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看2022| 海闻:实现共同富裕,要提升贫困人口致富能力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为下一步的中国经济锚定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经济未来的机会与变量在哪里?怎样“稳”与“进”,如何“破”与“立”?关于2022,许多答案等待揭晓。
岁末年初,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看2022》,我们对话了16位各领域专家,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谈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和判断。
受访者供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近年来,乡村振兴频繁被提及,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以及确立共同富裕目标,新时期的乡村振兴着力点在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又有何深意?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路径之一。“农村40%的人口只创造了7%的农业产值,人均每月不到2000元。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是要通过乡村振兴帮助这些贫困人口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这是授人以渔实现富裕的办法。”
谈及高质量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海闻认为不能盲目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长期可持续规划。此外,不应追求速度,但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不追求数量,但一定要以高标准来实施。
实现高质量城镇化,不能盲目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其中“质量”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海闻:质量尤其是高质量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不能盲目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律,要进行长期可持续规划。比如,在没有发展前途的乡村盲目兴建特色小镇,兴建土木,最终没有多少人去居住,也没有多少人去旅游,这肯定谈不上高质量的发展。
不应追求速度,但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城镇化也好,乡村振兴也好,都是一个有序发展的进程,它是根据人民的需求和愿望逐渐实现的,在整个过程中,政府主要目标不是追求速度,而是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不追求数量,但一定要以高标准来实施。未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进城的农民工,还是继续留在乡村的农民,都要保证他们日常生活的质量,在教育、医疗、住房和环境等各方面都能够跟得上国内城镇居民的高标准。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乡村的绝对贫困已经消除,如何防止返贫?
海闻:防止返贫,政府一定要有所作为,具体来说,主要从医疗健康和教育培训两方面着手。
其中,医疗健康方面,首先,要改善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搞好公共卫生,特别是消除使人致病的污染源。在农村,患病是最主要的返贫原因,因为生病意味着劳动力的丧失,同时治病也需要大量花费。
其次,要提供基本医疗设施。农村医疗设施不健全,尽量保证基本医疗条件。
此外,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虽然现在农村有新农合,但是保险池还不够大,保的范围和金额也不够大。因此需要改善环境,提高农村健康和医疗水平,让农民生病后尽量得到治疗,同时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因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除了防止因病返贫,还需要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和致富能力,主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目前,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还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一个方面是学龄前儿童教育,尤其是0至3岁婴儿的大脑开发。相比城市,传统农村地区对0至3岁孩子的教育比较缺乏。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0至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特别需要营养和教育,包括让婴儿听音乐,听故事,进行交流等。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未来就业包括农民在内都需要高深的知识和技能。
另一个方面是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业或创业。这个技能培训不一定是上学,可以通过各种培训机构,培养其现代农业技术或农业以外的技能,包括如何开阔眼界,如何创业、如何融资、如何管理,甚至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利用互联网等。
总的来说,防止返贫的关键是让大家尽量健康,同时通过教育提升工作就业能力。
乡村发展主要是想办法让农民致富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新时期乡村发展的含义是否有所变化?
海闻:此前我们乡村发展的主要工作是扶贫,通过政府补贴和城镇单位帮扶来消灭绝对贫困。下一阶段乡村发展主要是想办法让农民致富。
中国现阶段(起飞阶段)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第一,移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从事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作,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收入。第二,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农产品相关产业,比如加工、销售等。第三,从事土地集中的现代农业,即大规模、机械化、高科技的农业。
新时期乡村发展要通过改革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教育与培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吸引资本和人才下乡等一系列措施来更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条件,带领农民一起走共同富裕道路。
新京报贝壳财经:乡村发展实现路径是什么?
海闻:对于乡村发展,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该收入不仅仅指农业收入,因为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不会随着经济增长同步增加,农业在经济发展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低,所以增加农民收入,一定要通过到城镇就业或在当地发展非农产业等渠道来实现。
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现在面临的农业问题是农民太多,人均土地面积太少,所以收入也就较低。由于中国总耕地面积已经不可能增加,要通过提高人均土地面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只能减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数量,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即人均土地面积增加,人均农业资本增加,人均的农业劳动产值增加。
三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最主要是解决宜居问题,即住在乡村的人觉得和住在城里差不多,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但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现代化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定规模,需要建设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住在大城市?这是规模经济原因。举例来说,北上广深的居住条件其实并不如一些中小城市,生活成本还高,人们为什么还要往北上广深去?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而都市生活也是吸引人们前往大城市的原因之一。
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追求就不仅仅局限于收入或者天气好。人们会有更多追求,比如夜生活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所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青壮年离开农村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新京报贝壳财经:怎样理解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海闻:只有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才能逐渐实现现代化。这是互相联动的一个过程,历史上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城镇化和乡村发展的进程。
城市工业化发展,收入高于农村,吸引了部分农民进城,随着这部分农民收入提高,会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城镇化出现。同期,农民数量减少,人均土地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逐渐现代化,农民也逐渐致富。在农民逐渐富裕这一过程中,村中人口数量逐渐变少,基本都移居到镇上,形成规模后,各类服务业也会得到发展,乡村也就变成了比较现代化的村镇。
新京报贝壳财经:近年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以及人才外流现象明显,全国各地也在积极鼓励人才下乡、资本下乡,对此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海闻: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村庄人口越来越少,青壮年逐渐离开农村,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资本”下乡主要是企业行为,可以鼓励,但不能强迫。资本下乡首先要有投资机会,比如某个乡村离原材料基地较近,也许能够吸引工厂把部分设施放到乡村去。而某个乡村的交通和自然生态或人文历史条件比较好,可以发展一些旅游业等,这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样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当然,农业的现代化本身也需要很多资本。随着土地集中,农民减少,人均土地增多,就需要机械化生产。
鼓励资本下乡,政府需要为之创造一系列条件,可以出台一些例如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就像当年吸引外商投资一样。但是,更重要的不是推出多么好的优惠条件,而是提供一个法治环境,确保政策稳定性,通过法制保证投资的合法性或可持续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于投资农业的资本,还需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此外,政府要做好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做好了,资本下乡的意愿也会增强。
至于人才下乡,一部分为随着企业下乡的人才。如果资本下乡,产业发展起来,人才也就跟着来了。比如,某企业准备在乡村开设工厂,那么有关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也会被派下去。
一部分是去乡村从事教育、医疗、科技、社会发展等工作的人才。对此,需要国家通过组织系统派遣,如选调生。另外,各级政府也可以开发一些志愿者服务系统,组织志愿者加强农村教育和振兴。当然,未来乡镇发展起来,也就会吸引更多人才前往。
授人以渔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将近3亿左右农民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谁应为流入农民工负担市民化成本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该如何落实?
海闻:这些农民工为该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承担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包括很多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也缴纳了税收,成本自然应该由农民工流入的城市来负责。
此外,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城市也是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整体来讲,这些发达城市也应当承担国家在发展当中尤其在城镇化中的义务。
至于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为农民工提供跟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包括孩子上学、社保、工作、购房、失业补贴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农民是低收入人群的重点对象,怎么理解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乡村如何实现振兴?
海闻:乡村振兴实际上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之一。共同富裕主要目标不是仅仅去盯着富人,而是要把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帮助低收入人口提升就业和致富能力,使他们变得更加富裕。
现在全国有14亿多人口,农村人口将近40%,大概5.6亿人,中国100多万亿的GDP中,农业产值只有7%,约7万多亿。如果按人均GDP计算,农村人口人均GDP才1.2万元左右,即人均月创造GDP不到2000元,而城镇60%人口创造了93%的GDP,人均GDP大概是11万元。
从劳动力(不包含老人和小孩)来说也一样,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约占全部劳动力的25%,25%的农民创造了7%的GDP,75%的其他劳动力创造了93%的GDP,人均上也是农业劳动力的6倍左右。
可见,真正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农民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增加机会,从而提高收入,通过授人以渔的办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不应追求速度,但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城镇化也好,乡村振兴也好,都是一个有序发展的进程,根据人民需求和愿望逐渐实现。
此前我们乡村发展的主要工作是扶贫,通过政府补贴和城镇单位帮扶来消灭绝对贫困。下一阶段乡村发展主要是想办法让农民致富。
乡村振兴实际上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之一。共同富裕主要目标不是仅仅去盯着富人,而是要把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帮助低收入人口提升就业和致富能力,使他们变得更加富裕。
责任编辑:王蒙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