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22个热词前瞻2022
二十大
●李攻/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二十大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担着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今后党和国家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行动纲领,选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使命。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党中央提出:二十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要严把人选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着重了解人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同时,要严把人选廉洁关,认真落实“四必”要求,严格甄别核查,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
从上述党中央部署党代表选举要求可以看出三点,一是政治方向上必须明确,二是党代表必须自身过硬,三是党代表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前两者是对党代表政治觉悟的要求,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好干部、人才方面的“储备”。党中央要求,要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既要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要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保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注重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人选。
稳增长
●祝嫣然/文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2021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在出口超预期增长、新动能不断增强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稳步回升,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但受多地疫情散点反弹、能源价格上涨、电力供应不足等影响,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回落至5%以下,环比增速也明显低于近年来的同期水平,经济下行压力不小,明年经济增长向5.5%~6%的水平回归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宏观政策要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增长将成为2022年的政策主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日前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22年将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加强统筹协调,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如何实现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内需潜力大是中国经济优势所在,2022年,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将有机结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稳增长还意味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韩文秀表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如履薄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按照各自的职责推动风险的化解。
共同富裕
●郭晋晖/文
2021年,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划定了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系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政策措施将在2022年陆续启动。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这引发了全社会对共同富裕的广泛关注,共同富裕不再是一个远景目标,而是到了要有切实举措,见到实效的阶段。
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出将通过做大做好蛋糕、继而切分蛋糕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在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增长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促进共同富裕首先要坚持高质量就业。我国已把就业优先上升为宏观政策,2022年,我国将继续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民生。
共同富裕需保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目前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份额只占到46%,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今年公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首次将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纳入到量化考核的预期性目标之中,要求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可以预期,2022年,我国将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和劳动报酬份额。
共同富裕需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在社保方面,2022年我国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是统筹解决各地区社会保险筹资和待遇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今年“双减”的基础上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同时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等。
双循环下的内需外需
●缪琦/文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点,也是一条底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机遇。
我国内需潜力巨大,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市场主体丰富,应变灵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54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国网上零售额118749亿元,同比增长15.4%。业内预测,2022年社零消费有望温和修复,全年同比增速在6.0%左右。
就外需而言,我国在防疫中的出色表现,让全球对于率先复工复产的中国供应链依赖性增强,也使得我国对外出口高速增长,贸易顺差屡创新高。自2020年6月起,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连续第18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12月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则提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的当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打通“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
2022年,政府将会更致力于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比如通过结构性减税和加大转移支付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并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把扩大内需切实推动起来。
2022年,消费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居民收入总体稳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绿色低碳消费趋势也逐步显现。在提振消费需求方面,要继续激发市场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保住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的同时,释放线下消费、服务消费潜力,并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吴斯旻/文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2021年,如何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引导资本脱虚向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的重大关切之一。
如互联网领域,为防范平台企业无序并购行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对80余起互联网企业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开出罚单,此外,还有多个经营社区团购的平台企业因低价倾销等行为被处以高额处罚;在教育领域,伴随“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去资本化目标逐步得以实现。
在推进反垄断、反行业乱象的过程中,也引起一些市场的误读。对此,2021年9月,针对平台垄断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曾明确“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要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夯实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法治基础”。
2022年,如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哪些将成为重点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在规范资本发展方面,针对一些大宗商品及民生必需品价格暴涨,贯彻执行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协同做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反暴利防范短期游资炒作、反资本脱实向虚、反头部平台企业侵权等工作。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业界认为,接下来,政策端或将出台适度的扶持性政策,引导资本流入科技创新、新基建、碳中和、长租房等宏观政策支持的领域,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财政政策走向
●陈益刊/文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明年经济下行面临更大压力。为此仍需要一定扩张力度的财政政策,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近些年财政扩张性一大表现是大规模减税降费。2021年减税降费规模依然达到1万亿元,而财政部明确明年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预计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而减税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2021年底到期的一些针对小微企业减税政策,2022年大概率延续,另外2022年将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制造业等将受益。
财政政策扩张性一大关键指标就是财政支出扩张,财政部表态2022年保持适当支出强度,这意味着财政支出规模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而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相对乏力,收支缺口扩大,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仍将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的高位,财政赤字率也有望继续保持在3%左右。这一做法将释放财政政策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仍将超过3万亿元,专项债已经成为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2022年的1.4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已经在近期提前下达至各地,便于2022年初地方尽早发债稳投资稳经济,这也是加快明年财政支出进度的体现。
第二,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注重政策精准性,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财政收入增长发力和债务约束下,未来不能单靠扩大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提高几十万亿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这就需要继续优化财政资金结构,将资金优先保障民生领域、具有乘数效应的基础设施短板领域、先进制造业等。继续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
明年财政防风险工作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落实“稳字当头”。其中最大的风险依然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其中重点落在不得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得虚假化债。
疫情终结?
●马晓华/文
2022年终结新冠疫情几乎成为全球所望。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凭借现有防疫工具与检测手段,全球非常有希望在2022年结束新冠大流行。”
希望总是有的。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继续推进以及药物陆续上市,新冠病毒终究要被人类钉在某个结点,但这个结点是否在2022年出现?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奥密克戎(Omicron)变体的出现,印证了一个事实:但凡存在感染病例,病毒就会发生变异,随着全球一体化,不需要机票的病毒就有机会在全球播散。
在短短一个月,奥密克戎目前已播散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优势流行毒株,欧美病例因此而剧增。虽然目前从临床上还没有看到它比德尔塔(Delta)更具有发展成重症的概率,不过它突破疫苗免疫的能力却是增强了。
随着奥密克戎导致更多的人感染,就注定了它不是新冠病毒的终结者,谁将成为新冠病毒最后一个能引发大流行的变体?人类目前尚无能力预测。不过,科学能够确定的是,减少感染者是减少变异发生的关键手段,而这取决于疫苗、药物以及非药物防控措施。
未来新冠大流行的趋势,不仅取决于新的变异,更取决于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以及新冠的特效药的可及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疾控中心的研究,根据已有的数据测算,疫苗避免了33个欧洲国家的47万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死亡。
在中国尚未有类似的测算,因为中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行,这个数据难以得出,但疫苗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由此可见,全球不同步的非医学防控措施,以及疫苗可及性问题,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变异将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可及性的新冠特效药物出来之前,新冠病毒的流行趋势还看不到结点。
鼓励生育
●林小昭/文
人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8年以后,全面二孩效应逐渐减弱。2020年,受疫情和育龄妇女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了1%。出生人口数量及净增人口数量均创下了1962年以来新低。在婚恋方面,2020年我国初婚人数比2013年下降48.5%。
2020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展望2022年,鼓励生育将继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专家分析指出,这些年来,由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和基本生活各方面的成本不断提高,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实际影响,想生而不敢生、不敢多生的人不少。只有把生育、养育、教育、托育等人民群众所关心、所纠结的现实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好,生育政策才能真正起到释放生育动能的作用。
比如,各省份纷纷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但与此同时,假期延长带来的成本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可能会带来招聘性别歧视加剧、产妇岗位被顶替风险上升等问题。因此,如何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十分关键,要落实起来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来支撑。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能否止跌回升?回答这个问题,既要看到三孩政策效应、各地大力鼓励生育等积极有利因素,同时也要看到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不高、疫情影响生育等不利因素。因此,鼓励生育是一个系统的配套工程,接下来将有更多强有力的鼓励举措出台,最终实现生育成本在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担,真正对准“痛点”,解决人们“生不起、养不起”等问题。
美联储放鹰
●葛唯尔/文
2021年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飙涨6.8%,创1982年6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迫放弃坚持近一年的“通胀暂时论”。自2020年4月以来,全美累计新增185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失业率降至4.2%。亚特兰大联储预测工具显示,美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或达7.6%。奥密克戎毒株加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多地政府陆续收紧防疫措施。诚然,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感染此变异毒株的死亡率仍维持低位。
2022年,似乎很难有什么再能阻止美联储的雄“鹰”展翅。
12月15日,美联储今年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闭幕,宣布进一步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并明确释放明后两年分别加息三次的信号。
反映利率预期的点阵图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预计,到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0.75%~1%,即为明年预留三次加息空间,预计到2023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1.5%~1.75%,未来3年内预计加息200个基点。
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期,美联储将在明年3月开始加息,此后九个季度内分别加息25个基点,直至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5%~2.50%。该行经济学家警告,若美国通胀率继续在3%及以上的高位僵持不下,美联储恐被迫在某一时点加快升息步伐。
瑞士信贷则认为,若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影响较为“温和”,那么美联储大概率将于2022年6月开启加息。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于2022年7月开启后疫情时代首次加息。高盛CEO大卫·所罗门警告,美国国会和美联储的政策变动将取代新冠病毒成为影响明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市场走势的最大变量。
美联储加快正常化货币政策进程将推动基准国债收益率上升,提高家庭和商业借贷成本,从而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入减少。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麦克·威尔森警告,美股主要股指将于明年面临回调,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和部分科技股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消弭加息的不确定性也有助于市场走势。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四次加息周期中,首次加息前1年至此后6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平均涨幅接近15%。
目前,华尔街投行对明年年底标普500指数年末点位给出的预测中值为5050点,较当前仍有5.4%的上浮空间。
2022年全球通胀
●樊志菁/文
2022年通胀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走向及供应链瓶颈问题如何解决。岁末年初,全球各地疫情仍在反复,产业链不畅的问题继续存在,欧美主要港口的堵塞问题似乎依然难以化解,虽然全球海运主要航线的报价较疫情以来的高位有所回落,但供需失衡的大背景意味着物流系统依然需要时间恢复正常。
全球央行为挽救经济注入天量流动性给通胀创造了条件,2021年第三季度欧美企业利润率创下了近10年以来新高,反映出即使面临商品和服务涨价,消费需求并未受到明显打压。美联储褐皮书也指出,由于对原材料的强劲需求、物流挑战和劳动力市场紧张,企业投入成本大幅上升,但强劲的需求通常允许企业在宣布提价决定时并未遇到明显阻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预计将继续面临较大物价和复苏压力。
美联储在12月决议声明中放弃了此前坚持的“通胀暂时论”,季度经济展望(SEP)把2022年PCE通胀率上修0.4个百分点至2.6%。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表示,通胀正变得更加顽固,供应链瓶颈、产能限制比预期更持久,不过他仍然预期2022年底通胀率有望接近2%的目标。
欧央行预计2022年CPI增速为3.2%,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认为,通胀前景可能面临上行风险,但她同样表达了中期通胀将指向2%目标的观点。拉加德称,未来经济增长前景展望强劲,但在实现欧央行通胀长期目标方面还不足够。
为应对通胀,英国明年初可能继续加息。英国央行指出,中期通胀前景面临双向风险,本轮通胀高点可能在明年4月出现,预计将达到6%,与此同时,奥密克戎毒株或进一步提高物价压力。
结合近期公布的欧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工业品成本上升速度有所放缓,大家都正在关注2022年下半年通胀出现转折的潜在可能性。目前看来,似乎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汽车价格上涨被视为推升过去一年物价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状况正在改善,主要供应商的库存年末出现了近9个月来首次增加,在芯片制造商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下,车企供应紧张的局面正在缓解。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水平的提高、供应链问题的解决,以及更多劳动力重返岗位,2022年下半年通胀可能有望逐步放缓。
中国降息or降准
●段思宇/文
过去一年来,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以我为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长中短期供求平衡。比如,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2.2万亿元;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5个基点,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等。
如今,行至2022年,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冲击波席卷全球市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同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也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控物价、促平衡等多种需求同时存在。
央行近日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等。
基于此,市场多数观点认为,2022年仍存降准和降息的可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2022年货币政策在稳健基调下有向松调整的空间,央行将继续采用MLF(中期借贷便利)、OMO(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常规工具调节中短期流动性,并综合利用降准、降息等操作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中金公司研究部也表示,考虑到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已较大,以及明年二季度美联储或开启加息,预计稳增长发力宜早不宜迟,如果未来两月经济数据继续疲软、明年信贷开门红弱于预期,一季度早些时间或迎来进一步降准降息。其中,下一步降息,MLF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或将同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称,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背景下,下一步货币政策的总量功能也将进一步强化,具体体现在2022年上半年信贷、社融及M2增速有望由降转升,适度加快。预计2022年上半年央行有可能再实施1~2次降准,二季度将是下调政策利率(MLF操作利率)5~10个基点较为可能的时间窗口。
房地产良性循环
●张歆晨/文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
随后,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披露,将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起草房地产税试点办法(草案),按程序做好试点各项准备工作。
12月14日,中国人大网发布财政部部长刘昆在2021年10月1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刘昆指出,进一步深化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可以发挥试点对整体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强化房地产调控需求侧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也为今后全国统一立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此后的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称,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内容,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大资管成型
●亓宁/文
经历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1年,我国百万亿级的资管市场将在2022年迎来崭新面孔。
从2012年以来的资管规模爆发式增长,到2017年从接近120万亿元的峰值转向,我们的资产管理市场有各类机构竞争、开放、混业经营的繁荣,也有影子银行、监管套利、刚性兑付、金融交叉乱象的野蛮生长。
自2018年起,资管新规与一系列配套细则浩浩荡荡而来,拉开了资产管理行业的转型序幕,同类资管业务监管标准逐渐统一,刚性兑付有序打破,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资管转型的重中之重,28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的整顿备受关注,截至三季度末净值化比例已经逼近90%。理财子公司作为一项创新举措实现了良好起步,已有包括中外合资公司在内的29家理财子获批筹建、21家正式开业,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2021年,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可谓百花齐放,ESG、FOF主题理财,公募REITs、商品及衍生品理财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首批养老理财试点成功面世。
2021年,多家信托公司猛攻TOF/FOF等标品,在这背后是破刚兑、去通道、除嵌套,“两压一降”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年,房地产信托余额跌破2万亿元,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投资比重明显提升。
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券商资管也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收缩、清理存量不合规业务的同时,大集合资管产品加速公募化改造。31家开业的保险资管已经管理着18.72万亿元资产,就在2021年末,监管放松了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的大转移还在持续,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继续爆发式增长,对外开放更进一步。
从2021年来看,基金投顾持牌经营,“卖方”向“买方”转变已是大势所趋,监管细则在路上;摊余成本法使用范围大大受限,“伪净值”产品将无处遁形;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新规出炉,投资者合法权益有保障……我们资管行业的治理已经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效。
2022年1月1日,资管新规将全面落地,“真·净值化”的大资管时代将正式到来。
全面注册制
●杜卿卿/文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资本市场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将在2022年正式发起最后的攻坚。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2021年12月30日表示,正抓紧制定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
十年前,新一轮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启动初期,当“IPO可不可以不审”的问题抛出时,迎面而来的不是欢迎和支持,而是巨大的争议——“监管层审批是上市公司质量的保障”“注册制必将造成泥沙俱下的乱象”,诸如此类不绝于耳。
十年后,资本市场不仅新增了一个板块——科创板,改革了一个板块——创业板,还新设了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目前北、沪、深三市上市公司总计达到4691家(截至2021年12月27日)、对应总市值超过91万亿元。
股票发行审核下沉,IPO寻租空间压缩,注册制试点稳步推进,同时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资本市场从发行、定价、上市、交易,到并购、退市,再加上新《证券法》修订出台,集团诉讼制度落地,资本市场生态正在脱胎换骨。
伴随改革进一步深化,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进入最后的攻坚——全面注册制改革。
目前,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都已实行新股发行注册制,在深市主板、中小板合并之后,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沪深主板注册制改革。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为全面注册制准备条件。根据监管人士的最新表态,目前条件正在“逐步具备”。
不过,与科创板、北交所是增量市场不同,也与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投资者参与规模不同,主板注册制改革难度更大,也需更加谨慎。
主板投资者规模达1.9亿,这一数字是科创板的22倍、创业板的4倍。同时,主板还涉及规模庞大的投资产品,主板对标志性指数也有很大影响。
注册制改革,并非只是针对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改革,从来都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证监会对下一步改革作出安排,称将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市机制、多层次市场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投资端改革、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下一个十年,以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为目标,中国资本市场将迈入新时代的新阶段。
中概股回归
●张苑柯/文
2021年,行业发展正值周期拐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教育培训改革等一系列国内政策频出,叠加美国证监会(SEC)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的实施规则等,致使中概股经历了“至暗时刻”。即便是阿里和腾讯这两大巨头,也损失惨重。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自下半年起持续惨淡,下半年仅有四只新股上市,但由于上半年的优异表现令全年新股数量与融资额依旧超越去年同期。然而到了12月,确定实施HFCAA的消息使得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外部监管风险进一步加剧。
HFCAA最新的实施细则规定,从2021财年年报发布时开始,将对不满足跨境审计要求的中概股特殊认定,若连续三年被特殊标记,将被禁止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12月16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布报告,认定60余家在美注册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完成检查或调查”,投资者担忧中概股会因此掀起退市风潮。
对此,中国证监会澄清市场误解误读,重申与SEC、PCAOB等监管机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中概股审计监管领域一直在开展合作,也曾通过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为双方打下了较好的合作基础。中国证监会明言,对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充分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
与此同时,2021年两地资本市场继续推出多项重大改革,为不同的企业于资本市场融资提供更多样的机遇,不少公司将回港、回A或私有化纳入公司未来规划中。
以港交所为例,不仅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为中概股回归拓宽了入口,还增添了应对风险的缓冲垫。具体来看,港交所对在海外被摘牌重新回港上市或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放宽了财务报告申报和信息披露的标准并允许公司以现有的VIE架构上市。
事实上,互联网中概股回港上市的趋势已然越发明显。自去年美国参议院提出HFCAA以来,包括京东、网易、中通快递、百盛中国、新东方等多个中概股接连回港二次上市。截至12月3日,已回归中概股的总市值高达6.43万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2月22日,有164家中概股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其中净利润同比下跌的有78家。可见中概股想要自救,除了考量上市地,更离不开基本面的提升。主营稳步发展的同时,加速自身转型“自救”才是硬道理。
碳排放双控
●马晨晨/文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专家认为,这突出了碳排放在能源革命过程中的总领性,将会进一步促进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能耗“双控”政策,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两种含义的“双控”有何区别?有了碳排放的“双控”,是否意味着能耗“双控”的约束就会放松?
可以发现,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概念存在明显差异。尽管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较高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但是碳排放不仅发生在能源领域,还包括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耗也不仅产生碳排放,还会造成其他污染物以及资源消耗。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周大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能耗“双控”主要是出于经济发展提出的目标,而碳排放“双控”是出于生态环境提出的目标。这两者背后的出发点是有所区别的,也就是说,无论经济效益是多少都不能牺牲环境,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这两个双控所要走的道路是一致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耗,也就是降低了碳排放。降低了碳排放,能耗一定也会降低。因此,能耗双控的管控力度不会放松。同时,对碳排放的管控提出了硬性的、具体的目标,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周大地说。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突出了碳排放在能源革命过程中的总领性,将会进一步促进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能耗双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但如果不区分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特性,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王卫权说,以企业用能为例,2021年(某段时间)一些制造业企业遭遇限产限电,背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论企业用的是清洁能源还是化石能源,无一例外受到了用能约束,这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相悖。因此,强化碳排放的“双控”可以更有效化解企业的用能困境,分类施策确保双碳目标有序推进。
碳货币
●杜川/文
2021年下半年,“碳货币”这个词一度引发热议。
11月8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
此后,为了与碳减排工具相匹配,在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一周后,国常会又提出再设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用于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方面。
央行从政策层面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也被市场视为推进人民币碳货币化的动作之一,市场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信贷投放的支撑可能很大程度上会与双碳目标挂钩,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将会发生变化。
所谓“碳货币”,就是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基础而派生或发行的货币。这一概念是在全球碳交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被提出的。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会议确定目标:“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京都议定书》明确要求: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碳减排义务。
2005年,《京都议定书》开始生效,欧洲给众多企业限定了逐年度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并采取市场化手段,让不能满足减排要求的企业可以从有富余减排指标的企业手中购买排放权。由此,二氧化碳排放权变成一种可供市场上企业买卖交易的商品。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长期来看,双碳相关的投资规模会达到百亿量级,双碳目标有机会逐渐替代过去地产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柱,未来信贷投放与双碳目标的挂钩程度的确有可能持续加深。但短期来看,现有的双碳目标相关货币政策工具体量还比较小,预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投放规模为每季度3000亿元以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规模也只有2000亿元,暂时还谈不上人民币碳货币化。
RCEP生效
●冯迪凡/文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RCEP协定的生命在于实施。协定生效后,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刻降税到零和10年内降税到零,这意味着各国将在较短时间内兑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
而伴随着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货物规则落地实施,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将产生叠加效应,显著增强成员间贸易联系。
譬如,在服务贸易领域,各国在RCEP项下的开放水平都显著高于各自“10+1”协定,涵盖金融、电信、交通、旅游、教育等多个重要领域,并将在生效6年内全面转为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在投资领域,各成员对非服务业投资采用负面清单方式作出了高质量承诺,清单之外不得新增限制,同时加强了投资保护水平,有利于区域内各国企业相互扩大投资,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RCEP还将巩固和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RCEP成员之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域内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齐全。RCEP使成员国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实现统一,建立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和贸易救济等规则,这将为各国企业打造稳定、自由、便利和互联互通的优质营商环境。RCEP生效后,将推动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实现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同时,RCEP将有力提振各成员国对疫后经济增长的信心。RCEP成员国共同推动协定如期生效,对外发出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强烈信号,将进一步提振成员国携手实现疫后经济复苏的信心与决心。RCEP全面生效实施后,将带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统一的超大规模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冬奥会
●刘展超/文
“北京即将书写历史,成为首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在日前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杂志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写下了上述一句话。
按照计划,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这将是继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中国迎来的又一次奥运盛会。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国内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逐步火热,日益受到各界重视。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显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要达到1万亿元,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不断推进,中国冰雪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结构日渐清晰。
2021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主论坛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冰雪产业规模达4235亿元,较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56.9%。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超1.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接近五分之一。
上述报告显示,我国人均滑雪次数正在逐年上升,从2017年到2019年,全国滑雪人次已突破2345万。我国冰雪新消费场景发展迅猛,虽然疫情期间有所影响,但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如今,国人的冰雪运动热情逐步被点燃,北京冬奥会有望乘势再加一把火,把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更好推动国内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蔓延,尤其是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健康安全”已成为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合资车企股比放开
●武子晔/文
2022年1月1日起,汽车股比政策将正式放开,汽车行业将实现完全对外开放。
2021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从2022年1月1日起,在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同一家外商也不再受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而此前,我国已先后放开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的股比。
特斯拉是股比政策放开的首个受益者,这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特斯拉是首个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企业,而自国产化后,特斯拉的成本大幅下降,销量不断飙涨。华晨宝马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合资企业,2018年已宣布双方股比从50:50变更为75:25。而股比全面放开也让自主车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2022年产业政策正式放开后,双方实力悬殊的合资车企可能会迎来股比的调整。
但从整体上来看,自主品牌近年来的发展较为迅速,也培育出了一些优秀的自主车企,包括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46.3%。而自主品牌的强大也是股比政策放开的底气,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据了先发优势。不久前有消息称,丰田正计划与比亚迪合作,在2022年底推出一款仅面向中国市场的小型纯电轿车,而这款车型将搭载“比亚迪的关键技术”。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资模式中的核心技术已经开始由自主品牌来主导。
自主品牌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的成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市场优胜劣汰趋势明显,一些弱势外资品牌也可能面临危机。另一方面,合资的模式也将越来越多样化,吉利戴姆勒和长城宝马等一些新的合资公司已经出现,中外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此次放开有利于市场化竞争的深化。由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表现超强,中国成为世界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竞争市场,因此放开股比短期内对市场格局影响不大,长期看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车的强势增长将获得更优势的市场地位。
互联网平台互通
●吕倩/文
2021年9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后,平台之间打破外链屏蔽、实现互联互通的动态便在低调中逐步推进。
9月17日,腾讯发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调整声明,称将在“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以“四项原则三条措施”实施第一阶段的互联互通,同时将与其他平台共同探讨进一步的互联互通。
10月27日,淘宝一键分享购物车功能正式上线,消费者只需要勾选购物车商品即可一键分享给微信好友、支付宝好友、微博好友、钉钉好友等。
11月29日,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声明》,公布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方案,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并将在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今年12月,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公开表示,中国互联网的下一波红利是“互联互通”。因为互联互通,互联网将真正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互联互通,既顺应了社情民意,也捍卫了公共利益,还契合了互联网发展大势。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观察人士尹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禁止即时通信软件屏蔽外链,是让基础设施回归其本位、最终真正做到互联互通、激发整体经济和社会创新活力的一个坚定起点,这可能会引发中国互联网生态的深层次变革。
在工信部专项整治展开之前,平台封禁、链接屏蔽等现象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常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网址链接”是互联网上信息传播最原始也最普遍的途径,解除链接“屏蔽”只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数据开放,通过开放数据或者封锁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于自身开放边界的控制,决定平台架构内的资源向特定主体开放抑或封闭。
第三个层次在刘晓春看来是生态开放,即链接、数据以及流量等具体要素开放的整体呈现,更是一种理念、文化和发展模式的开放,是对接下来中国需要何种创新路径的一种选择,也是对中国互联网往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
刘晓春表示,在监管部门的不懈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不彻底地“打开外链”,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彻底的链接开放、数据开放,进而实现平台生态的深度开放,真正促进数字经济生产要素在平台之间的低成本流动,为跨平台以及外生于平台的创新发展注入重要的动力。
光伏平价化
●陆如意/文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因素已经不再是制约光伏行业大规模发展的障碍。
光伏行业由最初的政策驱动逐步转向经济驱动,开始进入平价上网时代。2020年发改委发布的光伏电价政策数据显示,Ⅰ、Ⅱ、Ⅲ类地区指导电价分别为0.35、0.4、0.49元/千瓦时,相比2013年下降了约55%,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价格为0.05元/千瓦时,较2013年下降了88.1%。
同时,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组件功率,降低度电成本,助力实现光伏的平价上网。2022年,大尺寸硅片、N型电池成为光伏行业的主要技术变革方向,即光伏平价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硅片和电池两个方面。
在硅片端,大尺寸化近年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加大硅片尺寸的方式,以提升电池和组件生产线的产出量,从而降低每瓦生产成本。同时,硅片的大尺寸化直接提升了组件功率,降低了度电成本。具体来说,大尺寸硅片一方面通过在硅片端降低单位长晶成本,另一方面在电池、组件、系统环节摊薄单瓦非硅成本,从而达到显著经济效益。一众硅企已布局大尺寸硅片,例如隆基股份(601012.SH)规划166mm单晶硅片快速扩产,中环股份(002129.SZ)迈入210mm单晶硅片时代。
另一方面,在电池端,目前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接近极限,效率提升空间有限。据公开数据,2020年市占率达到86.4%的P型电池(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3%,与其理论极限效率24.5%非常接近,技术替代近在咫尺。因此,预计到2022年,N型电池将成为接力PERC技术,推动发电成本继续下降的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N型电池较P型电池有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性能好等优势。
各机构预测,在2022年平价时代到来后,光伏产品的降价压力将减小。随着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以及行业格局的优化,各环节盈利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据测算,预计在光伏平价化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将实现30%、25%、15%、3%左右的毛利率。
责任编辑:张亚楠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