“经常投到平台当天限投,普通行政助理、文员也投,投递范围也从自己所在的区扩大到周边区域,薪酬期望也降低了两三成”。
郑可说,就算是这样,投出去的简历也多为已读不回,偶尔收到面试邀请,也经常聊个三五分钟就结束了,“这种面试,一般是凑数的”。
半个月前,郑可找到了一份企业文职的岗位,虽然月薪在六千上下,比上一份工作又降低了几成,不及薪酬高峰期的一半,但是她决定,“先就业再择业”。
期望薪资下调1/3
杨哥做过10年互联网HR,5年人力总监。
既是35岁上下的年纪,又有着丰富的人力工作经验,提及这个年纪的就业情况,她有着更深的体会。
“如果是普通的、替代性较高的岗位,这也是北京供需最多的岗位类型,企业往往更愿意录用20多岁的年轻人,而不是35岁上下的求职者,前者更有精力和成长空间,后者企业会觉得你工作了十几年还在原岗位,缺乏成长空间,而且期望薪酬也更高。”
杨哥说,这是男性和女性求职者在35岁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但女性求职者面临的情况往往更加严峻。
“30岁往后,很多用人单位又会从婚育情况出发,将女性求职者划分为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已婚已育三种类型,其中已婚未育求职最困难,因为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都是希望即招即用,担心求职者入职不久会怀孕、请产假。”杨哥表示。
在35岁之前冲刺到管理层的求职者,从以往情况来看,受到年龄限制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难以乐观。
杨哥以自己举例,在过去十几年,一般都是工作找她、而不是她找工作,“还在任职的时候,就会收到很多猎头的邀请,开出的薪酬也比原岗位高”。
转折发生在去年,当时原公司因为发展规划搬离北京,担任公司人力总监的她不想离开北京,选择裸辞。
“当时觉得这几年经济情况不好,就业形势严峻,但从自己过往的工作履历来说,觉得再找一份类似的工作不是问题,不说升职加薪,平薪总可以。”杨哥说,但是连月来的求职经历与预期相去甚远。
在她看来,求职者的受欢迎程度大致可分三大类,最受欢迎的往往都是猎头主动来找,其次是企业在求职网站主动联系,第三类则是要自己主动投递简历。
杨哥说,去年裸辞后,她基本没再收到过猎头的邀请,也鲜少有企业主动联系,就算是自己广投简历,回复率也不高。“每投几十个,会有一个面试。”
不仅简历和面试通过率大打折扣,薪酬也在降。
和预期中的平薪相比,杨哥已经将期望薪酬调低三分之一,依旧没有找到新工作,而提到求职困难的原因,她认为是“35岁的年纪叠加当前经济形势”。
这不是个例。杨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她身边的朋友,同一个圈子的基本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大家虽然在35岁之前晋升到了管理岗,但连月来离职后的就业情况都不理想,“大部分都得降薪找工作,只有少数学历、工作履历都极好的可以找到平薪岗位,涨薪的微乎其微”。
在杨哥看来,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个体需要主动做出更多努力来适应。
根据她的经验,求职过程的疲惫和求职未果的失落感,很容易对求职者造成巨大的身心消耗,在这个过程中,顺势而为,调整自我心态和目标十分重要。
“找工作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比如你找一个月工作,真正用在求职上的时间其实也就1周左右,剩下三周都没有事情做,这些空白时间如果百无聊赖,就很容易内耗和焦虑,不如让自己充实起来,比如学习、交朋友、锻炼身体,或者和优秀的人主动沟通,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杨哥认为,即使工作难寻,也建议大家再去找工作不是只看薪资,也要考虑企业性质、行业空间、公司稳定性,以及老板是不是认真在做企业,思考自己入职后三到五年是不是会有成长,而不是盲目就业,否则很容易在失业、找工作、就业之间无限循环。
另一方面,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也可以尝试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发展第二副业,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虽然我是人力专业,但现在也在学财务,拓展这些技能可以提高我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而且我也会考虑第二职业,比如兼职卖保险,或者做自媒体,不要给自己设限太多。”
(应采访对象要求,以上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